第1章 琴声里的影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琴声里的影子九月的晚风,终于褪去了夏末最后一丝不甘的温热,带着一丝初秋的清爽,穿过江城大学那条闻名遐迩的梧桐道。

它像一个顽皮的信使,溜过厚重的门禁,潜入灯火辉煌的大礼堂,最后,将一丝属于外界的、自由的气息,带进了喧嚣、闷热的后台。

这里的空气,像一锅被熬煮了数小时的浓汤,成分复杂得令人窒息。

有陈旧丝绒幕布散发出的、带着尘埃味道的霉味;有年轻生命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分泌出的、混杂着汗水与廉价香水的荷尔蒙气息;还有无数散落在地上的节目单、矿泉水瓶、以及快餐盒里残留的、油腻的食物味道。

顾屿就站在这片喧嚣的昏暗中,像一尊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的雕塑。

他身形修长,穿着一件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白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线条分明的小臂。

他的头发剪裁得利落干净,五官深邃得如同古希腊的雕像,鼻梁高挺,唇线分明。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

那是一双过于冷静的眼睛,像两潭被冰封的、深不见底的湖,将外界所有的喧嚣与光影都隔绝在外,只剩下纯粹的、近乎冷漠的倒影。

他的指尖很凉。

这是他每次上台前的老习惯,一种生理性的、无法用意志控制的冷却。

仿佛身体这台精密的仪器,在预感到即将进行巨大的能量输出时,会自动将所有即将喷薄的热量,都预先储存在别处,只为在指尖触碰琴键的那一瞬间,能献祭出最纯粹、最炽烈的火焰。

“阿屿,想什么呢?

下一个就是你了,准备好了吗?”

一只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打断了他的沉思。

来人是陆子昂,学生会主席,也是顾屿在大学里唯一称得上“朋友”的室友。

他身材高大,笑容爽朗,像一团永远在燃烧的火焰,与顾屿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你在,有什么好不准备的?”

陆子昂的语气里,带着毋庸置疑的信任和一丝炫耀般的骄傲,“全校的人都在等着你压轴呢。

我刚从前面过来,好家伙,过道里都站满了人,你那些‘粉丝团’的灯牌,快把整个礼堂都给照亮了。”

对于陆子昂的调侃,顾屿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他的目光,像一束拥有穿透力的激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穿透厚重幕布的缝隙,投向那片由无数荧光棒汇成的、朦胧的星海。

他在找一个人。

他的眼睛,像一台被设定了唯一目标的、最精密的雷达。

它自动过滤掉所有无意义的信号——那些为他而来的、炽热的、毫不掩饰的视线;那些印着他名字的、闪闪发光的灯牌;那些交头接耳中提到的、关于他的种种近乎神化的传闻。

这一切,都只是他世界的背景噪音。

他的雷达只有一个搜索目标,一个固定的、唯一的坐标。

终于,在第七排靠右的位置,他的雷达捕捉到了那个熟悉的轮廓。

沈星若。

她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那里。

在周围一片挥舞着手臂、大声尖叫的狂热氛围中,她的安静,显得如此特别,又如此的理所当然。

她没有尖叫,没有挥舞荧光棒,甚至没有与身边的朋友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她只是微微偏着头,姿态优雅地坐着,像一株在喧闹的派对中独自汲取月光的白兰,散发着清冷而疏离的香气。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周围所有热烈的一种降噪。

顾屿的心跳,在那一瞬间,漏了一拍。

他忽然觉得后台的空气有些稀薄,那股混杂着汗水和尘埃的气味,让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他认识沈星若两年了,从大一入学的第一天起,那个被阳光照得晃眼的午后。

那天,她穿着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站在报道处的队伍里,阳光穿过香樟树繁茂的叶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那一刻,顾屿觉得,他过去十几年所学的所有复杂的物理公式、所有严谨的逻辑定律,都不及她脸上那道光影的变换来得神秘与迷人。

那是一种毫无道理可言的、纯粹的吸引力,像一颗行星,在第一次看到它的恒星时,便被无可挽回地、彻底地,拽入了对方的引力轨道。

从那天起,顾屿的世界被强行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沈星若,另一部分是除沈星若以外的一切。

他是江城大学公认的传奇。

那个能为了一个物理学猜想,把自己关在图书馆三天三夜,只靠几袋饼干和清水维生的技术宅;也是那个能在画室里,仅凭一根炭笔,就勾勒出整个城市黄昏的艺术天才。

他的名字,几乎与所有最高奖学金和最顶级的竞赛奖项挂钩。

他是教授们眼中最得意的门生,是同学们眼中无法企及的“大神”。

无数女孩为他疯狂,那些或大胆或羞涩的告白信笺,几乎塞满过他的抽屉,却从未得到过任何回应。

陆子昂不止一次地骂他傻,骂他是一根筋,放着满园的春色不要,偏要去摘那朵带刺的、甚至可能根本不屑于为他开放的玫瑰。

他们不懂。

沈星若于他,不是花园里的一朵花,而是整个花园存在的意义。

他为她占过无数次图书馆靠窗的座位,只因为她说过喜欢那里的阳光。

他会在她随口提过想吃某家网红食堂的菜后,默默地排上一个小时的队,然后“碰巧”在路上遇到她,将那份还温热的饭菜塞给她。

他为她画过无数张素描,画中的她,有时在低头看书,睫毛像停驻的蝴蝶;有时在安静地发呆,侧脸的轮廓柔和得像一首诗;有时,只是一个模糊的、奔跑在林荫道上的背影。

他把这些画,全都锁在自己床下那个无人知晓的箱子里。

那是他一个人的、不敢示众的、盛大而又卑微的暗恋。

“喂!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陆子昂的声音再次将他从回忆中拽回,“马上到你了,最后确认一遍,真没问题?”

“没问题。”

顾屿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像玉石相击,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质感。

“那就好。”

陆子昂整理了一下他的衣领,像个操心的老父亲,“去吧,让全校的人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

今晚过后,你‘江大第一男神’的位子,可就焊死了,谁也别想撬动。”

顾屿的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他不在乎什么男神,什么传奇。

今晚,他只有一个身份——一个即将用音乐,进行一场豪赌的告白者。

他深吸一口气,那股混杂着尘埃与青春的气息,这一次,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破釜沉舟般的镇定。

他要为她弹一首歌。

一首他用尽了整个夏天,用尽了他过去两年所有不敢言说的心事,谱写出的歌。

歌里没有她的名字,但每一个音符,都是他想对她说的话。

当报幕员用激动的、高亢的声音喊出“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计算机系的传奇——顾屿同学,为我们带来他的原创钢琴演奏!”

时,后台的侧幕被缓缓拉开。

顾屿迈步,走了出去。

在他踏上舞台的那一刻,整个大礼堂仿佛被瞬间引爆。

雷鸣般的掌声和足以掀翻屋顶的尖叫声,从西面八方汹涌而来,像巨大的浪潮,要将舞台中央那个清瘦的身影彻底淹没。

无数的灯牌被高高举起,上面闪烁着他的名字,像一片为他而亮的、人工的星空。

他微微躬身,向台下致意,动作优雅而疏离。

然而,他的目光,却像被赋予了实体,精准地、固执地,再次穿透了炫目的灯光和欢呼的人群,牢牢地锁定了第七排的那个位置。

沈-星-若。

他在心里,一字一顿地,默念着她的名字。

这仿佛是一种神圣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仪式。

念完之后,他感觉到,自己那颗因为激动和紧张而狂跳不止的心,奇迹般地,平静了下来。

他走向那架被追光灯照得雪亮的施坦威三角钢琴,那黑色的烤漆,反射着冰冷而华丽的光。

他就好像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骑士,走向他最忠诚的战马。

他坐了下来,修长的双腿交叠,挺首的背影在巨大的舞台上,显得有些孤单,却又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强大气场。

他将双手,轻轻地,放在了黑白琴键上。

那一刻,整个礼堂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成千上万道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那个人和他面前的钢琴上。

空气中,只剩下一种近乎于朝圣的、紧张的寂静。

人们都在等待,等待着传奇的再一次上演。

顾屿没有立刻开始。

他抬起头,最后一次,望向了那个方向。

隔着七排的距离,隔着无数屏息凝神的人群,他能清晰地看到她。

她正微微偏着头,看着他,脸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平静得像一幅画。

她似乎永远都游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之外,冷静地、审视地,看着一切。

正是这份冷静和疏离,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他所有的试探都隔绝在外,也正是这份冷静和疏离,让他产生了用尽全力去打破它的、疯狂的渴望。

够了。

他想。

他不想再用那些若有若无的暗示,不想再用那些“碰巧”的偶遇,不想再躲在画本和代码的背后,进行这场无声的独角戏了。

今天,就在这里,他要用全世界都能听见的方式,问她一个答案。

顾屿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他将整个嘈杂的世界都关在了外面。

他的脑海里,清空了所有人的面容,清空了所有的掌声和期待,只剩下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香樟树下,身上洒满斑驳光影的女孩。

他抬起手,冰凉的指尖,在琴键上方,悬停了半秒。

然后,落下。

第一个音符,如同一颗流星,划破了死寂的夜空,带着清亮、纯粹,又夹杂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清晰地、精准地,响彻在巨大的、寂静无声的大礼堂里。

当他指尖落下的瞬间,整个礼堂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所有躁动的心跳和纷乱的思绪,都被这一个石破天惊的音符,牢牢地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