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达不到?我们有人加油
品质做不好?我们有人返修
虽然被逼出海了,但总不能一直往越穷的国家去。
不少制造业咨询圈的顾问们,甚至还抱有伟大的工业 4.0 革命情怀。
我们总觉得,制造业还是要重回中国的,无灯无人的智能化工厂最终会在中国实现的。
2
可在那之前,我们要先降低用人成本,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技术,进而实现自动化。
东南亚,不就是我们最大的试验场地吗?
任何设备都好管理,唯独员工多了不好管理。
那一年,工业 4.0 革命还没正式开始,但在一线的我,已经嗅到变革的气息了。
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就是进行管理变革,最难的就是要让车间主任们手握科学的管理方式,摒弃经验主义。
我不让他们摸鱼,讨厌我也情有可原。
不过,打铁也得自身硬。
年轻的职场女性,唯一的出路是自我救赎。
那些只想着搞好人际关系,而不认真提升业务能力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流多少汗无所谓,我的第一个海外项目只准成功,不能失败
在咨询圈没有退路,一个项目失败,就会一生黑。
除了被送上花瓶这种绰号,可能还会被造职场黄谣。
连续一个月,我让阿蓉陪着我到硬技能培训中心,和新入职的越南员工一起学习设备操作。
直到我自己能设计和制造出品质良好的成品,能操作车间所有的设备,才作罢。
假如这段职场经历,发生在国内,只不过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管理咨询圈菜鸟晋级为大神的励志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发生在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关键时刻,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危机下,以及各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中……
种种外在的恶劣因素,把不起眼的我推到了全球制造业的风口浪尖上,硬拽着我这样一个小人物在职场上快速地成长。
每年春节后的那一两个月,越南白天的温度会升得特别高。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在进行,偶尔有些车间主任对管理新法有意见,但整体算是风平浪静。
暴风雨来临前总是格外地宁静,以至于危险到来之际让人猝不及防。
许多年后,我回望那个毫无征兆的早晨,仍觉得心惊胆战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初秋二八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