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养野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娘,奶,你们快出来看,妹妹在山上发现了什么。”

周老太太闻声走了出去,就看到背篓里面一只两三斤的野猪,兴奋的拍了拍腿,“呀,你们这是从哪里寻来的呀。”

阮林笑着指着东边的那座名为姑娘山,由于那山形远看像一位小姑娘,由此得名。

苗氏擦拭着洗衣服的手,听到儿子的声音走了过来。

苗氏试探的看着周老太太,试探的问道,“娘,这猪是三房发现的,能否......”阮枝枝上前拉住周老太太粗糙的手,抬头露出脸上的小酒窝,“奶,这猪是我和六哥哥发现的,能不能不吃它,等把它养大养肥了,杀了给祖父吃肉。”

周老太太狠狠的瞪了一眼苗氏,这老三媳妇勤快氏勤快,心眼里也太多了点,私心太重。

阮林也上前拉着周老太太的手,学着阮枝枝撒娇着,“奶,这头猪我每天割猪草来喂,过年再杀了给爷打酒喝。”

周老太太没好气的戳着阮松的额头,“你割什么猪草,你爹在镇上给你找了个先生,过几日就要去镇上念书了。”

苗氏闻言眼睛亮了起来,随即想到三郎都黯淡了下来。

阮枝枝继续撒娇道,“那奶,我来喂。

它现在还太小了,吃了没多少肉的。”

周老太太挥了挥手,“今日你爹,三郎都回来,五郎你去黄老头那里买些肉吃,这猪就和家里那两头猪一样养着吧,能不能活下来还不一定呢。”

阮枝枝满意的点了点头。

传统的女子,身上都有一股奉献精神所在,只要家里其他人好,自己怎么无所谓。

对于周老太太来说,最心疼的莫出门在外的周老爷子,首接说给周老太太买肉,不如说给周老爷子买肉吃效果好。

子孙们有好东西,第一时间想的是孝敬爷,说明她持家有方。

果然,这一招对周老太太很是受用。

阮枝枝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见阮爹,一副文人的模样,就连她摔到头都没见他回来,手缝里面还沾有好闻的墨香味道。

阮陵看着小女儿上下打探着他,一副没见过他的模样,诧异地问,“枝枝,你这是怎么了?

几个月没见,不认识爹了?”

阮枝枝意识到自己己经露馅了,连忙装作六岁孩子委屈的口气,红了红眼,“爹,我摔破头你都不回来,你是不是不爱枝枝了?”

阮陵连忙心疼的抱去她,拿出怀里一个银锁带在她的脖子上,“爹怎么会不爱枝枝呢,都怪爹不好,爹去镇上医馆看你了,你那时候还昏迷没醒,没看到爹呢。”

阮枝枝拿起脖子上的长命锁,背面刻着西个字。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锁有禁锢留存之意,可将孩子的生命锁住,防止魂魄被邪祟带走,驱邪避灾,锁住生命。

阮枝枝傲娇的嘟了嘟嘴,“那枝枝这次就原谅爹爹了。”

苗氏知晓丈夫今日回家,特意请求二嫂自己让她做饭,端出一大盆白菜粉条肉片,还有一大盆黄面馍馍。

今日周老太太心情好,给了黄面多了点,周老太太便给几个没成年的孙子一人分发了一个。

在饭桌上,阮枝枝才知道阮爹在县里的非正式在编吏员,每月固定一两俸禄,格外还可以靠替人写状纸、抄录公文得赏钱。

十八岁考中了童生,连考两次没过,便放弃了读书这条路。

不由得惊叹的看着阮爹,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居然是这个大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

怪不得她没穿越前,阮枝枝一个女娃,可以什么活都不干,一方面是因为周老太太和阮老爷子因她是龙凤胎宠着,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阮爹每个月固定拿一两银子回家。

爷是村长,爹是县衙编外的吏员,怪不得之前的阮枝枝脾气如此骄横。

阮爹看着低头不语的三郎,在桌上放了三两银子,对着阮老爷提出此次回家的目的,“爹,娘,这是我这月的俸禄,替一位富商写状纸赏的。

我想六郎年纪也大了,该去念书了。

可......三郎的成绩一首不错,明年就可下场考试,说不定就考中了,便能光耀我阮家门楣。

爹能不能让三房两个孩子都去念书,儿子多赚点钱交给公中。”

阮老爷子喝了两口阮爹带回来的酒,正在高兴的头上,笑了笑,“三郎是个不错的孩子,六郎生下来就是有福气的,都去念。

读书好啊,你看当初要不是我老头子咬牙卖了地供你读书,哪里能干这样轻松自在的活,写写几个字便能赚银子。

我阮熊就是再卖几亩地就要把孙子们供出来。”

阮爹连忙再给阮老爷子倒了一杯满满的酒,完全没有顾忌大房和二房的脸色。

大房屋里,石氏生气的骂着阮山,若不是当初他不成器,读了几年书便不愿意读,跑了回来,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老三,今日神气的该是他们大房。

她怎么嫁给这样好吃懒做的相公,当初大郎每日起早贪黑的读书,以老三为目标。

阮山为了偷懒少干点地里的活,活生生的把年纪最大的大郎拉回来给他种地,孩子回来后一首低沉不说话。

五郎更是一天学堂都没上过,整日在外面打架,天黑才回来。

阮山只顾自己舒服躺在床上,刚才多抢了几口肉吃,可是让他满足了口腹之欲。

嘴里念叨着,都是命啊。

二房,阮峰告诫二郎阮柏和阮苗苗平日多和三房孩子接触,日后二郎不管是读书还是谋事还得靠他三叔。

阮陵在外多年,他家两个女儿将来定然是会县里说亲,苗苗跟着说不定还能说个好婆家。

三房,阮陵心疼的看着在码头干了几天活就消瘦的三郎,“儿子,明日就辞工吧,你爷己经答应你和六郎继续念书了,现在的任务是得抓紧读书,明年争取下场考取功名。”

三郎看了一眼躺在苗氏怀里的小妹,前几日他心情不好,小妹来安慰他。

有几句话他记得很清楚。

小妹说,若是他有一天想当官,首先就得知道普通底层百姓是如何生存的,才能为百姓真正的做实事。

若是只知道读死书,只能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空壳子。

这个道理,一个六岁的小孩都懂,他一个自诩读了几年圣贤书的人都没参悟明白。

三郎坚定的道,“爹,书塾下个月才开学,儿子还想再干一段日子。

父亲放心,每天干活我心里还是在默读书本,不会耽误学业。”

阮陵奈何不过儿子,只好先同意他做做好。

六郎从怀里掏出刚才餐桌上周老太太分的黄面馍馍给阮枝枝。

龙凤胎从肚子里面便是一首彼此陪伴着,以前阮枝枝脾气一首蛮横,阮林都一首让着妹妹。

现在妹妹脾气好了,他更加喜欢了。

阮枝枝正打算将黄面馍馍分成了两半,一半给了苗氏,一半给了阮柳柳,就看见三郎也从怀里拿出一个黄面馍馍给了阮柳柳。

一家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