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瞻恼羞成怒,指着殿外,言简意赅。
滚
2
这天以后,我在翰林院便坐了冷板凳。
见状,当年我父亲的同僚,如今的御史大夫傅秋宜心生不忍,上奏把我要去了御史台。
虽关系亲近,但他和我父亲截然不同,十分严格。
每有做事疏漏,傅秋宜从不宽容。
昨夜临走前,他嘱咐我把需要的东西整理成册方便观阅,我彻夜不眠做完,却被人不小心洒了水弄得污糟。
傅秋宜见了,立即沉下脸来。
他总秉持从一而终的想法,若自己马虎导致册子被弄脏,必然是做事的人不谨慎。
对待门生他不舍得斥骂,从垂髫小儿到年轻人,一贯习惯用戒尺让人长记性。
等到跟在傅秋宜身后去往御书房的时候,我掌心多了三条红痕。
面圣时我低着头等在一侧,傅秋宜正和陛下说起今年水患后流民的安顿,我在旁边代为记录。
这一谈就是整个下午,离开时天色昏暗。
傅秋宜有事先离开,我整理了带来的书册要回值房去,走出去没几步就听身后有人叫住了我,回头一看是陛下身边的张内监。
他笑眯眯地赶上来,递给我一个瓷瓶。
下午陛下瞧见楚大人手上似乎有些红肿,听说傅大人会以戒尺惩戒门生,就叫奴才给您送伤药过来。
我怔愣片刻,想起自己上次喂给陛下那口墨,有点迟来的愧疚。
御史台不比翰林院,做的都是遭人恨的事情。
我的老师傅秋宜又是其中最为锐利的一个,往往昨日和陛下密谈,今日便敢在朝堂上悍然指控权贵。
整个御史台上下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跟着傅秋宜有样学样,又是个没爹没娘的混球,没什么顾虑。
偶尔陛下行事有失偏颇,我也丝毫不惧。
参完臣子参皇帝。
又一次因做事疏漏被御史台参的时候,李允瞻看起来很想破口大骂。
他盯着我看,气得拂袖而去。
似乎觉得那次的药膏是喂了狗。
我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于是。
进御史台没几年,我成功混成了朝堂上最遭人恨的那个。
3
近来天冷,我的老师傅秋宜年岁渐长,熬不住寒冷,病了一场。
御史台的事情大多交到了我手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梦云七二九》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