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档案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青鸾会...青鸾会..."他低声念叨着,终于在角落找到一个标着"1920-1925 秘密结社"的档案盒。
盒子里只有薄薄几页纸,记载着零散的信息:青鸾会,成立于清末,成员多为前清贵族和古董商,致力于"保护华夏文物"。
1923年因涉嫌走私国宝被国民政府取缔,此后销声匿迹。
程墨城皱眉。
这么少的信息,与宋临表现出的凝重完全不成比例。
他正想再仔细查找,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来。
"年轻警员小张探头进来:"探长,宋先生来了,还带了个老先生。
"程墨城合上档案,大步走向会客室。
推开门,他看到宋临正与一位白发老者低声交谈。
老者穿着朴素的长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浑身散发着书卷气。
"程探长。
"宋临起身介绍,"这位是徐文谦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也是国内顶尖的书画鉴定专家。
"徐教授颤巍巍地站起来行礼:"程探长,久仰。
"程墨城回礼后首奔主题:"徐教授,关于那幅《溪山清远图》,您有什么见解?
"徐教授从随身的布包中取出一个放大镜和几张照片:"昨夜宋先生将残画照片给我看过。
从笔墨技法看,确实是北宋风格,与郭熙的《早春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推了推眼镜,"但奇怪的是...""是什么?
"程墨城追问。
"这幅画不应该存在。
"徐教授语出惊人,"《溪山清远图》是宋徽宗亲笔所绘,一首收藏在清宫,1923年溥仪出宫时失踪。
据我所知,它最后出现是在..."老人突然压低声音,"青鸾会的一次秘密拍卖会上。
"程墨城与宋临交换了一个眼神。
宋临开口道:"徐教授,您对青鸾会了解多少?
"老人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年轻人,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
青鸾会不是普通的文物组织,他们..."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刹车声。
紧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声响和女人的尖叫。
程墨城一个箭步冲到窗前,只见楼下街道上一辆黑色轿车正疾驰而去,而巡捕房大门口,一个报童倒在血泊中,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信。
"拦住那辆车!
"程墨城朝楼下警卫大喊,同时飞奔下楼。
等他冲到门口时,报童己经奄奄一息。
"先...先生..."报童艰难地举起那封信,"给...程探长..."程墨城接过信,发现信封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程墨城亲启",落款处印着一个青鸾图案的蜡封。
"叫救护车!
"程墨城一边命令一边拆开信封。
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行诗:"溪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鸾今又现,血染上海城。
"程墨城抬头,看到宋临站在楼梯口,脸色阴沉如铁。
在他们身后,徐教授突然发出一声惊恐的抽气声。
"这...这是..."老人颤抖着指向那蜡封,"青鸾会的死亡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