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替他顶罪,他冒我名考上状元。三年铁窗,我从地狱归来,他却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朝拜。

所有人都说他天之骄子,我卑劣如泥。他们不知道,状元庆典,就是我为他准备的刑场。

他欠我的,不止一个清华梦,还有三年前那条被车轮碾碎的人命。1.距离高考还有十天。

我,李明,正在和一道足以压垮三个成年人的解析几何搏斗。坐标系,参数方程,旋转,

跳跃,我闭着眼。淦!思路一断,脑子里全是蔡依林。村里唯一一盏亮到半夜的灯,

就在我家。墙上贴满了我的战功——希望之星、奥赛一等奖,红得刺眼。

它们和旁边发霉的墙皮放在一起,显得特别魔幻现实主义。我感觉自己不像在读书,

像在渡劫。全村的希望,人送外号李天帝,渡劫失败,就得滚回去喂猪。吱呀——

门开了条缝,我爸的脑袋探进来,像个怕惊扰圣驾的太监。

他手里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荷包蛋,鸡蛋是今天特意去邻村换的,就为了给我补脑。

我妈跟在他身后,走路用脚尖,生怕一个重步把我考上清华的灵感给踩没了。我内心:谢谢,

但是压力更大了。我嘴上:爸,妈,放着吧,我马上就好。我爸把碗放下,

又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嘴里念念有词:快了快了,还有十天,咱家祖坟就要冒青烟了。

我趣,您这话说得,好像我考完就得进去一样。刚把最后一条辅助线画完,手机嗡嗡震动。

是班主任老王的电话。李明啊,睡了没?王老师,我正在修仙,有何指教?贫嘴!

省物理竞赛那份补充材料,我刚找到,落我办公桌上了,你明天就要用,

要不现在过来拿一下?我看了眼墙上的钟,十一点半。学校大门锁了啊老师。

我给门卫老张打过电话了,他给你留门。快点啊,骑车二十分钟就到了。老王这人,

风风火火,挂电话比谁都快。行吧,反正脑子也成了一锅浆糊,出去吹吹风正好。

我推着我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出了门。村路没灯,全靠月光普照。

从学校拿完材料,回程路上,我甚至有闲心开始背两个英语单词。abandon,放弃。

abundant,丰富。这俩词长得真像,但意思天差地别,跟人一样。我正琢磨着,

一道刺目的远光灯把我从哲学思考中拉回了现实。轰——引擎的咆哮声由远及近,

像一头被惹毛的野兽。我下意识地把车往路边猛地一拐。一辆红色的跑车,像一道鬼影,

贴着我的车把手冲了过去。我还没来得及骂一句你驾照科目三是花钱买的吧,

就听见砰的一声闷响。跑车前面不远处,一个佝偻的影子飞了出去,重重砸在地上。

那是个拾荒的老人,我见过他,就在这附近活动。红色跑车没有丝毫停顿,尾灯一闪,

瞬间消失在路的尽头。我的大脑宕机了三秒。血液涌上头顶。我没去追,我记下了车牌。

省 A·668F。我嘴里反复念着,像在念一段往生咒。我冲到老人身边,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钻进鼻子。他还有呼吸,很微弱。我掏出手机,手抖得厉害,

屏幕都快戳烂了。喂!110 吗?不!120!都打!北郊公路,对,

靠近李家村的路口,有人被车撞了,肇事逃逸!车牌是省 A·668F!挂了电话,

我试图用刚学的急救知识为老人止血,可血根本止不住。就在这时,引擎声再次响起。

由远及近。还是那头野兽。我抬头,刺眼的远光灯让我睁不开眼。那辆红色的跑车,

竟然回来了。它停在离我不到十米的地方,车门打开,一个人连滚带爬地下来了。借着车灯,

我看清了他的脸。张扬。我们班著名的散财童子,除了有钱和一张帅脸,一无是处的富二代。

他爹张卫东是我们市的商业巨头,一个项目就能把我十辈子的学费都赚出来的那种。

他怎么会在这?我脑子里嗡的一声。他跑过来,身上是昂贵的纪梵希 T 恤,

此刻却皱得像块抹布。他先是看了一眼地上的老人,整个人筛糠一样抖了起来。然后,

他看到了我。你……你看到了什么?他开口,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我站起身,

直视着他:我看到一辆红色的跑车,车牌是省 A·668F,撞了人,跑了。

张扬的脸瞬间没了血色。他死死盯着我,像要在我脸上看出花来。李明?你是……李明?

哟,认识我。看来我这学神的名头,比我想象中还响亮。是我。我回答。

不……不是我!我……我只是路过!他语无伦次,眼神慌乱地四处瞟。我没说话,

就这么看着他表演。他越来越慌,左手下意识地抬起来,反复摩挲着手腕。那里戴着一块表。

我这种穷鬼都认识,百达翡丽,星空款。够在市中心买套大平层的那种。此刻,

那块名贵的表盘上,有一道清晰的裂痕。我内心:好家伙,紧张就摸表,什么新奇的 XP?

表盘都裂了,刚才方向盘肯定没抓稳吧。远方,隐约传来了救护车和警车的鸣笛声。

声音像催命符,彻底击溃了张扬的心理防线。不是我!李明,你什么都没看见!对不对?

你只要说你什么都没看见……他上前一步,想抓住我。我后退一步,拉开距离。你听,

警察来了。张扬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回车里,留下一句狠话。你敢乱说,

我让你这辈子都翻不了身!跑车再次发出一声咆哮,绝尘而去。这次,是真的跑了。

几分钟后,警灯闪烁,将我笼罩。我站在血泊旁,手里还捏着那份刚拿到的物理竞赛材料。

一个警察走过来,看了看地上的老人,又看了看我。怎么回事?你在这里干什么?

2.我被带到一间没有窗户的询问室。冷气开得像西伯利亚的冬天。我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

从跑车怎么冲出来,到我怎么记下车牌,再到张扬怎么掉头回来,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三遍。

接待我的警察同志,笔录记得很勤快,就是表情有点一言难尽。像是在听一个天方夜谭,

但又必须走完流程。最后,他合上本子。行了,李明同学,你可以先回去了。

有需要我们会再联系你。我问:那个肇事司机呢?他给我一个标准化的微笑。

案件正在调查中,请相信我们。我信了。我信他个鬼。我前脚刚踏出派出所大门,

后脚就看到一辆黑色的奥迪 A8L 无声地滑到我面前。车窗降下,

一张在本地财经杂志上看过无数次的脸露了出来。张卫东。张扬他爹。他没说话,

只是用下巴朝我家的方向点了点。那意思很明确:上门服务,送货到家。淦!我家的土坯房,

今天算是蓬荜生辉了。张卫东坐在那张我爸亲手打的、一条腿已经有点瘸的木凳上,

姿态稳得像坐在他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没带保镖,就自己一个人。但他带来的气场,

比一个加强连还顶。我爸妈局促地站在一边,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张卫东没看我,

反而拿出一沓资料,轻轻放在桌上。老哥,这是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的名片。

他把一张卡片推向我爸,尘肺病,拖不得。早点去,还能控制。我爸的身体僵住。

他又转向我妈,拿出另一份文件。嫂子,您的腰椎间盘突出,我问了骨科专家,

可以做微创手术,恢复快,费用也不高。我妈的嘴唇开始哆嗦。

还有弟弟妹妹的学费、生活费,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全包了。他每说一句,

我爸妈的腰就弯下一分。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张卫东把这句话的精髓玩明白了。

他终于把目光投向我,这个家里唯一还站得笔直的人。李明,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没提车祸,一个字都没提。他只是在精准地拆解我们这个家,

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用钱砸碎。我爸扛不住了,他一***坐到地上,浑浊的眼睛看着我,

全是哀求。明啊……一声明啊,喊得我天灵盖都在发麻。我懂了。这不是来谈判的,

这是来下最后通牒的。我问他:你想怎么样?张卫东笑了。看,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张扬不懂事,犯了错。但他还年轻,前途无量,不能就这么毁了。我内心冷笑。好家伙,

他前途无量,所以被撞死的老人就活该白死?我的清华梦就活该被搅黄?

这是什么你弱你有理的升级版?你强你有理?我需要一个人,来结束这件事。

张卫东的指节在桌上轻轻敲击,一下,又一下,像踩在我心脏的鼓点上。三年。

他伸出三根手指,一个交通肇事罪,不会很重。三年时间,换你全家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我爸妈已经不是在哭了,是在抽噎。那种被巨大、无法抗拒的命运扼住喉咙,

发出的无意义的声响。这不公平。我开口,声音干得像砂纸。公平?

张卫东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李明,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公平。

我给你看样东西。他打了个响指,门外一直候着的律师走了进来,递上一个平板电脑。

屏幕亮起,是一段监控录像。昨晚同一时间,一家高级会所的包厢里,张扬正举着杯,

和一群富二代相谈甚欢。人证,物证,时间线,完美闭环。这是伪证。我指着屏幕。

对。张卫 D 大方承认,但它能让法官相信。而你的证词,没有任何人能佐证。

你猜,法官会信谁?他顿了顿,补上最后一刀。哦对了,如果你坚持『诬告』,

我不介意多花点钱,让你父亲的工厂以『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理由停业整顿,

让你家那几亩地因为『环保问题』,今年颗粒无收。你……

我还能让你因为诬告陷害,连高考的资格都失去。我彻底沉默了。

我看着我爸的尘肺病报告,看着我妈的腰伤诊断,看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父母。我知道,

我没得选。这个局,从张扬开车撞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我不是棋手,

我连棋子都算不上。我只是那块用来擦拭棋盘的,脏了就可以随时扔掉的破布。

张卫东把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协议推到我面前。旁边,还有一张支票,

上面的零多到我懒得去数。你很聪明,李明。张卫东的语气里,

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宽宏大量,我不会亏待聪明人。等你出来,我保证,动用我所有的资源,

让你进清华的门。他描绘的未来,真好听。好听得像一个毒苹果。我看着我妈,

她已经哭不出声了。我爸,一个一辈子没对人低过头的男人,此刻把头埋在臂弯里,

肩膀剧烈地抖动。我忽然觉得很平静。哀莫大于心死,原来是这种感觉。

我拿起那支沉甸甸的派克金笔。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异常清晰。我签下我的名字。李明。

这两个字,从今天起,不再属于我自己。还有手印。

旁边的律师面无表情地递上红色的印泥盒。我把右手拇指,重重地按了下去。那鲜红的颜色,

像极了昨天晚上,那个拾荒老人身下流出的血。我抬起头,看了一眼窗外。天很蓝,云很白。

那是我的高考考场,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天空。张卫东满意地收起协议,站起身,

整理了一下他那身价值不菲的西装。他走到我面前,手在我肩膀上拍了拍。明智的选择。

你的新人生,从今天开始了。3.沉重的铁门在我身后哐当一声关上,

回音震得我耳膜发麻。那声音,像是我人生前半段的休止符。从此,再没有奥赛金牌,

没有全校第一,没有父母期盼的目光。只有编号,734。

以及一个甩不掉的标签——交通肇事犯。我被剃了头,

换上了那身宽大的、带着消毒水味的囚服。这里的空气混浊,

夹杂着汗臭、霉味和廉价饭菜的气息。每一样,都在提醒我,我已身处地狱。第一个星期,

我被打了一顿。就因为吃饭的时候,我多看了一眼别人的馒头。拳头落在身上,闷闷地疼。

我没有还手,只是蜷缩在地上,护住头。不是懦弱,而是我知道,在这里,冲动是魔鬼,

比外面的魔鬼更可怕。带头的人一脚踩在我的手上,啐了一口。新来的,还是个学生仔?

长得白白净净,别是进来卖***的吧?周围的人哄堂大笑。我盯着地面上肮脏的痰,

没有说话。他们觉得无趣,也就散了。夜里,我躺在冰冷的硬板床上,

睁着眼看天花板上昏黄的灯。身上每一处都在痛,但比不上心里的万分之一。

我想起父亲的尘肺病,母亲的腰伤。我想起张卫东那张支票,和我按下的那个红手印。

我告诉自己,值得。三年,换他们一辈子安稳。值得。我开始学着这里的规矩。沉默,低头,

不与任何人对视。把所有的锋芒都收起来,像一颗被扔进泥潭里的石头,不起眼,才安全。

我成了最没脾气的人,谁的脏活累活都干。渐渐地,没人再来找我的麻烦。

转机出现在一次放风。还是上次那伙人,他们围住了另一个新来的,一个瘦弱的中年人。

我认得他,他总是在角落里看书,或者对着墙壁发呆,不与任何人交流。我本想和从前一样,

低下头,走开。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不轻不重。监狱守则第三十一条,

禁止任何形式的斗殴。违者,禁闭三天起步,扣除当月所有积分。声音很平淡,

却让那几个正要动手的家伙动作一滞。我回头,看到了他。那个总在角落里看书的人。

狱友们都叫他刘叔。带头的混混回头,不屑地看他:老东西,管闲事?

刘叔扶了扶鼻梁上那副不知从哪弄来的黑框眼镜,镜片有些花了。他没理会混混的挑衅,

只是淡淡地扫了我一眼。你叫李明?高考状元的料子,就为了这么几个***,

断送减刑的机会?我的心猛地一跳。他怎么会知道?混混们也愣住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高考状元,但减刑两个字,他们听得懂。

带头的人狐疑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刘叔,最终骂骂咧咧地带人走了。危机解除。

我走到他面前,低声说:谢谢。刘叔把手里的书合上,是一本很旧的《刑法分则》。

他看着我,平静地说:在这里,拳头和脑子同样重要。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但真正的力量,是法律。我愣住了。法律?法律,

不就是张卫东用来把我送进来的工具吗?他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只留下一个背影,和一个让我彻夜难眠的问题。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一年。

我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身体也变得结实了些。我以为我的心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

不会再有任何波澜。直到那天晚上。新闻时间,

所有人都围在公共活动室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前。我照例找了个角落坐下,

对上面的内容毫无兴趣。直到,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下面我们来采访本年度的省高考状元,张扬同学!我的身体瞬间僵住。镜头里,

张扬穿着一身得体的名牌休闲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坐在明亮的演播室里,面对镜头,

笑容自信又阳光。是我从未见过的模样。主持人用一种极为欣赏的语气问他:张扬同学,

作为我们省今年的理科状元,你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吗?张扬对着镜头,

侃侃而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努力吧。我家境很普通,

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给不了我太多帮助,只能靠自己。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天道酬勤。

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他说得那么坦然,那么真诚。电视屏幕下方,

打出了一行触目惊心的标题——《寒门贵子,天道酬勤》。寒门贵子。天道酬勤。每一个字,

都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我的眼睛里。我的世界,在那一刻,失去了所有的声音。

只剩下张扬那张虚伪的脸,和他说的每一句谎言。他偷走了我的人生,偷走了我的状元,

偷走了我的一切。然后,他站在聚光灯下,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勤奋努力的寒门学子。

接受着本该属于我的鲜花和掌声。而我,真正的寒门学子,却在这地狱里,替他承受着罪罚。

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直到有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流出来。我感觉不到疼。胸腔里,有一团火在烧。

烧掉了我最后一丝对这个世界抱有的幻想。烧掉了我曾经坚守的所有善良和天真。那一刻,

我抬头看着电视里那个意气风发的人。我眼里的光,彻底熄灭了。取而代之的,

是汹涌的、焚尽一切的复仇火焰。第二天,我找到了刘叔。他正在图书室里,

用一张废报纸练字。我走到他面前,挡住了窗户投进来的光。他抬起头,看到我,

似乎并不意外。想通了?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直接开口,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

刘叔,教我法律。刘叔放下笔,静静地看着我。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我的皮囊,

看到我内心那片焦黑的废墟,和废墟上燃起的熊熊大火。良久,他问:为什么?

我一字一句地回答。你说过,真正的力量,是法律。我要用这股力量,

把夺走我一切的人,亲手送进他该去的地狱。刘叔沉默了。

图书室里安静得只剩下我们的呼吸声。许久,他缓缓点了点头。好。从那天起,

我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我把当年准备高考的劲头,全部用在了啃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上。

刑法、证据学、民法典……在别人打牌、吹牛、睡觉的时候,我在背法条,

在分析案例。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刘叔教给我的一切。每一个字,

每一个标点,都成了我复仇的基石。我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是在铸造一柄利剑。

一柄足以将张家那座金钱帝国连根拔起的利剑。4.一千零九十五天。

铁门在我身后发出沉重的轰鸣,哐当一声,隔绝了两个世界。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

三年未见的烈日,带着陌生的灼热。我眯着眼,看见不远处站着两个人。我的父亲和母亲。

他们老了,比我记忆中老了十岁不止。父亲的背更驼了,母亲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那么显眼。

他们脚下,停着一辆崭新的三轮车。我一步步走过去,脚下的柏油路有些发软。明,

明……母亲想上前,嘴唇哆嗦着,却又顿住了脚步。父亲的头垂得很低,

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敢看我。我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们身后那栋崭新的二层小楼。

白墙红瓦,在我们那个灰扑扑的村子里,像个怪物一样扎眼。家里……盖了新房。

父亲终于挤出一句话,声音沙哑干涩。嗯。我应了一声,喉咙里像是卡着砂纸。

这就是他们用儿子的前途和三年的自由,换来的东西。一个漂亮的壳子。先,先回家吧,

外面热。母亲小心翼翼地拉了拉我的袖子。我任由她拉着,上了三轮车。一路无话。

家还是那个家,只是外面罩上了一层崭新的皮。饭桌上,摆满了肉和菜,丰盛得不像话。

母亲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堆成一座小山。吃,多吃点,在里面……肯定受苦了。

父亲端起酒杯,手抖得厉害:明,爸对不起你……我拿起筷子,沉默地扒了一口饭。

嘴里没味。我没看他们,只是平静地说:我吃饱了。放下碗筷,我站起身。我回屋了。

身后,是母亲压抑的哭声和父亲沉重的叹息。我没有回头。有些东西,碎了,

就再也拼不回去了。第二天,我推开门,想在村里走走。曾经,我是这个村子的骄傲。

每一次我从镇上捧回奖状,村里的大人都会摸着我的头,对自己孩子说:看看人家李明,

你们要是有他一半出息就好了。现在,我成了村子的耻辱。王婶在门口择菜,看到我,

手里的动作一顿,飞快地抱起身边玩耍的孙子,转身进了屋。

几个聚在村口大槐树下聊天的男人,看到我走近,谈笑声戛然而止。他们交换着眼神,

然后默契地散开。我听见有人在背后低声议论。……就是他,坐牢的那个。啧啧,

可惜了,本来是要上清华的。可惜啥,自己开车撞了人,活该!听说他家那新房,

就是赔偿款盖的……劳改犯。这三个字像淬了毒的针,一根根扎进我的耳朵。

我面无表情地走过,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心底却是一片冰冷的荒原。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原来是这样的。也好。不被期待,才好毫无顾忌地复仇。下午,邻居赵叔哭丧着脸找上了门。

他是我父亲的老伙计,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明啊,你可得帮帮叔。

他一进门就抹眼泪。我父亲把他扶进屋,递了根烟:老赵,出啥事了?

还不是村东头那个李老三!赵叔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他非说我家那二分地是他的,

昨天晚上带人把我家刚种下的苗全给拔了!我去找他理论,他倒好,说再敢去,

就打断我的腿!李老三是村里的地痞,仗着有几个亲戚在镇上混,横行霸道惯了。

村民们敢怒不敢言。我父亲叹了口气:这个李老三,是不好惹……要不,咱报警?

报了!警察来了就说这是土地纠纷,让他们自己协商,人就走了!这跟没报有啥区别!

赵叔急得满头是汗,明啊,你读书多,脑子好使,你给出个主意!我一直没说话,

静静听着。等赵叔说完,我才缓缓开口:赵叔,你家的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吗?

赵叔一愣:有啊,一直都在柜子里放着呢。李老三有吗?他有个屁!

那地明明就是我家的!那就行了。我站起身,看着赵叔:走,我跟你去一趟。

明!我父亲一把拉住我,你别去!你刚回来,别惹事!我回头看了他一眼。爸,

现在不是惹事,是解决事。李老三家门口,他正光着膀子,和几个混混打牌。

看到我和赵叔,他把手里的牌一摔,站了起来。哟,老赵,胆子肥了啊,还敢来?

他斜着眼,目光落在我身上。还带了个小白脸?咋地,想跟我碰一碰?

赵叔吓得腿肚子直哆嗦,下意识想往后退。我上前一步,挡在他身前。我没有看李老三,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

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你和赵叔不是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你没有经过村民会议,

更没有乡镇批准,你的占用行为是无效的。李老三愣住了,牌友们也面面相觑。我继续说,

语速不快,像是在背书。《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你拔了赵叔的苗,导致土地荒芜,已经违法。

最重要的一点。我抬起头,第一次直视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牛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

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毁坏正在生长的农作物,

属于『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李老三的脸色从嚣张变成了错愕,又从错愕变成了惊疑。

我最后补上一句。当然,你也可以继续占着。赵叔可以去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要求你赔偿他的误工费、种子费,以及未来一季的预期收成损失,外加精神损失费。

到时候,法院会派人来勘验测量,村里人都可以作证。你觉得,你划算吗?

李老三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身边的一个黄毛混混忍不住骂道:***吓唬谁呢!懂几条破法律了不起啊?

我没理他,只是看着李老三。你可以赌一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空气安静得可怕。

几分钟后,李老三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对着赵叔没好气地吼了一句。行了行了!算你狠!

那地老子不要了!说完,他狠狠瞪了我一眼,转身回了屋。赵叔激动得快哭了,

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啊明!村里远远围观的人,看我的眼神也变了。

不再是鄙夷和躲闪。多了一丝敬畏,和一丝看不懂的复杂。夜深了。我关上房门,

从床底拖出一个破旧的箱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三年,

我把所有能找到的法律书籍翻了个遍,把所有能用上的劲头,

都从数理化转到了《刑法》《证据学》上。我翻开笔记本,

扉页上是我入狱第一天画下的那块表。百达翡丽,表盘上有一丝裂痕。

我用红笔在旁边标注:张扬,肇事当晚佩戴,关键物证。往后翻,是密密麻麻的字迹。

张卫东,张扬之父,东升集团董事长。发家史,商业对手,股权结构,

潜在的法律风险……张扬,爱好赛车,性格冲动,社交圈子,历任女友……每一条信息,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张网。我把三年来反复推演的案情疑点重新梳理了一遍。

伪造的不在场证明,被收买的人证,被压下的舆论……金钱,是他们最坚固的堡垒。

也是他们最脆弱的软肋。我拿起笔,在笔记本崭新的一页上,郑重地写下一行字。第一步,

找到所有被金钱掩埋的人。5.我在笔记本扉页写下那行字后,将它合上,锁进了抽屉。

第一步,找到所有被金钱掩埋的人。这句话,是我对我自己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复仇不是喊口号,是需要精确计算的方程式。而解开这道题的第一个变量,

是三年前那场车祸里,真正的受害者。张卫东父子只当我是个可以随意揉捏的泥人,却忘了,

这世上除了加害者与顶罪者,还有一个角色——死者家属。他们或许没有我的仇恨那么复杂,

但一定比我的更纯粹。申请调阅当年的案卷并不顺利。劳改释放人员这个身份,

像一个烙印,让我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我被不同的部门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吃了无数次闭门羹。但我没有丝毫气馁。在监狱里,我见过比这更冷漠的面孔,

听过比这更难听的话。刘叔教过我,当规则对你不利时,就去利用规则本身。我没有去闹,

也没有去求。我只是默默地记下每一个拒绝我的部门、工号和时间点。然后,

我写了一封长长的行政复议申请书,附上了我作为案件当事人

依法有权查阅卷宗的相关法律条款,邮寄给了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三天后,我接到了电话。

对方的语气客气得有些过分。卷宗很厚,但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看完了。里面的每一个字,

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在重新播放我那段被强行植入的记忆。我看到了我画押的口供,

看到了那些人证的证词,也看到了冰冷的尸检报告。受害者,陈大山,五十四岁,

本市一名普通的管道维修工。社会关系简单,家庭成员只有一个,女儿,陈静。

我找到了陈静的联系方式和工作地址。她是一家小公司的会计,生活轨迹简单得像一张白纸。

公司,家,两点一线。我没有贸然上门,而是选择在她公司楼下的咖啡馆等她。

我需要一个相对公开,但又能安静谈话的环境。这对她、对我,都是一种安全保障。

下午五点半,一个穿着职业套装、面容憔悴但眼神执拗的女人走了出来。她就是陈静。

我径直走上前。陈小姐。她停下脚步,疑惑地打量着我。你是?我叫李明。

我说出这个名字。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她的脸上血色尽失,先是错愕,

随即被巨大的愤怒和憎恨吞没。李明……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

你还敢来找我?你这个杀人凶手!她的声音不大,却尖利得像刀子,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我没有理会旁人的目光。我们能谈谈吗?五分钟。我跟你有什么好谈的?滚!

她转身要走。我不是来请求原谅的。我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我是来告诉你,

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她猛地顿住,身体僵硬。但她没有回头。我不想听。我的父亲,

是被你开车撞死的,肇事逃逸!这就是真相!那只是卷宗上的真相。我平静地继续说。

陈小姐,你这三年来,真的就完全相信卷宗上的每一个字吗?这句话,像一根针,

扎进了她紧绷的神经。她终于缓缓转过身,死死地盯着我。你到底想说什么?

这里不方便,去对面的咖啡馆吧。我指了指。咖啡馆里。我们相对而坐,

之间隔着一张小小的圆桌。她什么也没点,双手抱在胸前,摆出一副审问的姿态。说吧,

你又想编什么故事来为你自己脱罪?她的语气里充满了尖刻的嘲讽。我没有辩解。我知道,

对一个沉浸在丧父之痛中三年的女儿来说,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我需要证据,或者说,

只有我才知道的细节。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我看着她,一字一句地问。根据尸检报告,

你父亲的致命伤,是二次碾压造成的。这不符合一般肇事逃逸的特征。

你不好奇为什么吗?陈静的身体猛地一震。我看到她抱在胸前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这个问题,精准地击中了她三年来一直怀疑,却又无从查起的痛点。

一个喝醉了酒、慌不择路的司机会在撞人后,倒车回来,确认对方是否死亡,

再从他身上碾过去一次吗?我继续追问,不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还是说,

开车的人根本没醉,他很清醒,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

她的防线出现了裂缝,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开车的人,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