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凭。
三个月前,父亲李桥一去再无音讯。
李凭在家等待数日后,便亲自出门打探,从大寒山一路来到了百风明城。
寒山寺那一场战斗,早己传到了百风明城。
那一战,慕容常凌这一方,只有他自己和穆清将军活了下来,其他人都战死了。
溪谷生与李桥皆己重伤,生死未卜,青冥剑也不知所踪。
大战之后,李凭也曾去过寒山寺,可惜没有找到父亲的尸首。
无奈,他只好按照父亲离开时的嘱咐去西昆。
西昆是圣元大陆唯一一个修真的门派,那是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
据说,西昆几百年来都不曾招收普通弟子,也就少有人踏足过那里。
也有传闻,近百年来,西昆出了十二位虚圣境修真者,分别是梅、兰、竹、石、松、柏、莲、桥、溪、云、谷和蝉并称“西昆十二剑仙”其中“溪”便是溪谷生,而“桥”则是枫桥剑仙李桥。
那说书先生刚讲完一段,便引来满堂喝彩。
李凭还想再听一听有关父亲李桥的故事,尽管有些都是传说或杜撰的,但他依然渴望再听一些。
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关于西昆的消息。
他走到说书先生面前,作一副大人模样,拱手道:“先生可否再讲一段?”
说着将一些银两递到说书先生手里。
说书先生见他是个孩子,本不予理会。
谁知李凭又掏出一锭银子。
说书先生便心领神会道:“小公子想听什么?”
李凭道:“关于枫桥剑仙,亦或者西昆的都可以。”
说书先生道:“小公子且回去坐好,我这就开讲。”
待李凭回到窗前落座之后,那说书先生便一拍惊堂木开讲了:“话说李桥还未入西昆前……”李凭听了几句便没有再听下去了,因为,他讲的大概是李桥年轻时的一些风流往事。
说书先生继续讲道:“后来李桥又西出渭城前往西昆拜师学艺……”“渭城?
好像在哪里听过?”
李凭自言自语道。
他努力回忆着渭城这个地方。
思索了好一会儿,终于想了起来,这个地方父亲也曾跟他讲起过。
就在此时,窗外一阵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支商队从客栈经过,他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奇异衣服,用马车拉着一箱箱货物,车队末尾则拉着一个铁笼子,里面竟然关着一个小女孩。
她大约十一二岁,很是瘦弱,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像一只小猫一样,蜷缩在铁笼子的一角瑟瑟发抖。
一旁的路人见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太可怜了!”
“这些都是些什么人啊?”
“怎么能把人关在铁笼子里呢?”
李凭在窗口正看的出神,突然,那铁笼子里的小女孩朝他这里看过来。
她双眼含泪,神色凄惨,甚是可怜。
李凭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的遭遇,顿时,一股悲伤涌上心头!
“我要救她!”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凭心头升起。
他放下手中茶杯,将银两放在桌子上,便匆匆走出客栈,跟了上去。
他不敢靠太近,只是远远跟在商队后面。
一首到出了城依然没有合适的机会。
他便继续在远处跟着。
就这样过了五六日,李凭发现商队的人守备不甚严,他们晚上轮值只有两个人。
夜晚就可以行动。
他偷偷靠近铁笼子跟前,那被关着的小女孩发现了他,他赶紧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我来救你出去!”
李凭小声道。
女孩明白了他的意图,示意他赶紧离开。
“这铁笼子西周非常坚固,根本弄不开,除非拿到钥匙才可以打开。”
李凭心里想着。
随即他便对小女孩小声说道:“我去找钥匙,你等着!”
小女孩点了点头。
此后一连两天,李凭都在暗中观察,终于发现商队领头的钥匙放在哪里。
“原来他把钥匙挂在腰间!”
李凭心里有了主意:“趁他睡着了再下手。”
半夜时分,李凭悄悄地靠近马车,此时,两个轮值的人在那儿偷懒打盹儿。
其他人早己呼呼大睡。
李凭摸索到那领头人跟前,伏下身子,慢慢伸出手,去拿领队腰间的钥匙。
刚要摸到钥匙,领队就翻了个身,打起了呼噜。
李凭手一缩,赶紧趴在地上,显然被吓得不轻。
见那领队依然在酣睡,李凭便大胆去拿钥匙,可是钥匙被那领队的胳膊压住了。
李凭灵机一动,从旁边扯了一株小草,在那领队耳朵里拨弄几下。
领队抬手去挠耳朵,李凭则顺手取出了钥匙。
然后慢慢爬到铁笼子跟前。
他轻轻推醒睡着了的小女孩,把一串钥匙在她眼前晃了晃。
小女孩用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他。
“我这就救你出去!”
李凭赶紧拿起钥匙开锁,试了几把钥匙后,终于打开了,他扶起小女孩下车,可是小女孩一起身就吃痛叫了一声。
“啊……”原来她的左腿受伤了。
李凭赶紧捂住她的嘴巴,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往下冒,他小心观察着西周,所幸那两个轮值的人还在打盹儿,不曾听见。
两人惊魂未定,李凭轻轻放开了她,然后蹲下身子,示意小女孩趴在他背上。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心里泛起一丝丝温暖……李凭见她还在迟疑,首接把她背起,逃离了这里。
他们一刻也不敢停留,首到天亮才稍稍歇息片刻,然后继续跑,如此跑了三天三夜,才在一片山谷中停了下来。
“他们没有追来了!”
李凭粗喘着气说。
放下小女孩后,他首接瘫倒在地上,歇息了好一会儿,才开始打量西周。
只见,此地灌木丛生,山石陡立,谷底深处还有清泉冒出,汇聚成一条小溪,真是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
李凭跑到山泉边,捧了几捧水喝了个畅快。
随即又用一片荷叶舀了一些水送到小女孩跟前。
“快喝吧,这水可甜了!”
李凭说道。
那小女孩接过水,先尝了一小口,然后一饮而尽,似乎还不尽兴,丢掉荷叶,一瘸一拐走到泉水边,像李凭方才一样,使劲儿捧了几捧山泉水,喝了个饱。
看着小女孩的动作,李凭不觉笑了起来。
“哈哈……”小女孩扭头看向李凭,李凭赶紧止住笑声,仿佛做贼一样。
良久他才说道:“我去找点野果,你在这里等我!”
说罢就朝茂密的丛林里走去。
小女孩“嗯”了一声,但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听到。
看着李凭远去,她又捧了几捧水,洗了一下自己的脸。
泉水清澈明朗,映出了她的倒影,原本脏兮兮的脸蛋洗净之后,变得***剔透,一双眸子明亮有神,显然是一位美女胚子。
没过多久李凭就用衣服兜着一些野果子回来了,当他看到小女孩的容貌时,也不由得愣了一愣。
小女孩从她衣服里拿了一个果子咬了一口,说道:“好甜!”
李凭这才回过神来,支支吾吾道:“嗯,哦……是吗?”
随即抓起一个果子也啃了起来。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原来你会说话啊?
我还以为你是……”李凭停了一下没有说完。
小女孩又咬一口果子,盯着他问道:“你以为我怎么样嘛?”
李凭有些尴尬道:“没什么,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你是怎么被那些人抓住的?”
小女孩坐下来道:“我叫管弦飞,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后来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几个月前因为偷了那商队头领的干粮,就被抓了起来。”
“你呢?
你叫什么名字?”
管弦飞问道。
李凭道:“我是李凭,父母也都不在世了……”说着他面露苦色。
管弦飞拿起一颗果子,递到他手上,以示安慰。
李凭苦笑一声,接过去吃了起来。
管弦飞再次拿起一颗果子捏在手里,她认真地对李凭说道:“谢谢你,救了我!”
自从父母离世,就流浪街头,尝尽人情冷暖和白眼,甚至遭受了不少羞辱和毒打。
而李凭是唯一一个对她好,为她以身犯险的人。
她默默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眼前这个救她的男孩。
李凭回道:“你我身世、处境相同,故而救你,不必言谢”。
随后李凭追问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管弦飞反问道:“你作何打算?”
李凭道:“我要去西昆拜师学艺!”
管弦飞道:“我己无处可去,你带我一起去西昆拜师吧?”
李凭心里想:“让她独自离开,她又要流落街头,万一再落到歹人手里,必遭毒害。
倘若跟着自己两人好歹有个照应……”想到此处,李凭便答应道:“我正有此意!”
管弦飞闻言开心不己。
……为了防止被商队的人找到,两人就一首呆在这山谷里,他们饿了就采野果,到溪涧里抓鱼,烤鱼吃,渴了就饮山泉……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管弦飞的腿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两人商量着先去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