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丙烯酸里的微积分方程
陈雪扬站在原野的画室中央,看着满墙的计算稿纸如藤蔓般缠绕着抽象派油画,微分方程的符号蜿蜒穿过莫奈睡莲的复刻品。
这里不像画室,倒像某位量子物理学家的大脑切片——一台盖革计数器安静地躺在《蒙娜丽莎》喷墨打印件的下方,计数器表面跳动的微光与画中人嘴角的神秘弧度形成诡异的共振。
“你的画在液态丙烯酸介质中形成了波函数坍缩。”
原野的声音从巴洛克雕花屏风后传来,他戴着医用乳胶手套的手指正在调试光谱仪,金属镊子夹起一片附着颜料的载玻片,“当绍兴黄酒与丙烯酸发生交联反应时,酒精挥发的路径会形成非厄米特矩阵的奇异点分布。”
陈雪扬的指尖抚过工作台上半凝固的调色盘,黄酒与丙烯酸酯混合的粘稠物正沿着斐波那契螺旋线凝结。
她注意到,画室所有颜料罐的标签都被替换成微分算符:∇²ρ=α∂ρ/∂t的标签下方盛着群青色,而薛定谔方程的变形式里装着赭石色浆液。
“我需要你重现《温哥华的十七种潮湿》第六层笔触的折射率分布。”
原野突然举起载玻片,让氦氖激光穿过其上斑驳的颜料层。
光束在量子点显示幕上投射出环状干涉图样,陈雪扬惊讶地发现,那些明暗相间的条纹竟与唐人街灯笼的透视结构完全吻合。
“你在用流体力学模拟我的绘画过程?”
她看见全息投影中,无数个代表丙烯酸分子的六面体粒子正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里翻涌。
原野的钢笔敲击触控屏幕,拉普拉斯算符瞬间吞没了72%的红色粒子群——全息画面立刻显示出与她原作一致的雨帘折射光斑。
“不完全是。”
他摘下护目镜,露出左侧眉骨处一道淡色疤痕,“这是基于复对称最佳秩一张量逼近的黎曼流形优化算法。”
画室的穹顶突然亮起,陈雪扬抬头看见无数悬挂的玻璃棱镜正在自动旋转,将阳光分解成带有偏振方向的光束。
当某束光以56.3度角穿透她的瞳孔时,她忽然感觉视网膜上残留的雨滴意象开始不受控制地重组。
原野的手突然覆盖在她的手背上。
“注意看相空间中的轨道收敛性。”
他的呼吸掠过她的耳际,手指带着她在数位屏上划出一道非标准路径积分方程。
靛蓝色颜料在屏幕上沿着费曼图轨迹流淌,竟然自发形成了唐人街灯笼的三维拓扑结构。
陈雪扬感到一阵眩晕——她分明在创作,却又像在解一道关于时空曲率的偏微分方程。
“为什么要研究我的笔触?”
她猛地抽回手指,数位屏上的轨迹瞬间坍缩成模糊的色块。
原野没有回答,而是从保险柜中取出一支装有暗红色液体的石英管。
“这是掺杂氮化镓量子点的丙烯酸基墨水,”他将液体注入微型离心机,“当它暴露在量子纠缠光源下时,粘度参数会遵循卡门涡街方程。”
离心机启动的瞬间,陈雪扬瞥见控制面板上的洛伦兹吸引子图案——那分明是她昨日在美术馆停电时,应急灯光在视网膜残留的余像。
画室突然陷入剧烈震动。
陈雪扬扶住工作台的刹那,看见墙上的《最后的晚餐》复制品正在渗出某种胶状物质。
十二门徒的面孔在流体表面扭曲,达芬奇的透视网格线突然膨胀成三维双曲空间结构。
原野抓住她的手腕冲向安全舱门,他的克罗心衬衫下隐约可见皮肤表面的贝尔不等式刺青。
“实验室级别的量子涨落!”
他在轰鸣声中大喊,“你的丙烯酸图层正在引发局域时空的普朗克尺度波动!”
舱门关闭的瞬间,陈雪扬透过防爆玻璃看到惊悚的一幕:她带来的《温哥华的十七种潮湿》草稿悬浮在半空,画面上的雨滴正以超流体形态突破画布边界。
某个形似安藤忠雄建筑的光之教堂,正由液态丙烯酸自主构建。
黑暗中,原野的应急手电筒照亮舱壁上的手写公式:Ψ(x,t)=A(e^{i(kx−ωt)}+βe^{−γx²})。
陈雪扬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她潜意识里绘画时遵循的节奏——狼毫笔尖的起伏频率,竟然完美对应德布罗意波的相速度。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你对我画作的量子化改造。”
原野的手指在公式上停留,灯光将他睫毛的阴影投成薛定谔方程的本征态。
“不是改造,”他的呼吸在玻璃上凝成干涉条纹,“是发现。
当你在墨水中掺入黄酒时,己经不自觉地在量子水平实现了贝尔非定域性。”
他转身时,陈雪扬看见他的虹膜中浮现出类似光之教堂的网格结构,每个交点都闪烁着普朗克常数的数值。
安全舱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时空曲率超过安全阈值,”机械女声冰冷地宣告,“建议启动自旋轨道耦合净化程序。”
原野扯开衬衫领口,露出锁骨下方植入的微型粒子加速器。
当蓝光从金属装置中迸发时,陈雪扬感到大脑皮层的视觉区突然涌入大量未完成的画作意象——全是她构思过却未曾落笔的雨幕形态。
“抓住这些量子态笔触!”
原野的声音仿佛从真空舱深处传来,“用你的非理性介质对抗黎曼流形的曲率变化!”
陈雪扬抓起浸透颜料的狼毫笔,本能地在舱壁上书写《林泉高致》的段落。
令她震惊的是,墨水呈现出朗道能级的跃迁光谱,每个汉字都在空间弯曲处激发出拓扑保护的表面态。
当最后一个“居”字完成时,画室的震荡突然停止。
防爆玻璃外的量子涨落如退潮般消散,悬浮的丙烯酸雨滴凝固成完美的二十面体结构,每个顶点都映射着温哥华不同区域的湿度数据。
陈雪扬的报价单碎片在舱内悬浮,纸张上被揉皱的折痕竟构成了纠缠熵的数值矩阵。
原野的手指抚过舱壁上的《林泉高致》墨水,那些量子化的笔迹突然投影成全息山水图卷。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他低声重复,手指穿过虚空中漂浮的富士山影像,“你打破了二次量子化的对称性。”
陈雪扬的视线突然模糊——她看见原野背后浮现出数百个交叠的时钟,每个表盘都指向不同的时区。
在某个极短的普朗克时间切片里,她捕捉到原野尚未被理性束缚的眼神,那里面藏着与她相似的,对未知领域近乎偏执的探索欲。
“下周这个时候,”原野突然将粒子加速器的密钥芯片塞进她的掌心,“我们需要讨论量子化微积分在湿壁画修复中的应用。”
他的袖口拂过她的手腕,先前的水墨字迹突然发出Cherenkov辐射般的蓝光。
陈雪扬这才发现,自己手中的狼毫笔尖,不知何时己沾满掺杂氮化镓的暗红色量子墨水。
暴雨再次敲打防弹玻璃时,画室的量子计算机开始自动生成新的公式。
陈雪扬看着全息投影中不断繁衍的微分方程,突然意识到原野建立的数学模型,竟然能预言她下笔前0.5秒的神经冲动模式。
艺术与科学的界线,在这间充斥着纠缠态的画第二章 丙烯酸里的微积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