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石巷陌遇惊鸿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自曲会后,赵子澜的画里渐渐有了亮色。

他开始走出那座锁住他三年的小楼,让秦风推着轮椅,沿着平江路慢慢行去。

雨后的青石板路泛着水光,两旁的白墙黛瓦被洗得干干净净,檐角垂下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偶尔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从对面走来,裙摆扫过路面,带起细碎的水花。

“殿下,前面就是沈家的绸缎庄了。”

秦风指着不远处的 “锦绣阁”,朱红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赵子澜的目光落在绸缎庄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里,与掌柜说着什么。

沈歆今日穿了件藕荷色衣裙,头上梳着随云髻,一支珍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

他下意识地想让秦风掉头,却见沈歆己经转过身,正好看到他们。

她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来。

“西皇子?

好巧。”

她笑意盈盈,目光落在他的轮椅上,却并无半分异样。

“沈小姐。”

赵子澜微微颔首,感觉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热。

“殿下是来采风的吗?”

沈歆好奇地打量着他放在膝上的画板,“前面的巷子风景极好,尤其是雨后,炊烟袅袅的样子,很入画呢。”

赵子澜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是条幽深的小巷,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尽头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的屋顶,正有淡淡的青烟升起。

“倒是想去看看。”

他坦言道。

“那我带殿下过去吧?”

沈歆提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我家就在那巷子里,正好顺路。”

秦风看了自家殿下一眼,见他没有反对,便推着轮椅跟上沈歆的脚步。

走进巷子,喧嚣声顿时被隔绝在外。

两侧的墙壁爬满了青藤,偶尔有探出墙头的石榴花,红得像一团火。

沈歆走在前面,藕荷色的裙摆扫过青石板,带起一阵淡淡的花香。

赵子澜握着画笔的手微微收紧,他想将这画面定格在纸上。

她的背影纤细却挺拔,仿佛一株雨后的玉兰,干净又倔强。

“这里的人家都很和善,” 沈歆边走边介绍,“张阿婆的桂花糕最好吃,李大叔的竹编手艺更是一绝……”她的声音像山涧清泉,洗去了赵子澜心中积郁的烦躁。

他看着她偶尔停下脚步,与路边的老人打招呼,看着她弯腰逗弄趴在门槛上的小猫,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发梢,跳跃成金色的光点。

“到了。”

沈歆站在一扇朱漆门前,门上挂着 “沈府” 的匾额,却并不张扬。

赵子澜抬头望去,门内隐约可见假山池塘,竟有几分园林的景致。

他收回目光,落在沈歆身上,她正抬手整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指尖划过脸颊,留下淡淡的红晕。

“多谢沈小姐带路。”

他拱手道。

沈歆摇摇头,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跑进院里,片刻后拿着一把竹骨伞出来。

伞面上绘着淡雅的兰草,竹柄光滑温润。

“这伞送给殿下吧,江南的雨说下就下。”

她将伞递过来,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背,像有电流窜过。

赵子澜接过伞,入手微凉,却奇异地安抚了他躁动的心。

“无功不受禄……就当是谢殿下那日听我弹琴好了。”

沈歆笑着打断他,转身推门而入,“殿下若是得空,不妨常来坐坐,我新得了一张古琴,正想请殿下品鉴。”

门缓缓关上,隔绝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

赵子澜握着那把伞,指尖摩挲着光滑的竹柄,首到秦风轻咳一声才回过神来。

“殿下,咱们回去吗?”

他低头看着画板,不知何时,纸上己经勾勒出一个撑伞女子的背影,线条柔和,带着说不出的灵动。

“再走走。”

秦风推着轮椅继续前行,看着自家殿下重新拿起画笔,在那背影旁添上青石板路,添上袅袅炊烟,添上爬满青藤的墙壁。

阳光穿过云层洒下来,落在画上,仿佛真的有暖意流淌。

接下来的日子,赵子澜成了那条青石小巷的常客。

有时沈歆会陪他走走,讲些江南的趣闻;有时他便独自坐在巷口,看着往来的行人,画下那些鲜活的瞬间。

他的画里渐渐有了生气,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有嬉闹追逐的孩童,有坐在门口缝补的妇人…… 当然,出现最多的,还是那个撑着竹伞的身影。

秦风发现,殿下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甚至会主动问起腿疾的康复情况。

太医说,心情舒畅对腿疾也有好处,或许,这江南的烟雨,真的能治愈殿下的伤痛。

这日午后,赵子澜正在画巷尾的那棵老槐树,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

抬头望去,见沈歆正和一个丫鬟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几支刚摘的栀子花。

她穿着鹅黄色的衣裙,裙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像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阳光落在她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晰,笑容明媚得晃眼。

赵子澜屏住呼吸,提笔飞快地勾勒起来。

他想抓住这瞬间的美好,抓住那眼里的光,抓住那唇边的笑。

“在画什么?”

沈歆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凑到画板前。

赵子澜手一抖,笔尖在她的裙摆处多画了一道。

他慌忙用墨点盖住,却显得有些狼狈。

“没什么……”沈歆却己看清,脸颊微微泛红,轻声道:“殿下画得真好。”

和上次在曲会上一样的赞美,却让赵子澜的心跳漏了半拍。

他看着她泛红的耳垂,看着她手里的栀子花,忽然觉得,这江南的烟雨,或许真的能困住他,但也能成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