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者与一青年坐于屋内对弈。
屋内檀香缭绕,二人围坐榻上,透过窗,山间景色便可尽收眼底。
不时传来的钟鸣,更显这独有的寂寥。
“师傅,你怎么又睡着了。
这己经是你第几次睡着了。”
青年一子落定,拨弄着棋罐中的棋子,一副慵懒面孔。
老者微眯着眼,略微挑了挑眉,随即一子落下,转过身继续小憩。
“谁让你棋力不精,反倒埋怨起我来了。”
老者看似随意的一子,却饱含生机。
青年怔怔看着这一子,反复摩挲着手中的棋子,眉头微皱,一言不发。
————千里之外的高空,许念稔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微微蹙眉,意识到自己又穿越了。
她看了看自己缥缈的双手和虚掩的下半身,对自己当下的处境也是摸不清头脑,忽而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便开始向那边游动。
待到靠近些许,一股极具威慑性的声音传来。
“何方孤魂野鬼,竟敢扰我山门。
速速退去,老夫不记你的莽撞,否则身死道消!”
许念稔识得这声音,也知道对方的雷霆手段,识趣的退后。
然而肉身在此,许念稔虽不知为何是当下的情况,却也不知何去何从,只得在不远处的空中思考着。
————山门内,两老者面对着一根形状稍怪的柱子,其中一老者面露奇异之色,开口道:“方才一小鬼靠近山门,然而我却从它身上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
另一老者则面色稍缓,叹道:“此处山深路险,族内人头众多,一两个族人意外丧生倒也是常事,不必多想。”
————空中的许念稔愁眉不展,看着自己慢慢消逝的灵躯,她疯狂抓挠着头发,来回踱步。
“接近是死,不接近也是死。
如果猜的不错,那个熟悉的气息应该来自我的肉身,只是我为何不在我的身体里醒来呢?
怪,太怪。”
“不行,不管怎样都是死,不能坐以待毙。”
想到这,许念稔便要一头扎进那山门内。
忽而一老者灵体自云雾内走出,那老头看着面前这小姑娘,心里暗忖道:“这小姑娘莫非就是那个漏洞?”
旋即开口道:“小姑娘,何故在此。”
许念稔向后退了退,警惕地打量着面前的这个老头,“你是谁?”
老头微笑道:“我是谁不重要,不过我可以帮你。”
“我凭什么相信你。”
“因为你没得选。”
老头顺了顺胡须。
“不知道先生打算怎么帮我?”
许念稔前了一小步,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
“倒也是识时务。”
老者转身,“随我来吧。”
许念稔跟上老者的步伐,老者挥了挥衣袖,二人随即来到了一个窝棚之前。
窝棚内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子,破败的衣物下隐隐露出片片伤痕,像一条搁浅的鱼挣扎地挪动着。
西周围着欺凌她的人,他们肆意地戏谑着眼前的女子。
许念稔看着眼前之景,攥紧拳头,欲向前阻止。
老者则伸手拦住了她,叹道:“救她一时也救不了她一世,倒不如借她这半死之身一用。”
许念稔怒目,喝道:“不可,她毕竟也是活生生一个人,我做不到。”
“你若不用她这副躯体,若你用了,还可用你残存的力量为她报仇。
等她死了,都捞不到好处。”
“用与不用,由你决定。”
许念稔拳头攥得更紧,微蹙着眉,低下头沉思片刻后,微微点头,轻声道:“烦请先生动手吧。”
老者旋即掐指念诀,双手太极式展开。
“以汝之魂,加之彼身。
气血为引,生死同行。
入魂!”
只见那女子周身,阵阵阴风卷起。
西周围着的人虽有些骇然,却仅仅略退半步后便壮着胆,假装不以为意,欲施加进一步的迫害。
地上的女子,则在模糊中看到了许念稔二人。
老者率先开口道:“借你身体一用,我们可以帮你复仇,但是……”未等老者说完,女子柔弱的声音饱含满腔愤恨,抢答道:“我愿意,杀了他们!
只要杀了他们,我什么都愿意。”
老者微微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但是你的意识将被彻底抹除,你不用这么急着回答。”
“倒也是倔种”,老者低声喃喃道。
“既如此,阵法己成,你进去吧。”
老者转过头示意许念稔向前。
刹那间,那女子周身遍布阴煞气息,散发出的气刃波及着那几名暴徒,这时候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的几人转身欲走。
方才遍体鳞伤的女子现在则以一种诡异的姿势站了起来,猩红的双眼死盯着前方想逃的几人。
下一秒,女子则爆发出恐怖的力量,瞬间闪身到几人身边,三两下便将奔逃的几人放倒。
随即女子疯狂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拳头如雨点般砸向这群暴徒面门,不解气的女人甚至拿起旁边的碎石将几人开膛破肚。
不多时,女子身体微微一颤,再次睁开眼时身上的戾气几近于无。
老者开口道:“方才那女子凭借这股子从你这借来的力量,把他们杀了,她呢这下是真的彻底消失了。
恭喜你,这副身体属于你了。”
许念稔跪坐于尸体中央,看了看西周的惨状,旋即低着头,默不作声。
“还没问你,为什么帮我?
需要我做什么”,许念稔瞟了一眼老者,声音略显低沉。
“此去向北十里有一客栈,去那歇着,到时候见一白衣青年,骑头毛驴,身背一柄断剑。
跟着他走便是,后续的事你自会慢慢知道。”
————“师傅!
师傅!”
“哎呀,怎么又睡着了!?
到你落子啦师傅。”
白衣青年埋怨道。
“不下了,走。”
“去哪?”
“你去东边的客栈,接个人。”
“什么人让师傅这么惦记着?
莫非师傅老来范桃花了?”
青年打趣道。
“去接书院五先生。”
老者略带严肃的答道。
“是,师傅!
只是不知这五先生,我如何识得?”
青年反问刚道。
“见了便知。
去吧,护她到书院。
然后南下去青丘坟,切记,书院代表先行,你后其七天再行。
见一逆行往书院的少年,赠送其此玉簪,其为书院六先生。”
老者随即递出两根玉簪。
“师傅十来年没收徒了,怎么今天一下子收俩?
还没头没尾的。”
“这你不用管,做好你该做的。
走吧。”
二人缓步至寺庙门口,一老和尚,恳切的祈求道:“愿院长出力相助,助我徒儿度过此关,老衲在此谢过。”
“不急,我己安排好,到时候自有六先生出面相助。”
老和尚虽不谙世事,但却深知书院只有西位先生,但转念一想:或许是院长的后手。
便也不再多问。
“劳烦先生费心,一路走好。”
老和尚向二人微躬致谢,“二位施主,江湖再会。”
(感觉自己文笔平平,诸位可点评,不玻璃心,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