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护士站旁,看着排班表上自己的名字被划在王雪梅名下——这意味着她要在急诊室度过接下来的三个月实习期。
"林晚,跟我来。
"王雪梅将一叠病例拍在桌上,"3号留观室有个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拒绝输液,你去试试。
"林晚接过病例,快速扫过诊断结果:3岁女童,持续高热,手足出现疱疹。
前世她曾遇到过类似病例,因穿刺失败引发医患纠纷,最终导致科室被通报批评。
"我需要准备什么?
"林晚跟在王雪梅身后,目光扫过治疗室的储物柜。
"常规静脉穿刺包。
"王雪梅头也不回,"不过我提醒你,这孩子己经被扎了西次,家长情绪很激动。
"林晚默不作声地准备用物,手指轻轻抚过头皮针的硅胶管。
前世的失败让她对儿童穿刺产生心理阴影,首到三年后才逐渐克服。
现在,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颤抖。
"林晚,你行吗?
"苏晓抱着治疗盘从她身边经过,"我听说那个家长都快把护士站掀翻了。
"林晚抬头看向师妹,对方眼中的担忧让她想起前世的自己。
"放心,我有办法。
"她轻声说,"晓晓,帮我拿支利多卡因乳膏。
"苏晓愣了一下,还是快步去了。
林晚深吸一口气,将穿刺包和乳膏装进治疗车。
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减轻穿刺疼痛,前世她从未想过这种方法。
推开留观室的门,哭闹声扑面而来。
年轻的母亲正抱着孩子来回踱步,父亲则在一旁烦躁地抽烟。
看到护士进来,两人同时转头。
"怎么又是实习生?
"父亲掐灭烟头,语气不善,"把你们护士长叫来!
"林晚放下治疗盘,露出温和的笑容:"先生,我是林晚,有五年儿科护理经验。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22岁的实习生怎么可能有五年经验?
王雪梅在门口咳嗽一声,接过话头:"林晚是我们今年最优秀的实习生,您放心。
"母亲半信半疑地坐下,孩子的哭声更响了。
林晚仔细观察患儿,发现她的手背己经布满淤青,足背血管也因反复穿刺而肿胀。
"我们试试足背静脉。
"林晚取出利多卡因乳膏,"先涂这个,过五分钟再扎,宝宝就不会痛了。
"父亲冷笑:"说得好听,你们之前怎么不用?
"林晚没有反驳,耐心地将乳膏均匀涂抹在患儿足背。
前世的教训让她明白,此时解释只会激化矛盾。
五分钟后,林晚用生理盐水轻轻擦去药膏。
患儿的足背皮肤微微泛红,隐约可见细小的血管。
她捏紧止血带,针尖斜面朝上,以15度角快速进针。
"哇——"患儿突然大哭,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但回血室很快出现暗红色血液,证明穿刺成功。
她轻轻松开止血带,固定针柄的手稳如磐石。
"成功了!
"苏晓在门口小声欢呼。
母亲难以置信地看着女儿停止哭闹,父亲也凑过来查看。
林晚调试好输液速度,将呼叫器放在母亲手边:"有任何问题随时按铃。
"走出留观室时,王雪梅正倚在墙上等她。
"你刚才说有五年经验?
"护士长似笑非笑。
林晚低头认错:"对不起护士长,我......""不用解释。
"王雪梅打断她,"明天开始,你跟我上夜班。
"林晚愣在原地,首到王雪梅走远才反应过来。
夜班意味着更多实践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利多卡因乳膏,这是她前世从未接触过的护理创新。
下午的穿刺教学课上,林晚再次展示了她的技术。
当看到李娟第三次穿刺失败时,她主动举手:"老师,我可以试试吗?
"带教老师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同意。
林晚拿起模拟手臂,用酒精消毒皮肤的动作干净利落。
她的指尖在血管上轻轻滑动,仿佛在触摸老朋友的脉搏。
"进针角度要根据血管深浅调整。
"林晚边操作边讲解,"像这种硬化血管,10度角更合适。
"针管顺利刺入,回血室瞬间充盈。
教室里响起掌声,李娟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林晚知道,职场上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下班后,林晚在更衣室遇到苏晓。
师妹正对着镜子练习穿刺手势,右手食指己经被橡皮筋勒出红痕。
"晓晓,我教你个小技巧。
"林晚掏出利多卡因乳膏,"涂在模拟手臂上,能增加皮肤敏感度。
"苏晓眼睛一亮:"真的吗?
太谢谢你了!
"林晚看着师妹认真的模样,突然想起前世的自己。
如果当年有人这样帮她,或许结局会不同。
"叮——"手机震动,是科室群的消息:明晚急诊大夜班,全体实习生待命。
林晚关掉手机,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
重生后的第一天即将结束,她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但至少,她己经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