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股的曲线在政策利好公布后陡然上扬,像株被春雨催发的藤蔓,在她的账户里攀援出鲜嫩的芽——本金8万,现价9.6万,绿色的涨幅数字像滴进白瓷碗的青梅汁,酸甜在舌尖漫开。
她蜷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脚趾无意识地勾住桌腿,那里贴着张便签:“A城房价均价3.2万/㎡,首付50万缺口38万”。
此刻这行字在手机蓝光里浮动,被盈利数字啃掉了小半——2万的利润,足够覆盖三个月房租(4500元)、半年伙食费(3600元),还能给铁盒里的存款单镀层金边。
想到这里,她忽然笑了,嘴角牵动时碰到干燥的唇纹,咸涩的笑意里混着昨夜剩菜的油腥气。
“薇薇,开门呀!”
合租室友张琪的敲门声像颗蹦跳的玻璃珠,“给你带了楼下的酱香饼,刚出炉的!”
林薇慌忙退出交易界面,手机扣在贴满财经报纸的桌面上。
开门时,酱香饼的热气扑在脸上,油香里裹着葱花的辛辣,却盖不住她身上若有若无的油墨味——那是长期翻阅财报留下的气息,像旧书摊角落的时光沉淀。
“谢啦,不过我中午煮了面条。”
林薇接过塑料袋,指尖触到张琪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像散落的硬币。
她注意到对方扫过自己桌面的眼神——那里摊开着账本,最新一页写着“环保股收益:20000元”,墨迹未干,像朵正在绽放的蓝鸢尾。
“哇,薇薇你又在研究股票啊?”
张琪忽然凑近,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天天盯着账户,铜臭味都要从屏幕里溢出来啦!”
她的笑声像摔碎的玻璃,在狭小的房间里蹦跳,“要不教教我?
让我也沾沾你的财气?”
林薇往后退了半步,后腰抵在冰凉的铁皮柜上。
那柜子是她从二手市场拖回来的,锁孔里还卡着前任主人的断钥匙,像枚生锈的句号。
“哪有什么财气,”她扯出个微笑,指尖划过账本边缘的纸船折痕,“不过是把零钱叠成纸船,等它们漂到能买得起船票的港湾。”
张琪的目光落在她床头的铁盒上,锁扣处的红绳己经磨得发白,像条即将断裂的脐带。
“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名牌包里掏出张传单,“楼下新开的奶茶店第二杯半价,要不要一起?”
林薇盯着传单上的卡通奶茶杯,奶油顶像堆起来的泡沫经济。
她在心里快速计算:中杯18元,半价后两杯27元,相当于每杯便宜4.5元,但需要多摄入300卡路里。
“你先去,”她晃了晃手里的玻璃水杯,“我烧了壶大麦茶,够喝一下午。”
张琪走后,房间重新被吊扇的噪音填满。
林薇打开铁盒,存款单的数字在台灯下泛着微光,像块被反复擦拭的玉。
她摸出钢笔,在账本上画下新的刻度:“2023.8.15,环保股止盈,收益率20%,累计可支配资金146,217元——离首付还差353,783元。”
笔尖在“差”字上顿了顿,又添了句:“但纸船又多了二十只。”
窗外的蝉鸣突然密集起来,像无数枚硬币在自动贩卖机里滚动。
林薇望向贴满便签的墙面,那里有她用红笔圈出的“陆氏集团合作项目”,旁边是启点资本的工位布局图——饮水机在三点钟方向,打印区在西北角,张琪的工位正对着她的隔间,像枚暗藏的棋子。
她忽然想起面试时看到的陆氏logo,那只狮子的眼睛被设计成铜钱形状,此刻仿佛正从账本深处凝视着她。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上的褶皱,那里还躺着从启点打印区顺来的废纸,背面的“陆氏地产”字样己经被她折进纸船,此刻正和其他二十只船挤在铁盒里,像支等待启航的微型舰队。
手机震动,是财经APP的推送:“陆氏集团拟注资启点资本,深化环保领域合作。”
林薇盯着“注资”二字,忽然想起张琪腕上的银镯——那圈金属光泽,多像K线图里的阻力位啊。
她勾了勾唇角,将钢笔帽拧紧,墨香在空气里轻轻荡开,像句无声的誓言:所有的铜臭,终将沉淀成筑梦的砖石。
夜色漫进窗户时,铁盒“咔嗒”扣紧的声音格外清晰。
林薇摸着黑躺到床上,床垫的弹簧在身下发出细碎的***。
她知道,明天去公司,张琪的笑容会比今天更甜,就像那支环保股的K线,在达到顶点前总会佯装温顺。
但没关系,她的账本里,每笔收益都记着温度,每纸船都载着计算精准的风向——这城市的万家灯火,终会有一盏,是为她的铁盒与纸船亮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