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嫁入谢家
她知道,自己这一去,便是踏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对于谢非行,她虽有所耳闻,可那不过是些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真实的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她一无所知。
花轿终于稳稳落地,喜婆那尖细的声音传来:“新妇到,下轿咯!”
温语忧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着伸出手,被喜婆搀扶着迈出花轿。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略显陈旧却不失大气的府邸。
朱红色的大门上,斑驳的漆痕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门旁的石狮子,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跨过火盆,穿过喜堂,温语忧始终低垂着头,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一道道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一拜天地!”
随着司仪的高喊,温语忧与身旁的谢非行缓缓弯腰行礼。
她偷偷抬眼,瞥见谢非行一袭红袍,身姿挺拔如松,从侧面看,轮廓分明的脸上透着一股冷峻之气。
“二拜高堂!”
这一拜,温语忧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她的父母为了家族利益,如此轻易地将她嫁出,丝毫未顾及她的感受。
“夫妻对拜!”
当她与谢非行面对面时,谢非行的目光淡淡地扫过她的脸,那一瞬间,温语忧仿佛从他眼中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很快,那抹惊讶就被冷漠所取代。
礼成后,温语忧被喜婆引入洞房。
她静静地坐在床边,烛火摇曳,映得她的身影有些孤单。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谢非行走了进来。
他径首走到桌前,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随后才缓缓转身看向温语忧。
“你……”谢非行刚开口,却又顿住,似乎不知该如何说起。
温语忧鼓起勇气,轻声说道:“公子,今后还望多多关照。”
她声音轻柔,如同春日微风,带着一丝怯意。
谢非行微微皱眉,上下打量着温语忧,良久才道:“你既己嫁入谢家,便是谢家的人。
只是,我谢家如今不比往昔,或许会让你受些委屈。”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温语忧连忙摇头,“公子言重了,语忧自知能嫁入谢家是莫大的福气,定不会有半句怨言。”
谢非行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
其实,对于这桩婚事,他也是无奈之举。
谢家如今在商场上屡遭挫折,家族势力大不如前,娶温语忧,不过是一场利益的结合。
只是,当看到温语忧那温柔且略带怯懦的模样时,他心中竟莫名生出一丝怜惜。
“你早些休息吧。”
谢非行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开。
“公子,你……”温语忧下意识地唤道。
谢非行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何事?”
温语忧咬了咬嘴唇,“今日是我们的大喜之日,公子要去哪里?”
她心中虽明白这或许只是一场形式上的婚姻,但在这新婚之夜,她还是渴望能与谢非行多些相处。
谢非行沉默片刻,缓缓道:“我有些事务要处理,你不必等我。”
说罢,便大步走出了房门,留下温语忧一人在房中,望着那紧闭的房门,心中满是失落。
温语忧轻轻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石板路上。
她看到远处有几个下人正忙碌着,或提着灯笼,或搬着物件。
他们脚步匆匆,却又似乎刻意放轻了声音,生怕惊扰了这新婚的二人。
就在这时,房门再次被敲响。
温语忧微微一愣,以为是谢非行回来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
她赶忙整理了一下衣衫,轻声说道:“请进。”
门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位面容和善的老妇人。
她手中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些点心和茶水。
“少夫人,老奴是府中的刘嬷嬷,想着您忙了一天,许是饿了,给您送些吃的来。”
刘嬷嬷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关切。
温语忧心中一暖,连忙说道:“多谢刘嬷嬷,有劳您费心了。”
她接过托盘,放在桌上,又搬来一个凳子,“刘嬷嬷,您快坐。”
刘嬷嬷推辞了一番,还是坐下了。
她看着温语忧,眼中满是欣慰,“少夫人,您是个好姑娘。
老爷和夫人去得早,少爷这些年独自撑起谢家,实属不易。
如今您来了,往后啊,可要多帮帮少爷。”
温语忧认真地点点头,“刘嬷嬷,您放心,语忧明白。
既然我己嫁入谢家,自会与公子同甘共苦。”
刘嬷嬷满意地笑了笑,又叮嘱了温语忧一些府中的规矩和事宜,这才起身告辞。
温语忧将刘嬷嬷送至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帮助谢非行重振谢家。
回到房中,温语忧坐在桌前,拿起一块点心,却没什么胃口。
她的思绪飘得很远,想到自己在温家的遭遇,又想到如今身处的谢家,未来的日子会怎样,她心中充满了迷茫。
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己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温家丑女,她是谢家的少夫人,她要勇敢地面对一切。
夜渐渐深了,温语忧吹灭了蜡烛,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
她望着窗外那皎洁的月光,心中默默期许着,希望明天会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