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接过话头,"在下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当天晚上,两人在一处废弃的驿站歇脚。
季明取出翠儿给的面饼与荀彧分食。
交谈中,季明有意展示自己对天下大势的见解,从黄巾之乱到各地豪强割据,听得荀彧连连点头。
"季壮士见识不凡,绝非寻常武夫。
"荀彧赞叹道,"不知师从何人?
"季明苦笑:"家学渊源,不足挂齿。
"他转移话题,"荀先生,若董卓进京,第一步会做什么?
""必是控制朝政,或许...会行废立之事。
"荀彧面色凝重。
"不仅如此。
"季明回忆着史书内容,"他会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然后自封相国,独揽大权。
"荀彧震惊地看着季明:"你如何得知?
""董卓狼子野心,此举顺理成章。
"季明掩饰道,"关键是,谁会站出来反对他?
""袁本初西世三公,或有此胆识。
""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季明摇头,"曹操曹孟德才是真正敢作敢为之人。
"荀彧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季壮士似乎对孟德评价甚高。
""乱世需非常之人。
"季明首视荀彧,"荀先生不也是如此认为,才会与曹操交好吗?
"荀彧沉默片刻,突然笑了:"季子亮,你真是个妙人。
待找到孟德,我必为你引荐。
"三天后,两人抵达颍川荀氏庄园。
荀彧的家人见他平安归来,喜极而泣。
当晚,荀彧设宴款待季明,席间还有几位颍川名士作陪。
季明凭借现代人的见识和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在谈论天下大势时妙语连珠,引得众人赞叹不己。
特别是他对董卓可能采取的行动预测,几乎与后来发生的事实分毫不差。
"季先生大才!
"一位白发老者举杯相敬,"若天下士人都如先生这般有先见之明,何愁奸臣当道!
"宴席散去后,荀彧将季明请入书房密谈。
"季子亮,你绝非寻常之人。
"荀彧首视季明眼睛,"你的一些见解...仿佛亲眼所见未来之事。
你究竟是谁?
"季明知道瞒不过这位智者,决定半真半假地应对:"荀先生明鉴。
我确实...有些特殊能力,能预见一些事情的发展。
但我对大汉忠心耿耿,愿以此能力辅佐明主,平定乱世。
"荀彧沉思良久,突然问道:"依你之见,孟德能成大事否?
""能。
"季明毫不犹豫,"曹操有雄才大略,唯才是举,必能成就霸业。
但他性格多疑,晚年或有过失..."说到这里,季明突然住口。
他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
荀彧却似乎并不惊讶,只是点点头:"明日我派人去打听孟德下落。
若他逃出洛阳,很可能会回陈留募兵讨董。
到时我们可前去投奔。
"接下来的日子里,季明暂住在荀府。
他利用这段时间恶补东汉末年的礼仪、习俗和文言表达,避免露出太多破绽。
同时,他也开始锻炼身体,练习剑术——在这个乱世,武力同样重要。
半个月后,荀彧收到消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己逃出洛阳,正在陈留招募义兵,准备讨伐董卓。
"时机到了。
"荀彧对季明说,"我们明日启程前往陈留。
"季明激动不己。
他终于要见到那位乱世奸雄曹操了!
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和现代知识,他能否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
临行前夜,季明站在荀府庭院中,仰望满天繁星。
一千八百年前的星空如此清澈明亮,没有光污染,没有雾霾,银河清晰可见。
"季兄在看什么?
"荀彧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
"看这星空。
"季明轻声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星空永恒不变。
""好一个星空永恒。
"荀彧赞叹,"季兄胸怀天地,必非池中之物。
明日见到孟德,定能得重用。
"季明没有回答。
他在想,当自己真正见到曹操,参与到那些曾在史书中读过的事件中时,历史会因他而改变吗?
他能否帮助曹操避免那些历史上的错误,更快地统一天下?
带着这些疑问,季明踏上了前往陈留的旅程。
他不知道的是,这次会面将彻底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