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街槐香里的诡闻七月的蝉鸣裹着槐花香往人衣领里钻,
林疏桐蹲在旧书店门口擦铜门环。门环是晚清的物件,雕着缠枝莲,她擦得发亮时,
斜对过卖糖粥藕的王阿婆端着青瓷碗过来:"桐桐,今早公交站又闹玄乎事了。
"林疏桐接过碗,米香混着红糖味漫开:"咋?""207路末班车啊,"王阿婆压低声音,
"张婶家闺女昨儿加班晚,坐末班车回来,说车上人都不说话,
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直往她怀里塞橘子——可那橘子皮都是黑的,剥开来全是蛆。
"林疏桐舀糖粥的勺子顿了顿。
207路末班车的传闻她听过三回了:去年冬夜有个大学生说看见车窗映出红衣女人,
前月送快递的小哥说闻到腐臭味从最后一排飘来。她擦门环的布搭在臂弯里,
指尖轻轻叩了叩门环——那门环内侧刻着极小的"镇"字,是她师父临终前用刀尖挑的。
"阿婆,我今晚去瞧瞧。"她把空碗递回去时笑了笑,眼尾的泪痣跟着动,
"您记不记得十年前巷子里闹'拍花子'?我那会儿蹲墙根儿逮着过三个。
"王阿婆拍着大腿笑:"你这丫头,看着软乎乎的,骨子里比那老槐树还硬实!
"旧书店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林疏桐起身时,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
书店里暗沉沉的,阳光只能从雕花木窗的缝隙里漏进来,
在积着薄尘的书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踩着褪色的青砖地往里走,
指尖划过一排排线装书脊——《鲁班经》《宅经》《云笈七签》,这些寻常人看不懂的古籍,
是她从小看到大的"课外书"。后堂的八仙桌上摆着个青瓷瓶,里面插着三支新鲜的艾草。
林疏桐从抽屉里摸出个巴掌大的罗盘,指针在"壬丙"方位微微颤动。她想起师父说过,
旧物件里最容易藏"东西",尤其是在七月半前后,阴阳交界的缝隙会变宽,
那些被执念困住的魂魄,就像找不着家的孩子,总爱往有人气的地方钻。"师父,
今晚又得麻烦您老人家传的本事了。"她对着空荡的里屋轻声说,腕间的银镯突然发烫。
这镯子是师父临终前给的,里面封着半块汉代的玄铁,据说能镇百邪。十年前她刚满十六,
师父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指攥着她的手腕:"小疏,咱们这行叫'守街人',守的不是街,
是人心底的那点光。哪天你觉得这光够亮了,就把镯子摘了,过普通人的日子去。
"那时她似懂非懂,只记得师父咳着血笑:"别学你那死鬼师兄,为了斩只千年狐妖,
把自个儿折进去了......"傍晚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
溅起一层白雾。林疏桐撑着油纸伞往公交站走,路过巷口的算命摊时,
瞎眼的老周头突然喊住她:"姑娘,你印堂发黑,今晚有血光之灾啊!
"她回头笑:"周大爷,您上次说我三月犯桃花,结果我连只公蚊子都没见着。
"老周头急得敲竹筒:"不一样!这次是真的!你看那雨——"他指着天空,
雨水竟在路灯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这是'鬼雨',专洗生人魂的!
"林疏桐的脚步顿了顿。她确实闻到了雨里混着的那股味——不是泥土的腥气,
是香烛烧尽后的焦糊味,像极了清明节坟前的味道。
二、银镯破妄:腐橘与白骨晚十点半的207路公交站,
白帜灯的光晕在潮湿的空气中晕染开来,像一块被水泡过的毛玻璃。林疏桐站在站台边缘,
月白棉麻裙的裙摆被晚风掀起一角,
露出脚踝上系着的红绳——那是三年前在普陀山求的平安绳,绳结里藏着一小撮朱砂。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显示着"23:47"。
王阿婆说张婶家闺女是十一点左右遇到的怪事,现在正是阴气最重的时候。
腕间的银镯突然发烫,她知道,"东西"要来了。远处传来公交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林疏桐眯起眼睛,看见车灯在雨幕中拉出两道长长的光轨,可奇怪的是,
路面明明是干的——那不是普通的车灯,是"阴火",只有魂魄能看见的光。
公交车停在面前,车门"嘶"地打开。林疏桐深吸一口气,迈步踏上台阶。
司机是个面无表情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她投币时,指尖触到投币箱的金属表面,冰凉刺骨,像摸到了一块寒冰。
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沉水香,混着淡淡的铁锈味。林疏桐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余光扫过车内的乘客:前排的西装男低着头刷手机,
屏幕的光照亮他毫无血色的下巴;中间的戴耳机姑娘长发垂肩,遮住了大半张脸,
露出的脖颈上有圈青紫色的勒痕;最后一排缩着个蓝布衫老太太,正对着车窗梳头,
镜子里映出的,却是个年轻男人的脸。林疏桐的心跳微微加速。
她知道这些都不是活人——西装男的手机屏幕是黑的,
他只是在假装滑动;戴耳机姑娘的耳机线根本没插在手机上;而那个老太太,
她的影子在车窗上是倒着的。车过第三个路口时,车厢里的灯突然闪烁起来,明灭不定。
林疏桐看见自己映在车窗上的影子动了动——不是她自己的动作,而是影子在对她笑,
露出尖尖的牙齿。"闺女,吃橘子不?"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疏桐缓缓回头,
看见蓝布衫老太太正站在过道里,枯树枝似的手里托着个橘子。橘子皮是青黑色的,
上面布满了指甲盖大小的霉斑,可剥开的地方却露出鲜红的果肉,还在往下滴着粘稠的汁液,
像血。"谢谢奶奶,我不爱吃橘子。"林疏桐的声音很平静,
指尖却悄悄握住了藏在帆布包里的桃木簪。老太太的脸"咔"地裂了道缝,
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皮肤:"吃吧,
很甜的......就像当年那个小姑娘说的一样......"林疏桐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想起三年前那个失踪的小学生,警方在江边发现她的书包时,里面装着七个烂橘子。
"您认识她?"老太太突然笑了起来,
.当然认识......她是我亲手推下去的......"车厢里的乘客们突然都抬起头,
齐刷刷地看向林疏桐。西装男的手机屏幕裂开,
露出里面的白骨;戴耳机姑娘的眼睛里流着黑血;司机猛地回头,
他的脸不知何时变成了骷髅,嘴里叼着半截公交卡。林疏桐解开腕间的银镯,
玄铁的冷意瞬间传遍全身。她把银镯高高举起,镯子在空中发出刺目的白光:"孽障!
还敢在此作祟!"老太太尖叫一声,身体开始膨胀,青灰色的皮肤裂开,露出里面的白骨。
白骨张开嘴,发出无声的嘶吼,可银镯的光芒越来越盛,像一轮小太阳。林疏桐摸出黄纸符,
用桃木簪蘸着指尖的血画了道"往生符","啪"地贴在白骨的额头上:"尘归尘,土归土。
该走了。"白光闪过,车厢里的鬼影全都消失了。公交车变成了普通的样子,
司机正一脸茫然地看着她:"姑娘,你没事吧?
刚才好像睡着了......"林疏桐低头看了眼腕间的银镯,它已经恢复了冰凉的触感。
她知道,今晚的事还没完——那个老太太只是个开始,旧街的都市传说,远比她想象的要多。
三、鬼楼琴音与夜市狐影凌晨一点的江边,晚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鱼腥味。
林疏桐蹲在码头的石阶上,面前摆着个小小的火盆,里面的纸钱烧得正旺,
橘红色的火苗在夜风中跳跃,映在她的脸上,忽明忽暗。她把最后一沓纸钱放进火盆,
轻声说:"一路走好。"火光里,白骨的虚影渐渐淡去,最后飘来个模糊的"谢"字。
林疏桐知道,那个困在207路公交车上的亡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腕间的银镯轻轻震动了一下,像是在提醒她什么。林疏桐抬头看向江面,月光洒在水面上,
泛着粼粼的波光。她想起师父说过,水是阴物聚集之地,尤其是在江边、河边这些地方,
最容易滋生邪祟。手机在兜里震动起来,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睡了吗?我妈寄了些杨梅,
放在你门口的竹篮里了。"林疏桐笑了笑,回复道:"还没,刚在外面散步。谢谢你的杨梅。
"她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灰,往旧街的方向走去。路过巷口的老槐树时,
树后突然窜出一道红影。"姐姐!"一个清脆的声音喊道。林疏桐吓了一跳,
转身看见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穿着件红色的棉袄,脸蛋冻得通红,
正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她。"你是谁?"林疏桐警惕地问,指尖悄悄握住了腕间的银镯。
小姑娘扑闪着眼睛说:"我叫小红,就住在这条街上。姐姐,你能帮我找我的糖人吗?
"林疏桐蹲下来,仔细打量着小姑娘。她的衣服很旧,像是很多年前的款式,
而且身上没有影子——在月光下,任何活物都该有影子的。"你的糖人怎么了?
""被一个穿黑斗篷的坏东西拿走了!"小红气鼓鼓地说,"他脸上有好多眼睛,还会飞!
"林疏桐的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