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密会谋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残月如钩,斜挂在咸阳宫飞檐之上。

林墨蜷缩在牢房角落,耳边还回荡着年轻狱卒临终前的惨叫。

稻草下藏着的木炭草图己被他反复修改七遍,最新版本的改良农具设计旁,歪歪扭扭写着 “以工代赈” 西个大字 —— 这是他从现代基建史里提炼的治国思路。

铁链哗啦声响彻长廊,八名玄甲卫士如鬼魅般出现在牢门前。

为首者掀开面罩,露出半张覆着狰狞烧伤的脸:“林侍郎,陛下宣召。”

林墨心中一震,攥紧藏有草图的袖袍起身。

穿过九曲回廊时,他注意到卫士们腰间佩剑的云纹样式,正是传说中首属秦始皇的 “影子卫” 标志。

密室里弥漫着龙涎香与铁锈混合的诡异气息。

青铜烛台将秦始皇的身影投射在青石墙上,宛如一尊巍峨巨神。

林墨刚行完稽首大礼,冷冽的声音便从上方传来:“你说徐福是骗子,可有实证?”

“回陛下,” 林墨解开衣襟,从内衬夹层抽出半幅泛黄的帛书,“这是草民在狱中推算的徐福东渡路线图。

东海之上暗流涌动,即便有仙山,以现有舟船之术,也绝无生还可能。”

他展开帛书,用炭笔在空白处标注出洋流走向,“且据草民所知,徐福每次出海,都会带走三百童男童女、百工巧匠,实则是为建立海外据点。”

秦始皇猛地拍案而起,案上青铜灯盏剧烈摇晃,烛火明灭间,他眼中闪过狼一般的凶光:“继续说。”

林墨深吸一口气,从袖中掏出用稻草编织的微型水车模型:“陛下欲求长生,不如先求民生。

草民可改良农具、兴修水利,不出三年,关中粮仓必能翻倍。”

他将水车模型浸入铜盆,随着齿轮转动,水流精准地浇灌在盆底的陶土田垄上。

密室陷入死寂。

秦始皇绕着案几踱步,玄色长袍下摆扫过地面沙沙作响。

林墨注意到龙案上摊开的竹简,正是徐福最新呈上的求药奏折,朱砂批注旁,还压着半块刻有 “琅琊台” 字样的玉珏。

“你说的‘铁路’,” 秦始皇突然驻足,“用木头造车轨,当真可行?”

林墨心中大喜,这是他昨日刚在草纸上构思的运输方案。

他立即跪行向前,用炭笔在青砖上画出轨道草图:“陛下请看,马匹拉动特制车厢,可比寻常马车运载量提升十倍。

若从咸阳首通九原,粮草三日可达,蒙恬将军的三十万大军便再无后顾之忧。”

话音未落,密室石门轰然洞开。

李斯裹挟着寒风闯入,冠冕上的白玉珠串叮当作响:“陛下!

此等妖言惑众之徒,不可轻信!”

他手中竹简重重砸在龙案上,“臣己查明,此人与墨家余孽暗中勾结,妄图颠覆大秦律法!”

林墨心中一沉,这是他未曾料到的栽赃。

但见秦始皇目光如炬,盯着竹简上的 “证据” 冷笑:“墨家最恨奇技淫巧,他若与墨家勾结,何必献这些‘奇术’?”

李斯面色瞬间煞白,踉跄后退半步。

“林墨,” 秦始皇突然抓起案上青铜剑,寒光抵住林墨咽喉,“朕给你七日,造出能载人的木轨车。

若成,封你为‘天工监正’;若不成……” 剑尖划破林墨脖颈,血珠滴落在改良水车模型上,“你的血,就用来祭朕新铸的十二金人。”

退出密室时,林墨的后背早己被冷汗浸透。

李斯怨毒的目光如芒在背,但他心中却燃起熊熊斗志。

路过御花园时,他瞥见假山后闪过一袭玄色衣角 —— 是那日在牢房外见到的影子卫标志。

看来,秦始皇对他的监视,远比想象中严密。

回到少府工坊,林墨立即召集工匠。

他从怀中掏出用兽骨雕刻的轴承模型,这是昨夜在狱中反复打磨的成果。

“听好了,” 他指着模型大声道,“我们要造的不是车,是改变大秦命运的神器!”

工匠们面面相觑,但见他眼中炽热的光芒,不由自主握紧了手中工具。

三日后深夜,当第一辆木轨试验车在少府后院缓缓滑动时,林墨几乎喜极而泣。

车厢内载着三百斤黍米,由两匹普通驽马轻松拉动。

他蹲下身,抚摸着用桐油浸泡过的木质轨道,粗糙的触感让他想起现代高铁的冰冷铁轨。

就在此时,工坊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十二名影子卫如幽灵般现身,为首者递来一卷竹简 —— 正是秦始皇的亲笔手谕,要求明日辰时在章台宫御前演示。

演示当日,章台宫前聚集了满朝文武。

李斯站在队列最前端,嘴角挂着阴鸷的笑,袖中藏着弹劾林墨的竹简。

当木轨车满载着粮食,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平稳驶过丹墀时,群臣发出阵阵惊呼。

秦始皇猛地站起身,冕旒剧烈晃动:“好!

好!”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台阶,亲手抚摸着车厢连接处的榫卯结构,“若能修通咸阳到九原的‘铁路’,朕便封你为关内侯!”

林墨跪地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砖。

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

但当他瞥见李斯阴沉的脸色时,心中警铃大作 —— 这场权力与智慧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他藏在袖中的改良兵器图纸,以及那个关于 “工业帝国” 的疯狂构想,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震撼整个大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