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
二十七了还不结婚?”
“读博读出毛病了?”
“女人搞科研就是浪费!
赶紧定下来生娃!”
照片里男人油头粉面。
我推开。
“所里项目关键期。”
“没空。”
我妈嗓门拔高:“项目项目!
你能搞出个啥?”
“隔壁王阿姨女儿,大专毕业,嫁了拆迁户!”
“天天逛商场!
你呢?”
“天天泡实验室!
工资够买你脸上那瓶精华吗?”
我拿起包出门。
“够买。”
“够买就行。”
门在背后关上。
隔开两个世界。
研究所走廊凉飕飕。
白炽灯管嗡嗡响。
像我妈的唠叨。
我刷开材料物理实验室的门。
熟悉的化学制剂味冲进鼻子。
安心。
同事张薇凑过来,黑眼圈快掉到颧骨。
“知夏姐,所长刚通知。”
“咱们那个新型复合材料的项目……经费砍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
“砍多少?”
“三分之二。”
张薇声音发苦,“进口高温炉租用费都不够。”
实验台中间。
那台服役超过十五年的国产老炉子吭哧吭哧响。
像个哮喘病人。
炉温显示在1300℃上下蹦极。
我们需要的是稳定1600℃。
“省里的评审团下周来。”
张薇叹气,“看这破炉子,还有希望吗?”
“所长说……凑合着出点数据应付吧。”
我没吭声。
走到角落储物柜。
打开最底层。
摸出一个硬皮笔记本。
深蓝色封皮磨得发白。
边角卷起。
这是我导师临终前塞给我的。
他咳得撕心裂肺,手抖得握不住笔。
“知夏……方向没错……坚持……后面……靠你了……”笔记本里。
密密麻麻的手写公式。
结构图。
还有几页。
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复合材料设想。
标着大大的问号。
导师没做完的梦。
所里砍掉经费的项目。
还有我妈摔在桌上的相亲照。
在我脑子里搅成一团。
“不凑合。”
我把笔记本拍在桌上。
灰扑扑的封面震起一点微尘。
“我们自己改炉子。”
张薇眼睛瞪圆:“改?
拿什么改?”
“钱呢?
技术呢?”
“所长都说……所长要应付评审。”
我打断她,手指划过笔记本上潦草的电路图,“我们要应付的,是它。”
我指了指吭哧作响的老炉子。
“还有我们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
实验室成了战场。
白天。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