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入都市,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尖锐的蜂鸣声还在走廊回荡,周院长推门而入,脸色惊疑不定。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活动室,最后定格在林雪笙身上。

林雪笙正对着屏幕上枯燥的英文学习页面,手指搭在键盘上,神情平静无波,仿佛那刺耳的警报与她毫无关系。

“雪笙?

你……刚才在做什么?”

周院长走近几步,视线在电脑屏幕和林雪笙的脸上来回审视。

“查资料。”

林雪笙的声音没什么起伏,手指在鼠标上点了一下,页面切换到一个更简单的儿童科普网站,“警报响了?

是系统出问题了吗?”

她抬起头,看向周院长,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

周院长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那警报来得突兀,停得也快。

她检查了电脑,屏幕上确实只是普通网页。

活动室里空荡荡的,只有这台旧电脑和眼前这个过分安静的女孩。

“可能是……系统误报吧。”

周院长最终下了结论,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这台老机器,早该淘汰了。”

她又看了林雪笙一眼,叮嘱道:“早点休息,别老对着电脑。”

说完,带着满腹疑虑离开了活动室。

门关上的声音隔绝了外面残留的警报余音。

活动室里重新陷入寂静,只有旧电脑风扇低沉的嗡鸣。

林雪笙脸上的平静瞬间褪去,只剩下冰冷的沉寂。

她关闭了网页,清空浏览记录,然后彻底关机。

屏幕暗下去,映出她毫无表情的脸。

录音文件编号“LY_VF_001”和那个鲜红的“访问被拒绝”警告,像烙印一样刻在她脑海里。

林家。

LY Group。

那只无形的“手”。

几天后,一辆破旧的城际巴士摇摇晃晃地驶离了孤儿院所在的小镇。

林雪笙坐在靠窗的位置,背包放在腿上,里面只有几件简单的衣物和那台被她精心改装过的旧笔记本电脑。

窗外,低矮的平房和杂乱的田野飞速后退,逐渐被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的楼宇取代。

巨大的广告牌闪烁着刺目的光,车流汇成钢铁的洪流。

繁华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一种冷漠而喧嚣的压迫感。

她看着这一切,眼神像冻结的深潭,没有丝毫波澜。

这里,是林家的地盘,也是她复仇的起点。

她在一个城中村边缘下了车。

空气里混杂着廉价食物、汽车尾气和潮湿垃圾的味道。

狭窄的巷子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握手楼”,电线像蛛网般在头顶交错。

她租下了一个顶楼的小单间,房间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狭窄的卫生间。

唯一的优点是窗户对着外面杂乱的天线,能接收到几个信号不太稳定的免费公共Wi-Fi节点。

安顿下来后,她立刻打开了电脑。

屏幕幽幽的光照亮了她专注的脸庞。

她需要一个跳板,一个更稳定、更不易被追溯的网络入口。

目标很快锁定——离住处不远的一家大型连锁网吧。

那里鱼龙混杂,网络流量庞大,是天然的掩护。

走进烟雾缭绕、键盘敲击声噼啪作响的网吧,林雪笙选了个角落的位置。

她熟练地开机,插入一个不起眼的U盘,运行了自制的程序。

程序悄无声息地扫描着网吧内网的漏洞,寻找着管理权限的缝隙。

网吧的管理系统远不如孤儿院核心数据库那般坚固,几分钟后,一个隐蔽的后门通道被悄然建立。

她的电脑获得了网吧服务器的一个“影子”管理员权限,可以借用其算力和带宽,同时将自己的真实流量完美地隐藏在无数普通用户的网络活动之中。

有了这个跳板,林雪笙开始了真正的狩猎。

目标:林氏集团(LY Group)及其关联公司。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像最精密的仪器。

防火墙在她眼中如同虚设,加密协议被一层层剥开。

她像幽灵一样穿梭在林氏集团庞大的企业内网外围,谨慎地避开核心数据区,专注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角落:人事档案的备份目录、旧项目的废弃服务器、离职员工的交接记录、甚至是一些外包IT维护公司的日志缓存。

信息碎片像雪花般涌来。

她快速筛选、分析、拼凑。

林氏集团的结构图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核心人物名单、业务脉络、近期动向……大量***息无法触及的细节被挖掘出来。

然而,关于二十年前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高层隐秘的,被清理得异常干净,仿佛从未存在过。

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在一次深入某家与林氏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生物科技公司内网时,林雪笙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阻碍。

这家名为“启明生物”的公司,其核心研发数据库的防护等级极高,采用了最新的动态验证算法。

她几次试探性的接触都被异常坚固的防火墙挡回,触发的警报机制非常敏锐。

这引起了她的警觉——一个普通的合作公司,为何拥有如此顶尖的安防系统?

这不合常理。

她改变策略,不再试图正面突破,转而寻找更外围的、可能被忽视的入口点。

她的程序像最耐心的猎手,扫描着“启明生物”所有对外的网络接口和端口,分析着数据流量的微小异常。

终于,在一个极其冷僻、用于远程设备调试的旧端口上,她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规律性异常的加密数据流。

这数据流的目的地,指向一个隐藏的、非官方备案的内部通讯服务器。

林雪笙的精神高度集中。

她调动网吧服务器提供的算力,小心翼翼地构建了一条伪装的数据隧道,试图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截取并解析这异常的加密数据流。

破解过程异常艰难,对方的加密方式复杂多变。

汗水无声地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中流逝。

网吧里喧闹依旧,无人注意角落里的女孩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战争。

突然,屏幕上滚动的字符流停滞了一瞬,紧接着,一段被成功剥离了外壳的明文数据跳了出来!

那不是“启明生物”的内部通讯。

数据包的开头赫然标记着另一个项目代号:暗河。

内容是一份高度压缩的调查报告摘要:> **目标:林氏集团(LY Group)核心管理层近十年异常资金流及关联交易追溯**> **关键线索:**> * **资金池A:** 通过离岸空壳公司“星辉控股”注入,最终流向不明。

初步关联指向二十年前某山区地产项目(代号:冬青)的强制清退补偿款挪用。

> * **资金池B:** 经由“启明生物”研发经费渠道洗出,数额巨大。

关联项目:基因疗法“曙光计划”。

疑存在非研究性支出。

> * **关键人物锁定:** 林氏现任执行副总裁林国栋(分管财务及投资)、林婉柔(主管公关及部分慈善基金)。

> * **特殊关注点:** 资金池B部分流向,与十五年前本市某山区中医诊所恶性凶杀案受害者(林兴煜夫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别人员存在间接财务关联(需进一步深挖证据链)。

> * **行动建议:** 继续深挖“星辉控股”及“曙光计划”财务黑箱,寻找原始凭证。

同时追查凶杀案关联线索,注意安全,对方警惕性极高。

林雪笙的呼吸骤然停止。

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变得冰冷。

她的目光死死钉在屏幕上那几个字上:“十五年前…山区中医诊所恶性凶杀案受害者(林兴煜夫妇)”。

“资金池B…存在间接财务关联”!

不是巧合!

养父母的死,果然与林家有关!

与林家的钱有关!

巨大的冲击让她几乎握不住鼠标。

她强迫自己冷静,目光迅速下移,看向这份报告的来源标记。

在数据包最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极小的、经过混淆处理的签名标识:TY。

不是林氏。

不是启明生物。

这是第三方在调查!

而且目标首指林家,甚至……也指向了她养父母的惨案!

是谁?

这个代号TY的人是谁?

他/她也在查林家?

而且查到了养父母案的关联?

林雪笙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

复仇的道路上,她一首以为自己孑然一身。

此刻,这份意外截获的报告,像一道刺破黑暗的光,也像一片未知的迷雾。

这个代号TY的调查者,是敌?

是友?

他/她掌握的信息,是否就是她苦寻多年却始终抓不到的关键证据?

她迅速操作,试图反向追踪这份报告发送的原始路径和TY的真实身份。

然而,对方的反追踪手段极其高明,路径在几个海外跳转节点后就彻底消失在数据洪流中,无迹可寻。

只留下那个冰冷的代号TY和那份指向性无比清晰的调查报告摘要。

网吧嘈杂的背景音仿佛瞬间远去。

林雪笙靠在冰冷的塑料椅背上,指尖因为用力按压键盘而微微发白。

屏幕幽幽的光映着她眼底骤然凝聚的锐利。

除了林家这头庞然巨兽,这条复仇的路上,似乎又多了一个看不见的影子。

代号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