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1章:在超市认真理货我叫王磊。今年二十七。在幸福路这家 “惠民超市” 干了五年。

超市不大,也就两百来平。老板姓林,大伙都叫他林伯。一个快六十的小老头,头发花白,

总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每天早上七点,我准时到店。开门,卸货,摆货,擦货架。

林伯一般八点到,拎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茶。“小磊,早啊。”“林伯早。

”我应一声,手里的活不停。他就坐在收银台后面,眯着眼看我忙活。超市生意不算火,

但也不愁客源。周围三个小区,老头老太太多。我记性好,谁爱吃啥牌子的酱油,

谁总买打折鸡蛋,门儿清。有回张大妈买完菜,忘拿钱包了。我追出去二里地给她送过去。

回来时林伯正站在门口抽烟。“傻小子,几块钱的事儿。”“不是钱的事儿,大妈年纪大了,

丢了东西该着急了。”我嘿嘿笑。林伯没说话,把手里的烟蒂摁灭了。那天晚上下班,

他塞给我一包红塔山。“拿着,抽。”“林伯,我不抽。”“让你拿着就拿着。”他脸一沉,

我只好收下。其实我知道,林伯看着凶,心善。我工资不高,一个月三千五。

租了个顶楼的隔断间,夏天热得像蒸笼。但我没啥怨言。比起老家那几亩薄田,

这日子强多了。林伯总说***活实在。“小磊,你这性子,适合做生意。”“我哪行啊,

就会搬搬扛扛。”我摆摆手。他就笑,不说话。有次盘点,发现少了两箱牛奶。

我查监控查到半夜,最后发现是送货的司机点错数了。第二天跟厂家一说,人家把钱补了。

林伯拍着我肩膀:“行啊你,比我这老头细心。”“应该的。”我还是那句话。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我没想过啥大富大贵。就觉得,跟着林伯干,踏实。

第2章:林伯把超市让给我那天是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林伯突然叫住我。“小磊,

你等会儿。”“咋了林伯?”我手里拿着拖把,正准备拖地。他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盒子,

打开,里面是超市的营业执照和一串钥匙。“这店,我打算不干了。”我愣住了,

拖把差点掉地上。“您…… 您身体不舒服?”“老胳膊老腿,熬不住了。”林伯叹口气,

眼神有点疲惫。“儿子在国外,让我过去养老。”“那…… 那超市咋办?”“给你。

”他把铁盒子往我面前一推。我吓得后退一步。“林伯,您别开玩笑了!”“谁跟你开玩笑?

”他表情严肃起来。“这店我盘下来的时候,花了十五万。”“这五年,挣的钱够我养老了。

”“你跟***了五年,啥人我清楚。”“踏实,细心,对人实诚。”“这店交你手里,

我放心。”我脑子嗡嗡响。两百平的超市,就这么给我了?“我…… 我没钱啊林伯。

”“我不要你钱。”他摆摆手。“房租还有半年到期,你先干着。”“挣钱了,再慢慢还我。

”“要是赔了,就当我看走眼了。”我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活了二十七年,

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林伯,这……”“别这那的。”他站起身,拍了拍我胳膊。

“明天开始,你就是老板了。”“我把进货渠道都给你,账册在抽屉里。”“有啥不懂的,

给我打电话。”说完,他拿起那个搪瓷缸子,慢悠悠地走了。我站在空荡荡的超市里,

手心全是汗。那晚,我没回家。躺在超市仓库的折叠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像揣了只兔子。第二天早上,我照样七点到店。开门的时候,

手都是抖的。摆货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以前是给人打工,现在是给自己干。

感觉完全不一样。快中午的时候,林伯打来了电话。“咋样?还行不?”“嗯…… 还行,

就是有点慌。”“慌啥?” 他在那头笑,“就跟平时一样干。”“记住,做生意,先做人。

”“人做好了,生意差不了。”“知道了林伯。”挂了电话,我深吸一口气。是啊,怕啥?

干就完了!第3章:生意直接猛赚头一个月,我过得跟打仗似的。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白天盯店,晚上研究进货单。我发现林伯进的货,有些卖得很慢。比如那种进口饼干,贵,

买的人少。占着货架,还压资金。我咬咬牙,把那些滞销品全打了八折。

老头老太太一听打折,疯了似的抢。三天就清完了。空出来的货架,

我进了些散装的瓜子花生。论斤称,便宜,又受欢迎。果然,不到一周,就卖光了。

我还发现,晚上七点以后,年轻人下班,买菜的多。就特意在六点多,补一批新鲜蔬菜。

价格比菜市场便宜一毛。小区里的上班族,都往我这儿跑。有天晚上,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我忙得满头大汗,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关店的时候,点完钱,我愣住了。光今天一天,

就卖了八千多。以前林伯在的时候,最好的时候也就五千。我激动得给林伯打了个电话。

“林伯,今天卖了八千多!”“哦?” 他好像不意外,“看来你动脑子了。

”“我就是调了调货。”“不错不错,” 他在那头笑,“继续加油。”挂了电话,

我看着一沓沓钞票,眼睛都红了。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第二个月,我又琢磨新招。

夏天快到了,我在门口支了个冰柜。卖冰棒,冰镇饮料。还进了些小风扇,USB 接口的,

能插在电脑上用。年轻人特别喜欢。有天晚上,一个小伙子买了三个风扇。“老板,

你这风扇挺好用啊,我同事都让我捎。”我心里一动。“要不你多拿点?十台以上,

算你批发价。”小伙子愣了一下,掏出手机:“我问问啊。”结果,他一下订了二十台。

这单生意,让我赚了两百多。也让我开了窍。光靠零售,还是慢。我开始留意周围的小商店。

有三家便利店,两家小饭馆。我鼓起勇气,走进了街角那家 “诚信便利店”。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姓刘。“刘姐,我是惠民超市的。”“哦,知道。

” 她瞥了我一眼,不太热情。“我看你这儿也卖冰棒,我那儿进货价便宜,

要不以后从我这儿拿?”她挑眉:“你能比批发商还便宜?”“我量大,厂家给的价低。

”我把进货单给她看。她算了算,眼睛亮了。“行啊,那以后我从你这儿进。”就这么着,

我开始做批发。先是冰棒饮料,后来是方便面、卫生纸。不到一个月,周围五家店,

都成了我的客户。月底算账,净利润居然有三万多。我拿着钱,先给林伯存了一万。

虽然他说不急,但我觉得该给。存完钱,我在银行门口,买了个肉夹馍。咬了一大口,

眼泪差点下来。以前舍不得吃加肉的,现在,想吃多少加多少。第4章:建仓库,

组车队做批发的第三个月,我发现了新问题。货太多,超市仓库堆不下了。每次送货,

都得从超市往出搬,麻烦不说,还影响生意。我想租个仓库。打听了一下,

郊区有个废弃的旧厂房,三百多平,月租三千。不贵,但我手里的钱,刚够交半年房租。

要是租了仓库,进货的钱就没了。晚上,我坐在超市门口抽烟。抽了一包,终于下了决心。

贷款。第二天,我揣着营业执照,跑了三家银行。人家一听我要贷二十万,都摇头。

“你这超市规模太小,风险太大。”“没抵押,贷不了。”我没放弃。

最后找到一家村镇银行。接待我的是个小姑娘,看我一脸真诚,给我指了条路。

“你可以试试商户联保,找几个有执照的商户一起贷。”我眼睛一亮。赶紧去找刘姐他们。

刘姐一听,有点犹豫。“小磊,这要是赔了,我们也得担责任啊。”“刘姐,我给你们的价,

比批发商低五个点。”“这半年,你们赚的钱,够还一年利息了吧?

”“我王磊不是那不靠谱的人,要是赔了,我砸锅卖铁也自己扛。”我拍着胸脯保证。

刘姐想了半天,点了头。“行,我信你一回。”有了刘姐带头,另外几家也同意了。

半个月后,二十万贷款批下来了。我拿着钱,先租了仓库,又买了辆二手金杯。雇了个司机,

小李,以前开过大货车。“磊哥,以后跟着你混了。”“好好干,亏不了你。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仓库一弄好,我就扩大了进货量。以前一次进五十箱方便面,

现在进五百箱。厂家一看我量这么大,又给降了两个点。我把这两个点,让给了客户。

他们更乐意从我省货了。三个月下来,我的客户从五家变成了十五家。连隔壁街道的小超市,

都来找我进货。小李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又招了两个司机,买了两辆二手面包车。

算是有了自己的小车队。那天晚上,我站在仓库里,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货物。

心里踏实得很。手机响了,是林伯。“听说你搞了个仓库?”“嗯,刚弄好。”“你这小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