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四月,微风轻拂, 街道两旁的树木悄悄冒出嫩绿的新芽,在暖阳下闪烁着勃勃生机。

孙淑贞漫步其中,满心都是春日的惬意。一想到女儿林秋枫要是在这次教学大赛中获奖,

明年就能破格评上中学一级教师,她的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眼神里满是骄傲。秋枫这一路,

顺风顺水,没让她这个当妈的操心。从考上 211 师范大学,到走进五星级中学当老师,

从青涩的师范生成长为学生们喜爱的英语老师,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而且,

秋枫不仅工作出色,把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小外孙冬冬乖巧懂事,平时都不用她多操心,

除非碰上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像昨天,秋枫去省城参加比赛,

接冬冬放学的事儿就交给了女婿胡建国,没让她费神。可今天,胡建国晚上有应酬,

便请她来幼儿园接冬冬,照顾冬冬吃晚饭,等他晚上回家,她就能回自己家了。

孙淑贞接回冬冬,一进家门,就嘱咐冬冬先玩会儿玩具,自己则一头扎进厨房。

她打开带来的那些已经初步处理好的食材,动作娴熟地准备起晚餐。

厨房里很快就飘出饭菜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突然,冬冬稚嫩的声音传来:“婆婆,

我爸在睡觉!”孙淑贞疑惑顿生:不是说今晚有应酬吗?怎么在家睡觉?她赶紧关掉煤气灶,

快步走进女儿和女婿的卧室。只见胡建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冬冬通报完,

就趴在窗边的榻榻米上玩起了奥特曼。刹那间,一股不祥的预感如汹涌的潮水,

将孙淑贞彻底淹没。她一边喊着 “建国”,一边快步走到床边。

看清胡建国那毫无血色、痛苦扭曲的面容时,她感觉自己仿佛瞬间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十年前,当医生冰冷地告知她秋枫爸已经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她也曾体会过这般绝望。

“建国!” 她再次呼喊,声音因为极度恐惧而变得喑哑破碎。她颤抖着伸出手,

用尽全身力气去推胡建国,可胡建国却像陷入了无尽的沉睡,毫无反应。哪怕隔着被子,

她似乎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胡建国身体的僵硬冰冷。冬冬也被外婆这异常的举动吓呆了,

紧紧拽着孙淑贞的衣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床上的爸爸。此刻,

孙淑贞的脑海中还残留着一丝清醒,她知道得赶紧叫医生来抢救,得马上叫救护车!

可双腿却像被灌了铅一般,整个人瘫软在床边,根本无法挪动分毫。慌乱之中,

她一把抓住冬冬的小手,颤声道:“冬冬,去…… 去婆婆包里拿手机!

”2林秋枫走下讲台,心中是如释重负的轻松和愉悦。她抽签抽到了最后一个,

这可不是个好签,一下午的讲课、回答问题,评委和观众都疲惫不堪,

对最后出场的选手肯定会更加挑剔。但林秋枫感觉自己发挥得堪称完美,特别是问答环节,

她能明显感觉到评委和观众对她回答的认可。比赛结束后有 20 分钟的休息时间,

工作人员送回她的手机。比赛期间,选手们的手机都被要求关闭并集中保管。

林秋枫打开手机,一连串未接电话的提示音让她心里 “咯噔” 一下。她急忙翻看,

未接电话先是妈妈的,还有陆玲的、杨超林的。她最先想到的是会不会冬冬出事了,

妈妈知道她今天下午比赛,轻易不会打电话。她正要回拨给妈妈,杨超林的电话打了进来。

“林子,比赛结束了吧?我现在在报告厅门口,你跟组委会请个假,下面的活动别参加了。

”“出什么事了?是冬冬吗?还是我妈?你怎么来了?” 林秋枫一下子抛出好几个问题,

声音里满是焦急,有些语无伦次。“他们都没事,你先去请假,上车再跟你说。

”听到冬冬和妈妈都没事,林秋枫的心稍微放松了些。

只要这两个她最在乎、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人安然无恙,她觉得就不会有什么大事。

她急忙跑到组委会秘书那里,说明家中有急事。

接下来的活动是组委会总结发言、宣布比赛结果,第二天上午还有主办学校的示范课,

虽然都很重要,但好在她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比赛部分,就算不参加余下活动,

也不影响整体安排。秘书很快同意她先行离开。她奔出报告厅,

看到杨超林正焦急地向报告厅的方向张望。林秋枫忙问:“到底什么事?出什么事了?

”杨超林没有回答,只是拉开车门,让她上车,发动车子开出校门后,

才缓缓说道:“胡建国心脏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他现在在哪儿?

” 林秋枫又惊又急地问。“他…… 他在医院。” 杨超林努力保持镇静。

“我给他打电话。”“别打!我是说他正在接受治疗,别打扰他。”“是不是很严重?

不然你怎么会来接我?对了,你怎么知道他生病的?” 林秋枫满心疑惑。

杨超林心疼地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座上,满脸焦急、疑惑的林秋枫,

解释道:“是你妈妈打电话给陆玲,问怎么联系你。当时我们正在教研活动,

我想那个时间没高铁了,正好我也有空,就来接你了。”“谢谢你!” 林秋枫真诚地说。

她心里清楚,杨超林带的是毕业班,每天早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得不可开交,

哪能没事。“还有一个小时才能到,你休息一下吧,到了后有很多事要处理。

” 杨超林关切地说。他说的 “很多事” 和林秋枫理解的 “很多事” 当然不同。

但老公生病住院已经让林秋枫难以承受,杨超林这句关心的话,一下子让她情绪失控,

她开始啜泣,一边啜泣,一边在手机上搜索冠心病的相关信息。胡建国原本身体很棒,

180 的大高个,在学校时是篮球队主力。可工作后,经常喝酒应酬,

没几年体重就增加了 20 多斤,还查出了高血脂,前年确诊了冠心病。不过,

他控制饮酒、按时服药后,身体状况一直还算稳定。车子终于停下,林秋枫环顾四周,

疑惑地问:“怎么到我家了?我要去医院!”杨超林沉默片刻,艰难地开口:“林子,

对不起。胡建国在家里,已经…… 已经……”林秋枫只感觉心猛地一沉,

一路上这种不祥的预感好几次冒出来,都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她呆呆地看着杨超林,

任由他扶着自己下车,走进家门。客厅已经布置成了灵堂,

一面墙上刺目的白纸黑字仿佛要将她吞噬。厅里有好多人,见她进门,都安静下来,

自动为她让出一条路。她头脑一片空白,仿佛置身梦中,

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 建国不在了!建国去世了!” 她只觉得浑身无力,

身体不住地往下坠,有人架住了她的胳膊。随后的几天,她都像丢了魂一样,

看着那么多人忙前忙后,却感觉自己还在梦里。她妈妈哭着摇晃她,让她哭出来,

可她觉得那声音很遥远,很不真实。她还是哭不出来,身体像是被抽空了,

只是两眼空洞地瘫坐在那儿。在殡仪馆遗体告别时,当胡建国的遗体就要被推走,

她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建国!” 声音并不大,因为她的嗓子早已干涩、沙哑。

她本想追赶灵车,却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3胡建国去世两个月了,天气渐渐变热,

太阳每天都明晃晃地照着。可林秋枫却觉得,每一天都是黑暗的。这两个月,她没去上班,

一切,包括她曾经非常在意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过去,冬冬被她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可现在,冬冬完全由妈妈孙淑贞照料,她甚至想让妈妈把冬冬带到妈妈家,

只是妈妈不放心她独自在家,强烈反对才作罢。过去,她宁愿自己辛苦,也尽量不麻烦妈妈,

想让妈妈享受清闲自在的晚年。可现在,她把照顾冬冬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妈妈身上。过去,

她对工作全心全意,工作十年,除了休产假,她没有请过一天假,连结婚都特意安排在暑假,

生怕耽误学生学习。可现在,她的课由教研室的几位老师轮流代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已经有家长向学校投诉。学校领导也让陆玲来打探,

看秋枫能不能在学生期末考试前回去上班。但这些,都没能在她心里激起一丝波澜 。

她心如死灰,每天都待在卧室里,面对着胡建国最后躺的那张大床。

她没有动床上的任何物件,也不允许别人动。这两个月,她就躺在窗边的榻榻米上,

在她的世界里已经没有白天和黑夜,夜晚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陆玲几次提议把床单换掉,

卧室的家具重新摆放,免得秋枫睹物伤心,并让孙淑贞一起劝说秋枫,但秋枫不为所动,

甚至对她们发了脾气。秋枫对陆玲三番五次的建议很不高兴,

感觉她有点过分干涉自己的私事,她想严肃地告诉陆玲不要再提此事,

但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毕竟自从胡建国出事后,陆玲给与她很多帮助,

这两个月陆玲三天两头过来安慰她。陆玲与林秋枫毕业于同一所大学,但比林秋枫晚了六届。

她来自县城的村镇,靠着苦读考进211大学,就再也不想回家乡那个小镇了。

她应聘这所重点中学时,林秋枫已经工作六年,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林秋枫的指导教师,

教研组长高菲是陆玲试讲的评委之一。林秋枫按照高老师平时指导她的方法指导陆玲,

使她在笔试第三的不利情况下,在试讲中脱颖而出,总分反超笔试第一名,

顺利进入她梦寐以求的中学,留在了大城市。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只是陆玲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买了房子,有一个家才能在这个城市扎下根。但她家庭条件一般,

父母在小镇摆个早点摊维持生计,不可能给她多少经济支持。她自己刚工作,

在这个城市买房似乎是一个看不到头的未来。她只能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

与另一位女老师合住。在陆玲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

林秋枫觉得陆玲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多少有点孤单,就邀请她到家中做客。那次,

有两件事让林秋枫感觉有些意外。一是陆玲厨艺非常出色,做出的菜不仅色香味俱全,

还动作麻利,菜做好,厨房也插空收拾停当,让胡建国赞不绝口。

还有一个意外是陆玲和胡建国有好多的共同话题。不过也难怪,胡建国的家也在农村,

谈到小时吃过的零食,做过的游戏,赶过的大集……他们都是兴趣盎然,

倒是林秋枫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多时候插不上嘴。

4两个月的时间让林秋枫整个人瘦了一圈,她面容憔悴,眼神空洞。

胡建国单位已经好几次让她去收拾胡建国的私人物品了。实在无法再拖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