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九月的风是邮差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九月的风是一夜之间学会写信的。

9 月 2 日傍晚,林絮抱着一摞晚自习用的新练习册***室,经过操场时,风把一片银杏叶塞进她掌心。

叶柄卷成细管,里面藏着一张 2 cm×0.5 cm 的纸条——收件人:候鸟寄件人:风主题:练习飞行铅笔字迹浅得几乎被叶脉淹没,却带着 6B 特有的粗粝,像跑道尽头的白灰。

林絮心跳失速,西下张望,只看见校道尽头陈屿的背影。

耳机线垂在腰侧,尾端勾着另一片叶子,一晃一晃,像在偷偷挥旗。

她把叶子夹进《夜航西飞》扉页,用铜版纸压平。

凌晨一点,宿舍熄灯,她打着手电在纸条背面回复——风:飞行己练习 17 次,围巾仍缺航线。

——候鸟写完,她折成比米粒还小的方块,塞进第二天要还的《牛津词典》第 137 页。

137,是她偷偷给陈屿设的编号:1 代表图书馆,3 代表第三排,7 代表第七本书。

9 月 3 日早读前,词典被放回书架原处。

林絮躲在拐角,看见陈屿伸手抽出那本书,低头,指尖在 137 叶停顿两秒,嘴角轻轻扬起。

风从窗缝溜进来,吹乱他额前的刘海,也吹起她耳边的碎发——像替他们握手。

十分钟后,陈屿把词典还回,却在书脊夹了一根白色耳机海绵套。

林絮翻开第 137 页,纸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海绵套里卷着的新纸条——候鸟:航线己备注在第 3 条跑道,今晚 21:30,图书馆天台见。

——风林絮把海绵套捏在手心,像握住一颗会跳的心脏。

晚 21:25,图书馆铁门半掩。

林絮踩着最后一格楼梯,听见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如同邮局柜台被推开。

天台没有灯,只有城市霓虹遥远得像过期邮票。

陈屿背对她,趴在栏杆上听风。

“你迟到了 4 秒。”

他没回头,耳机递过来一只。

林絮戴上,里面播的是《邮差》——“你是一封信 / 我是邮差 / 最后一声 / 再见 / 拆不散”。

风把两人的校服下摆吹得猎猎作响,像两面旗第一次并排。

陈屿从口袋掏出第三张纸条,这次用的是图书馆统一代书板:收件人:候鸟寄件人:风正文:围巾我带回家了。

今天风很大,适合试飞。

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

代书板背面粘着一片银杏叶,叶脉用针尖刻了极细的坐标:N 31°14′,E 121°29′——学校的经纬度。

林絮低头,把叶柄对准路灯,看清最后一行小字:邮差今晚 22:00 下班,过期不候。

她抬头,陈屿正把耳机音量调大,风声、歌声、心跳声混在一起。

“我……”她刚开口,风突然卷走她的话。

陈屿笑,伸手替她按住刘海:“不用回邮,当面签收就好。”

那一刻,九月的风在他们之间搭起一条看不见的邮路:她寄出的暗恋,他寄出的迟钝,在同一秒抵达。

22:00,图书馆熄灯铃响。

风把灯一盏盏吹灭,像邮差盖完最后一批邮戳。

陈屿摘下耳机,塞进她手心:“今晚的航班,明早给你回执。”

林絮握紧耳机,点头。

下楼时,风跑在前面,替他们推开每一道门。

第二天清晨,林絮课桌抽屉里多了一张明信片——正面是夜空,背面只有一句话:航班己签收,围巾准备返航。

落款:风而九月的风,继续在校服袖口、操场跑道、银杏枝头来回穿梭,像不知疲倦的邮差,把两个人的秘密,一封一封,准时投递。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