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那年,我已通晓五十部典籍,讲经释义,画卦切韵,神童之名早传遍乡里,家里的书阁是我的全世界。樟木书架高耸入梁,经卷的墨香沉淀了百年光阴,厚重得能压弯呼吸。
而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童子科
专为神童设立的童子科考试,规定 15 岁以下通晓经书、能作诗赋的儿童可经地方推荐后由皇帝亲试授官,与进士无异,当年晏殊便是以童子科入仕一路仕途顺遂成为宰相。
最关键的是,制度上未明确禁止女性参考。
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每每想到此处,想到我将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个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的女子,我就激动得浑身战栗。我更加发奋苦读,日夜不休,誓要一鸣惊人,震撼朝野
我要让满朝文武,诸位清流士大夫睁开眼睛看看,男子能做到的事,我林幼玉一样可以
也许,我会成为下一个晏殊,不,晏殊十四授官,我要成为比晏殊更强大的人
古有武则天临朝称制,上官婉儿执宰大唐,古来女前辈已经证明,只要有机会,女子毫不输男子半分
九岁那年,我跪在冰凉的地上,额头抵着同样冰凉的石砖,声音却清晰坚定: 父亲,儿愿一试。纵使粉身碎骨,亦不悔。若因身为女子便畏缩不前,儿苦读这些年,意义何在?
长久的沉默。只有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最终,父亲长长地、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裹着千斤重担,却又奇异地透出一丝豁出去的决绝:
罢罢我林家书香传世,不能因你是女儿身便埋没了既然让你见了天地,没有再把你锁进闺阁绣楼的道理
父亲带我踏上了临安城,他要带我去撞破那扇门。
临安城的繁华在车窗外流淌,人声鼎沸,市肆喧阗。我手心全是汗,湿腻腻地贴着膝上的书匣。匣子里,是陪我度过无数晨昏的伙伴,此刻却重如千钧。
车帘缝隙里,掠过巍峨的宫墙一角,朱红刺目。那里面,就是决定我命运的去处。
2
中书省的青砖地沁着三伏天的凉气,我却觉得后背黏着一层汗。
满朝文武或惊愕,或鄙夷,或愤怒,或嗤笑地看着我和我的父亲。
林姑娘,我与你父亲同朝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谷雨二四五》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