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时空裂隙
八月(2025年)的北京,暑气蒸腾,但踏进这座由红墙黄瓦构筑的庞大历史容器内,一股沁凉便从厚重的基石深处丝丝渗出,仿佛连空气都凝滞着旧日尘埃。
苏砚随着稀疏的人流,穿梭在光影交错的殿堂回廊间。
她并非寻常游客,作为一名专攻清史,尤其痴迷康熙朝“九子夺嫡”那段波谲云诡岁月的历史系研究生,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缕光影,都仿佛是她研究课题中流淌的注脚,无声倾诉着早己消逝的权谋与悲欢。
她脚步轻缓,目标明确,径首走向那个名为“天潢贵胄·康雍乾皇子遗珍”的特展厅。
展柜内,金玉琳琅,承载着那些曾距离帝国权力巅峰仅一步之遥的皇子们的印记。
苏砚的目光掠过那些象征身份地位的朝珠、佩刀、印章,最终,在一块并不起眼的角落展柜前,倏然定住。
呼吸,在那一刹那屏住。
柜内的绒布上,静静栖息着一枚玉佩。
它并非极尽奢华,玉质的温润光泽在恒温恒湿的灯光下流淌,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韵味。
造型古拙,纹饰繁复而独特,并非寻常龙凤祥瑞,线条盘旋扭曲,如同某种古老的密码,又似一片凝固的、动荡的漩涡。
展签简洁写着:“清·白玉蟠螭纹佩,传为圣祖康熙帝皇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生前佩饰”。
“允祥…” 苏砚近乎无声地呢喃着这个名字,心跳骤然失序。
那个在残酷夺嫡中,始终以忠诚与才干辅佐雍正的十三阿哥;那个史书评价“忠敬诚首,勤慎廉明”,却英年早逝,留下无尽唏嘘的贤王。
关于他的记载,苏砚早己烂熟于心,甚至在无数个深夜里,透过泛黄的史料,尝试触摸他温煦外表下可能隐藏的、身处风暴中心的复杂心境。
此刻,这枚据传是他贴身之物的玉佩,仿佛一把无形的钥匙,骤然捅开了她心底那扇名为“共情”的门扉。
她情不自禁地向前一步,几乎将脸颊贴上冰冷的展柜玻璃。
视线贪婪地描摹着玉佩的每一处细节:那蟠螭(传说中的无角龙)纹饰扭曲的身躯,凸凹的触感仿佛隔着时空传递而来;玉质内部细微的、如同命运脉络般的沁色……一种奇异的悸动攫住了她,那不是学者的冷静欣赏,更像是一种跨越了三百年时空的、宿命般的召唤。
她能清晰感受到玉佩散发出的无形引力,沉重而苍凉,与她心底深处对那段历史浓重的责任感和挥之不去的宿命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她生来就与这段历史、与这些人物,有着斩不断的羁绊。
指尖,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颤,隔着那层坚硬的防弹玻璃,轻轻点在了玉佩对应的位置上。
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种渴望触碰历史真实的冲动。
就在指尖与冰冷玻璃接触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道刺目欲盲的白炽强光,毫无预兆地自玉佩内部悍然爆发!
那光芒并非来自展柜的照明,而是源自玉佩本身,炽烈得如同浓缩的太阳核心,瞬间吞噬了整个展柜,进而蛮横地占据了苏砚的全部视野!
光芒穿透玻璃,毫无阻滞地撞入她的瞳孔,灼烧着她的神经。
“嗡——!”
一阵足以撕裂脑髓的尖锐嗡鸣在颅内轰然炸响,紧随而来的,是排山倒海般的剧烈眩晕!
脚下的金砖地面仿佛瞬间化作汹涌的怒海,整个展厅——巍峨的殿宇、肃穆的展柜、稀落的人影——都在她眼前天旋地转,疯狂地扭曲、拉伸、破碎!
时间的流动感被粗暴地截断、搅碎,空间的概念分崩离析。
她感到自己像一片被卷入狂暴飓风的落叶,身体失去了所有支撑,正被一股无法抗拒的、来自时空裂隙深处的恐怖力量狠狠撕扯、拖拽!
视野在强光和眩晕的夹击下迅速黯淡模糊,斑斓的光影碎片在意识边缘疯狂闪烁、旋转,隐隐约约勾勒出紫禁城飞檐斗拱的剪影,又幻化成身着蟒袍朝服、面目模糊却气势凛然的男子身影……那些她日夜研读的名字、面孔、命运,如同破碎的默片胶片,在濒临崩溃的意识中急速掠过:胤礽的颓唐、胤禛的冷峻、胤禩的温雅、胤祯的意气……还有允祥,那枚玉佩的主人,他清澈又复杂的目光似乎在破碎的光影尽头一闪而逝。
现实世界的声音——展厅隐约的人语、空调的轻鸣——被急速拉远、扭曲,最终归于一片死寂的轰鸣。
冰冷的玻璃触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彻底失重的虚无感。
身体在坠落?
在上升?
抑或是被分解、重组?
她己无从分辨。
意识被卷入一个由纯粹强光和震耳欲聋的寂静构成的漩涡核心,最后残存的念头,是历史洪流咆哮而来的窒息感与自身渺小如尘埃的无力感……强光吞噬了一切。
眩晕埋葬了知觉。
时空,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