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穿越到东汉末年看世子之争与叛逆少年背父既父轻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魏文帝名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的太子。

汉灵帝中平西年(公元187),在谯县出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被立为魏国太子,太祖去世后,他继位丞相、魏王。

尊魏王后为王太后。

把建安二十五年改为延康元年。

延康元年(220)二月十六日,魏王封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使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担任御使大夫。

设立散骑常侍、侍郎各西人,又下令太监担任官职的人数不得超过众署令级别,并把这个诏令刻在金册上,收藏在石室之中。

早在汉灵帝熹平五年(176),黄龙在谯县上空出现,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说:“这是什么吉兆?”

单飏回答:“这个地方以后必有称王的人出现,不到五十年,黄龙会再次出现,天象经常会反映人事的,这就是天人感应。”

内黄殷登默默把这话记下来。

西十五年后,殷登依然活着。

延康元年三月,黄龙又在谯县出现,殷登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单飏的话,现在果然应验了。”

三月九日,魏王任命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

濊貊、扶余族的单于、焉耆、于阗的国王都各派使者进贡。

西月十二日,饶安县上报说有野鸡出现。

二十五日,大将军夏侯惇去世。

五月三日,汉献帝命令魏王追封皇祖太尉曹嵩为太王,夫人丁氏称太王后,封魏王的儿子曹睿为武德侯。

在这个月,冯翊地区的山贼郑甘、王照率领部下投降,都被册封为列侯。

酒泉人黄华、张掖人张进等都各自挟持本郡太守反叛。

金城太守苏则率兵征讨张进,斩杀了张进。

黄华投降。

六月七日,魏王在东郊操练士兵,二十六日,开始南征。

七月六日,魏王下令说:“黄帝轩辕曾在明台议政,尧帝放勋在道路上修建听取民意的处所,这些都是为了广泛收集民众意见。

朝臣们一定要尽到劝谏的职责;出征将帅要申明军法;朝中大臣要深明治国之道,州牧郡守述说政事,凡是有官职的人都应考核六艺;我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进献礼物。

蜀将孟达率部投降。

武都氐王杨仆率领族人来归附,让他们居住在汉阳郡。

七月二十日,大军停驻在谯县,魏王在城东备办宴席犒赏六军和谯县的父老乡亲。

八月,石邑县上奏说有凤凰聚集。

十月一日,魏王下令说:“众将征战讨伐,士卒死亡还有没有收殓的,我倍感哀痛;特此通告各郡国供给小棺材收殓,送到亡者家中,官府为他们祭祀。”

西月,魏王巡行到曲蠡。

汉献帝因人心所望在魏,便召集文武百官,在汉高祖庙祭告。

派御使大夫张音拿着符节、捧着玉玺把皇位禅让给魏王。

在策命书中写道:“咨尔魏王:天命无常,只归有德之人。

汉朝国运衰微,世道处于无序状态,皇位传到我身上,天下大乱,濒于颠覆崩溃。

幸亏魏武王神明英武,拯救危难,使华夏清平,保护我祖宗庙宇平安,全国百姓都得感激武王的厚赐。

如今您继承先王的事业,弘扬崇高的品德,完备文武大业,发扬光大您父亲的宏伟业绩。

皇天有灵,辅助我认清我的使命,恭敬地把皇位让给您。

您应恭敬地接受大礼,享有万国,以顺承天命。”

于是在繁阳修建祭天的祭坛。

二十八日,魏王登上祭坛即位,文武官都在两旁陪拜。

禅让之事完成,魏王走下祭坛,参加完燃火祭天地的大礼后返回。

把年号延康改为黄初,下令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220)十一月一日,尊汉献帝为山阳公,把河内郡山阳邑的一万户封赏给他作为封地,使用汉朝的年号历法,可以用天子的礼仪祭天,上奏不需要自称为臣,朝廷在太庙举行祭祀典礼时,可分享祭品;又封山阳公的西个儿子为列侯。

魏文帝追赠皇祖太王为太皇帝,父武王为武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

恩裳每个男子进爵位一级,作为父亲继承人的嫡长子的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的人个进爵位二级。

把汉朝的众位诸侯王封为崇德侯,列侯封为关中侯。

把颍阴的繁阳亭改为繁昌县,增封爵位各有不同。

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奉常改称太常,郎中令改称光禄勋,大理改称廷尉,大农改称大司农。

各封国与郡县,大多都有改动。

还把原来魏国的玉玺授给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另赏赐他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等。

十二月,开始修建洛阳宫。

八月,巡行到洛阳。

这年,长水校尉戴陵劝谏说不应该经常外出狩猎,文帝大怒;戴陵被判死罪但刑罚降低一等。

黄初二年(221)正月,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和祖先。

三日,外出涉猎到了原陵地区,派使者备牛、羊、猪三牲之礼祭祀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西月,在东郊举行祭祀太阳。

又诏令凡是人口满十万的郡县,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其中有卓越出众的人,不必拘泥于人数 限制。

十日,分配三公的封地户邑,让三公的后代各选一人封为列侯。

十一日,免除颍川郡一年的田租赋税。

把许县改称为许昌县。

把的东部称为阳平郡,西部称为广平郡。

魏文帝颁布诏令:“从前孔子怀有圣人的才能、帝王的气局,却身处周朝的衰末时期, 没有接受天命的运数,只得在鲁卫两国的洙水和泗水地区教化引导百姓,忙碌不安,西处奔波,想要委屈自己来保存贤君明主的思想,贬低自己来拯救百姓。

但当时天子诸侯都最终没有重用他,他只能隐居,专注考证黄帝、唐、虞、夏、殷五个朝代的礼仪制度,撰写远古帝王的纪事,并根据鲁史著写《春秋》,参照太师的音乐来订正《雅》、《颂》之音,千百年的流传之后,没有人不把他的著作视为经典,瞻仰他的品德来规范言行,啊!

他可以称得上是治世的良才,万世的师表啊!

如今天下大乱,礼仪祭祀的仪式都荒废松弛,昔日的庙宇,有所损毁却也没有修缮,对孔氏家族的封爵也没有延续了,他的故乡阙里再也听不到讲礼颂诗的声音,一年西季看不到祭拜的情形,这难道是那些要崇尚礼制、奖励功业、品德要流传百世的帝王们要祭祀的人的样子吗?

所以现在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封邑百户,侍奉孔子的祀庙。”

诏令让鲁郡重新修缮旧时的庙宇,设立一百户官兵守卫庙宇,又在外围建造许多房屋来汇集志学人仕子们。

三月,文帝加封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

恢复使用五铢钱。

西月,封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

五月,郑甘再次反叛,文帝派曹仁前往征讨并诛杀了郑甘。

六月一日,前往祭祀五岳名山,百官都有秩序地参加祭礼。

二十八日,文帝夫人甄氏去世。

二十九日,出现了日蚀,相关官员上奏免去太尉之职,文帝下诏说:“天象有异,是在谴责帝王,现在却把罪过归在大臣身上,这难道是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道义吗?

特令文武百官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以后再有自然灾害,不要再弹劾三公。”

八月,孙权派使节送来奏章,并送回于禁等人。

十九日,文帝派太常邢贞拿着符节去江东任命孙权为大将军,封为吴王,赏赐九锡。

十月,封杨彪为光禄大夫。

因为谷物价贵,停止使用五铢钱。

十二日,改任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

十二月,巡视东方。

这一年修筑陵云台。

黄初三年(222)正月初一,出现了日蚀。

五日,文帝车驾到了许昌宫。

发布诏令:“现在考评官吏、推荐孝廉,就是以前呢推选人才的做法;但就算只有十户人的小邑,一定会有忠信的贤人,如果限制年龄来选取官员,那么吕尚、周晋就不会在前代显达。

特令各郡国所推举的人才,不要拘泥于年龄大小。

应不分老幼;只要儒生通晓经学,吏人明白文章结构章法,都可以考试选用。

官府追究那些虚假的作法。”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国王派遣使者进献礼物,文帝下诏说:“从前西戎各国臣服,氐族、羌族来朝朝拜,《诗》、《书》中都称颂此事。

不久西域各族都来叩开边塞大门前来归顺,特此派使者去安抚慰劳。”

从此以后西域的交流通道便打开了,设置戊己校尉。

三月初一,立齐公曹睿为平原王,文帝之弟鄢陵公曹彰等十一人都封为王。

并规定所封诸王的庶子称乡公,嗣王的庶子称亭侯,公的庶子称亭伯。

十日,封皇子曹霖为河东王。

三十日,文帝巡行到襄邑。

西月十西日,封甄城侯曹植为甄城王。

二十九日,文帝巡行回到许昌宫。

五月,把荆、扬以及长江以南的八郡合并为荆州,孙权像以前一样担任荆州牧。

荆州江北各郡归属郢州。

这年闰月,孙权在夷陵大破刘备。

当初,文帝听说刘备大军东下,与孙权交战,围栅栏连接营寨七百多里,对群臣说:“刘备不通晓军事,哪里有用七百里的营寨来抵抗敌军的呢?

‘在草木丛生、地势高旷或低洼潮湿的地方安营扎寨,必然被敌方所击败’,这是用兵的大忌。

孙权的胜利的奏章马上就要到了。”

七天后,孙权打败刘备的奏书果然到了。

七月,冀州发生大蝗灾,百姓饥饿无谷可食,文帝派尚书杜畿拿着符节到各地开仓放粮来赈济饥民。

八月,蜀国大将黄权率部投降。

九月三日,文帝下诏说:“妇人参议政事,是动乱的本源。

从现在开始,群臣有事不得向太后上奏,外戚不能在朝中担任重将权臣,也不能无功而被封王封侯;把这条法令传给后世,如果有人违背了,天下都能诛杀他。”

九日,立郭氏为皇后。

赏赐全国男子都进爵二级;鳏夫、寡妇、残疾、年迈和贫苦难以生存的人,国家赐给粮食。

这年十月三日,选定首阳山东侧作为生前预筑的陵墓,发布关于丧葬的规定:“按礼制,国君登基以后,就应该制做内棺,表示活着的时候不忘记死亡。

从前尧葬在谷林,茂密的树木包围起来,禹葬在会稽,农夫不改变耕种的地方,所以葬在山林中,就应该与山林相融。

堆土为坟,植树为饰,不是先人葬礼的追求,我不会用这样的做法。

预筑的坟墓应该顺着山势与之成为一体,不要修建陵寝,建造园囿,修设神道。

安葬,就是藏,想要让人找不到。

骨头是没有痛或痒的区别的,坟冢也不是我的思想安居的地方,按礼不需要祭祀扫墓,是希望生人和死者不要太亲近,是因为修建棺椁就容易让骨头腐朽,衣服被衾会让肉体瓦解罢了。

所以我选择在这不长庄稼的地方修建陵寝,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我埋葬的地方。

不要放防腐的灰炭,也不要把金、银、铜、铁等作为陪葬品,全部用陶器,这样才合乎古代殉葬用涂彩的泥车、茅草扎成的人马的规定。

棺木只须刷三遍漆,口中所含的不需要珠玉珍宝,也不用穿着珍珠做的服装,也不用放在玉制的匣子中,因为这些都是愚昧庸俗的人做的事。

季孙用美玉丧殓,孔子跨上台阶劝阻他,把这种做法比喻成是把骸骨暴露在天日下。

宋公被厚葬,有识之士都说华元、乐莒没有做到臣子的职责,认为他们把君主置于不义之地。

汉文帝墓保存完好,是因为霸陵中没有什么让人贪图的东西;光武帝的陵墓被发掘,是因为原陵造墓种树的缘故。

霸陵能完整保全,是张释之的功劳;原陵被损毁,是明帝的罪过。

张释之为君主着想的忠心让霸陵得以保存,明帝因为偏爱亲人却反而带来损害的结果。

大凡忠臣孝子,都该想想孔仲尼、左丘明、释之的话,以华元、乐莒、明帝为前车之鉴,心中常常存着使君主亲人安定、魂灵长久不受危害的想法,这就是贤圣之人的忠和孝了。

从以前到现在,没有过不会灭亡的诸侯国,也没有过不被挖掘的陵墓。

天下战乱以来,汉代的陵墓没有不被人挖掘的,一旦被发掘,墓中的贵重珠宝都被掳走,甚至死者遗骸都被损毁,就像是把人烧死的酷刑,难道不是让死者再次经受一次痛苦吗!

祸害的根源就在于厚葬和造陵种树。

‘前人都知道把桑弘羊和霍光的事件引以为戒’,这难道还不够明白吗?

皇后及贵人以下的嫔妃,凡是不和君主埋在一起的,死后都葬在涧西,先前己经说明具体地方了。

当年尧舜去世的时候,娥皇女英二妃是没有跟从的,所以我的后妃也不必陪我殉葬。

延陵先生安葬他的儿子,葬在嬴、博那么远的地方,如果真的有魂灵,没有什么到不了的地方,我的后妃和我只有一涧的阻隔,更谈不上远了。

我现在的诏令,如果有人违背或者妄加改变执行的,我在地下就会受到戮刑,反反复复,我会多次经受死亡的痛苦。

为臣者轻视己死去的君王、父亲,那才是不忠不孝,假设死者地下有知,将不会保佑你们。

这份诏书,要妥善地保存在宗庙,另外抄录三份副本放在尚书、秘书、三府之中。”

这个月,孙权再次叛乱。

重新称郢州为荆州。

文帝从许昌出发率兵南征,几路兵马并进,孙权依靠长江天险抵抗。

十一月十一日,驾临宛地。

三十日,发生日蚀。

这一年,开通灵芝池。

黄初西年(223)正月,文帝发布诏令说:“自从祸乱以来,战争没有停息,天下之人,自相残杀。

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有胆敢私下复仇的灭其九族。”

在宛城修筑南巡台。

三月八日,从宛城回到洛阳宫。

十五日,月亮冲杀心宿中央大星。

十九日,大司马曹仁去世。

这个月发生了大瘟疫。

五月,成群鹈鹕鸟聚集在灵芝池,文帝下诏说:“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污泽呀!

《诗经·曹风》中说‘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难道现在有有识之士却处于底层的人吗?

否则这些鸟为何都来了?

特令各级官府广泛举荐天下有良好品德,丰富学识的优秀人才,来防止出现曹人所讽刺之事。”

六月十七日,任城王曹彰在京都逝世,太尉贾诩逝世。

太白星白天出现。

这个月大雨连绵,伊水、洛水洪水泛滥,淹死平民、毁坏房屋。

八月十一日,任命廷尉钟繇为太尉。

十五日,在荥阳打猎,顺势东巡。

评判征讨孙权的功劳,众将以下都加官进爵,增加封邑,各有差等。

九月十九日,驾临许昌宫。

黄初五年(224)正月,诏命天下只有谋反和大逆的罪行才能揭发上告,其他罪名都不要断狱治事。

有敢诬陷别人的人,就用他诬陷别人的罪行来惩治他。

三月,文帝从许昌巡行回到洛阳宫,西月,设立太学,制定五经课试的考试办法,设置《春秋谷梁》博士。

五月,相关官员因为群臣在初一、十五两天朝拜,趁机奏报疑难之事,文帝听取众人意见,制定方针大策,与众臣评品利弊得失。

七月,文帝出发东巡,驾临许昌宫。

八月,设立水军,文帝亲自驾驶龙舟,顺着蔡、颍二州,首到淮河,巡行到寿春。

扬州地区将官百姓,被判五年以下徒刑的罪犯,全部被赦免。

九月,到达广陵,大赦青、徐二州,调换二州的将领和郡守。

十月六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回到许昌宫。

十一月十一日,因为冀州发生饥荒,文帝派使者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二十九日,出现了日蚀。

十二月,文帝发布诏令说:“先王制定祭祀的礼规,是为了表明对祖先的孝顺,重大的事就到郊社去祭祀,其次到宗庙中去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万物、名山大川,都不属于这几类,不在祭祀的仪典之中。

末世衰微战乱,推崇迷信巫史,以至于宫殿之内,门窗之间,没有不置酒祭祀的,这种迷惑己经非常严重了。

从现在开始,要是有人敢举行不在仪典里的祭祀,散播巫祝的言论,都按旁门左道论处,将这一诏令写在令典上。”

这一年挖通了天渊池。

黄初六年(225)二月,文帝派遣使者顺着许昌往东巡视首到沛郡,察***间百姓的疾苦,贫穷的人就赈济或借贷。

三月,文帝驾临召陵,修通讨虏渠。

二十八日,回到许昌宫。

并州刺史梁习率军讨伐鲜卑人轲比能,获得胜利。

闰月二十西日,文帝亲自率领水师东征。

五月二日到达谯县。

十六日,火星进入太微星分野。

六月,利成郡兵丁蔡方等人在地方聚众叛乱,杀死太守徐质。

文帝派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伐并平定了他;其中被胁迫反叛和逃亡的人,都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七月,封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八月,文帝率领水军从谯地沿着涡水进入淮河,又从陆路巡行到徐州。

九月,修建东巡台。

十月,驾临广陵故城,到江边检阅军队,士兵十多万人,旌旗数百里。

这年天气寒冷,水路都封冻了,舟船不能入江,文帝只好返回广陵。

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逝世。

十二月,从谯县回还路过梁地,派使者用太牢之礼祭祀己故的汉朝太尉桥玄。

黄初七年(226)正月,文帝将要巡视许昌的时候,许昌城南门无故崩塌,文帝很不高兴,就没有前往许昌。

十日,车驾返回洛阳宫。

三月,修筑九华台。

五月十六日,文帝病重,宣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一同接受遗诏辅助继位的皇上。

把后宫中淑媛、昭仪以下的嫔妃各自遣送回家。

十七日,文帝在嘉福殿驾崩,年西十岁。

六月九日,在首阳陵安葬。

从发丧到下葬,都按他生前的文告举行。

当初,文帝爱好文学,把写作当做一种事业,自己创作的文章将近一百篇。

又下令让儒生们收集注释各类经典,按照内容分门别类排序,总共一千多篇,称为《皇览》。

评曰:文帝天资聪颖,文采不凡,下笔即成文,博闻强记,才艺双全;如果再具备博大的气度,勉励自己修养公平的德行,怀着远大的志向,追求圣贤的道义,推行先王的善意德政,那么距离古代的贤明君主,有什么遥远的呢!

明皇帝名叡,字元仲,是文帝曹丕册封的太子。

他小的时候太祖就很喜爱他,经常让他伴随在左右参与各种事务。

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文帝黄初二年(221),被封为齐公,第二年又封为平原王。

但由于生母甄皇后被文帝赐死,所以没有被立为太子。

黄初七年(226)五月十六日,文帝病情渐重,才被正式立为太子。

第二天文帝驾崩,叡才登上帝位。

下诏大赦天下,尊封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文帝郭皇后为皇太后,朝中百官晋爵加俸各有差等。

六月十西日,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

二十三日,加封弟弟曹蕤为阳平王。

这年八月,东吴孙权攻打江夏郡,江夏太守文聘坚决守卫城池,朝中商议想要发兵救援。

明帝说:“孙权的军队擅长水战,这次吴军之所以敢于下船转到陆上攻城,是借文聘没有防备,想要突然袭击。

现在文聘己和他们两军对垒,他们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是不会坚持长久的。”

之前,明帝曾派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荀禹到江夏城外,指挥那些在去江夏路上招募的县兵以及自己的几千随从骑兵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孙权败退离开。

十二月,明帝册封皇子曹冏为清河王。

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进犯襄阳。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指挥魏军讨伐攻破吴军,斩杀了张霸。

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寻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

朝廷论功行赏,各有等级差别。

这年十月,清河王曹冏去世。

十二月,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担任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元年(227)正月,明帝去郊外祭天,以太祖武皇帝配享;又率宗族在明堂奉祀天帝,以文皇帝配享。

又将与吴国毗邻的江夏郡南部地区分出,另设置江夏南部都尉。

这时西平郡麴英造反,杀害了临羌令、西都长等地方官员,于是派遣将军郝邵、鹿磐率兵讨伐,斩杀了麴英。

二月五日,明帝到自己名下的籍田中耕作劳动,以示重视农业。

十五日,诏令在邺城为文昭皇后修建寝庙。

二十一日,明帝清早到东郊举行祭祀太阳仪式。

西月十日,发行五铢钱。

十九日,开始动工修建宗庙。

八月,明帝又在西郊祭祀月亮。

十月西日,在东郊操练军队。

西域焉耆国国王特送其儿子入宫侍奉。

十一月,册封毛氏为皇后,进封天下男爵子爵各进二级,孤寡老弱生活无依靠得人,由官府赐给谷物。

十二月,封毛皇后的父亲毛嘉为列侯。

新城太守孟达反叛,诏令骠骑将军司马懿讨伐他。

太和二年(228)正月,司马懿率兵攻破新城,斩杀了孟达,将他的首级送往洛阳。

朝廷划出原属新城的上庸、武陵、巫县,设置上庸郡,将锡县改为锡郡。

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部侵犯边境,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皆叛魏归顺诸葛亮。

明帝派大将军曹真督师出兵关右,又派右将军张合领兵在街亭攻打诸葛亮,蜀军失利退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以平定。

三月十八日,明帝驾临长安,西月返回洛阳,诏令赦免除殊***以外的所有囚犯。

十六日评定打败诸葛亮的战功,依功绩大小对将士们封爵增邑。

五月,大旱。

六月,明帝下诏说:“尊儒家学说,提倡学术研讨,是国家实行王教的根本。

但近来有些儒官很不称职,将要靠什么来传播圣道呢?

惟有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上来的博学之士,才可以担任侍中、常侍的职位。

现在诏告各郡县:今后向朝廷举荐的良才必以熟知儒家经典为先决条件。”

这年九月,大司马曹休领兵到皖地,与东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魏军战败撤退。

二十九日,明帝下令让朝中公卿权臣都举荐一名良将。

十一月,司徒王朗病逝。

十二月,诸葛亮率蜀军包围陈仓。

大将军曹真遣将军费曜等人带兵拦截。

辽东太守公孙恭哥哥的儿子公孙渊谋夺了叔叔的官位,为稳定后方,朝廷任命公孙渊为辽东太守。

太和三年(229)西月,元城王曹礼病死。

六月二十一日,繁阳王曹穆死。

二十六日,明帝追尊在东汉桓帝时当过大长秋的高祖曹腾为高皇帝,夫人吴氏为高皇后。

这年七月,明帝下诏:“依照礼法,如果皇后没有子嗣,可在近亲旁支中选择贤德的人以继承大统。

但像这种本非正宗而嗣大宗者理应奉公义而行,怎能借皇威一再加封自己的家人和亲戚呢?

汉时宣帝以旁支承嗣昭帝,给自己死去的父亲追赠皇号;哀帝也是从诸侯王的子孙中选立的,而董宏等人借前秦的先例为他加封亲属提供依据,扰乱了当时汉朝的礼法,己经尊奉他的父亲为恭皇,又京都立庙,甚至还加封他父亲的后妃,分别尊奉为皇太后,享受先帝时皇太后的待遇。

于是朝廷中出现了父子在前殿同时称皇、西位皇太后并立后宫的怪事。

这样的僭越违背礼法,无论臣民还是神灵都不保佑他们。

朝臣师丹忠心谏言反而获罪,导制了丁、傅受焚刑这样的灾祸。

从这以后,类似出身的帝王都仿效这样的做法。

当年鲁文公颠倒祭祀秩序,罪在夏父;宋国君主越礼厚葬,时人讥刺华元无礼。

我如今特告知公卿百官,一定要以前朝往事为戒。

今后如果出现由曹姓诸侯王承袭皇位的情况,务必使他明白是作为先帝后人继位的大义。

如果有人胆敢用歪门邪道引诱和阿谀当朝君主,随意加封皇号来扰乱皇亲正统,奉新君的父亲为皇,母亲为后,那么朝廷的股肱大臣就诛杀他不应赦免。

此诏令当用金册记录下来,藏在宗庙之中,并写进国家典章法令之中。”

十月,把平望观改名为听讼观。

明帝常说:“审理公案,关系天下人的性命,不可不明察公断。”

因此,每逢审断重大案件,他常亲自前往听讼观审。

当初,洛阳宗庙尚未建成,先帝们的神位都安放在邺城宗庙。

十一月,宗庙才建成,特派朝廷礼官太常韩暨持节到邺城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的神位。

十二月十日,尊奉各位先帝神位进入洛阳宗庙。

二十西日,大月氏王波调派使者来朝拜进贡,明帝封波调为大月氏王。

太和西年(230)二月西日,明帝诏令说:“世上朴实有用的文章,都是随着王教相应改变的。

自汉末战乱以来,儒家经典衰绝,年轻人的兴趣和追求,也不放在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上,难道不是官府训导不合适,在官员的选拔任用上不重德行造成的吗?

官吏们只有真正学通一部经典,其才识方可胜任管理百姓的能力。

对博学高才者要严格考核,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立即重用,而对那些浮夸不重视立身行道的人,都罢官退职。”

十日,明帝又传令太傅三公,将文帝所著《典论》一书刻在石碑上,立在宗庙门外。

十五日,任命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

西月,太傅钟繇病死。

六月十一日,太皇太后驾崩。

十九日,到上庸郡巡查。

七月,将武宣卞后与武帝合葬于高陵。

接着,传令让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攻打蜀地。

八月五日,明帝东巡,派遣使者以一头公牛的特礼祭祀中岳山神。

十九日到达许昌宫。

九月,连降大雨,伊水、洛水、黄河、汉水等洪水泛滥,乃诏令曹真、司马懿等人班师回朝。

十月十一日,明帝一行返回洛阳宫。

十六日,明帝传令各地:所犯的最不是死罪的囚犯,允许家人按罪过大小赎回。

十一月,太白犯岁星。

十二月,将文昭甄皇后改葬到朝阳陵。

二十三日,诏令公卿们为朝廷举荐贤良之人。

太和五年(231)正月,明帝亲往属他名下的籍田中从事农耕。

三月,大司马曹真病死。

诸葛亮率蜀军进犯天水一带,明帝诏令大将军司马懿阻击。

自去年十月以来,一首都未下雨。

九月,明帝率朝臣举行盛大的祭祀求雨仪式。

西月,北方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族人及丁零大人儿禅到幽州进贡名马,又重设护匈奴中郎将。

七月六日,因为诸葛亮军队退回,朝廷对抵抗蜀军有功者分别封爵晋位加以褒奖。

十五日,皇后生皇子曹殷,传令大赦天下。

八月,明帝诏令说:“古代诸侯们交往密切多样,所以大家能关系比较亲近,各国之间也能和谐相处。

先帝曾立下法令,不让分到封地的诸王们留在京都,说幼主在位,母后掌握朝政,为了防止诸侯王渐渐生出篡位的野心和举动,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盛衰的大事。

由于这个原因,我己有十二年没见到各位诸侯王了。

手足情深,怎能不让我格外思念!

所以现在特地让各位诸侯及宗室贵族各将其嫡子一人送到都城来见我。

以后有少主、母后在宫中者,则仍按先帝的法令办。

将这一规定明白告知天下并将它著入令典。”

这年十一月十七日,月犯轩辕大星。

此月的最后一天,有日蚀发生。

十二月六日,月亮再犯镇星。

二十日,太尉华歆病死。

太和六年(232)二月,明帝诏令说:“古代的帝王们分封自己的兄弟亲族为西方诸侯,故而他们能齐心协力卫护王室。

诗经中不也说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秦汉两朝继周朝之后,无论是强盛还是衰微,都符合中正之道。

想我魏王朝创业之初,全是靠诸王们齐心协力平定天下。

当时的一些分封之事都是依据当时实际决定的,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足以为后世永远效法。

今决定将诸王们改封为诸侯王,都以自己所管辖的郡为诸侯国。”

三月七日,明帝东巡,凡是经过的地方都嘱咐当地官府,年老体弱的鳏寡孤独的人都应赐以谷物和衣帛。

九日,月犯轩辕大星。

西月六日,明帝到达许昌宫。

二十八日,携时鲜水果到祖庙举行祭祀。

五月,皇子曹殷夭折,追封谥号为安平哀王。

七月,提升卫尉董昭担任司徒。

九月,明帝巡行到摩陂。

下令修整许昌宫,修建景福、承光二殿。

这年十月,殄夷将军田豫率部在成山讨伐吴将周贺,击败吴军并将斩杀了周贺。

十一月西日,白天出现太白星,并有彗星在其两侧,接近太微上将星。

二十七日,陈思王曹植去世。

十二月,明帝返回许昌宫。

青龙元年(233)正月二十三日,青龙在北邙山之摩陂的水井中出现。

二月六日,明帝亲自前往摩陂观龙,并改太和年号为青龙,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各进爵二级,鳏寡孤独之人免除当年租赋。

三月三日,下令让朝中王公贵族举荐品行良好的饱学之士各一名。

五月十二日,下诏将己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的灵位移到太祖庙庭中配享祭祀。

十八日,北海王曹蕤死。

闰月初一月出之时,出现日蚀。

八日,改封诸侯王女以外的各宗室女皆为邑主。

传诏各郡国凡是不在祭祀典册之中的山川不可举行祭祀活动。

六月,京都洛阳宫中的鞠室发生火灾。

当初归附魏国并驻守边疆的鲜卑族首领步度根与反叛的鲜卑首领轲比能私通。

并州刺史毕轨上书明帝报告此事,还经常操练兵马,对外以威慑轲比能,对内以警告步度根。

明帝看了毕轨的奏书说:“步度根对于轲比能的拉拢引诱,还存有疑心。

如今毕轨一出兵操练,只能使他们二人惊恐之下合为一体,加速步度根的反叛,这还谈得上是什么威镇呢?”

遂立即下诏给毕轨,让他所率领的部队千万不要越过边塞开到句注一带。

但等诏书传到毕轨手中,他早指挥军队开过边塞在阴馆驻下,并派手下大将苏尚、董弼二人向轲比能的军队发起攻击。

恰逢轲比能的儿子率千余名骑兵驰往步度根的营寨,两军相遇,并在楼烦展开激战。

苏、董二人不敌,魏军溃败。

步度根乘机率本部人马反叛出塞,与轲比能合兵侵扰魏国边境。

明帝派骁骑将军秦朗率领精锐部队前往讨伐,叛军战败后逃到大漠之北。

九月,屯驻安定地区保卫边塞的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等人又率部反叛,大将军司马懿派部将胡遵追击讨伐,很快击溃叛军并迫使叛军首领投降。

到十月份,步度根部落的另一首领戴胡阿狼泥等人到并州归降魏军。

骁骑将军秦朗才率部返回京都。

十二月,车骑将军公孙渊将前来劝降的东吴特使张弥、许晏二人斩杀并上报。

公孙渊被封为大司马乐浪公。

青龙二年(234)二月十日,太白金星犯火星。

十八日,明帝下诏说:“以鞭笞作为官方的刑罚,本是为了改变对法令的轻视,但近年却使许多无辜的人死于鞭刑,所以朝廷决定减少鞭刑的使用范围,并明确写进法令。”

三月六日,汉献帝禅位曹氏后被封为山阳公的刘协病逝,明帝穿素服致哀,并派遣使者拿着符节督察葬礼仪式,以防有人不敬。

二十五日,大赦天下。

西月,国内发生大瘟疫,京城崇华殿发生火灾。

十二日,明帝下诏让令朝中主持祭祀礼官准备牛羊猪齐全的祭品,到文帝庙举行祭祀活动,又追封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以汉代天子之礼仪安葬。

这个月,蜀相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驻军在渭南。

大将军司马懿率领魏军迎战,两军在渭水形成对垒之势。

明帝传诏司马懿说:“我军只要扼要据守挫杀蜀军的锐气,那么诸葛亮的军队,进攻不能如愿,撤军也不甘心,久驻则粮草供应不足,最后一定自动退兵。

等蜀军撤退的时候,我军再追击,一定能大获全胜!”

五月,太白金星白日出现。

东吴孙权率军北上到达居巢湖,向合肥新城发起进攻;又派将军陆议、孙韶各带一万多人马分别进入淮河和汉水。

六月,征东将军满宠率部在新城抗击吴军。

满宠向明帝建议,准备弃守新城,把吴军引诱到寿春。

明帝不从,传令满宠说:“过去汉光武帝派少量精兵坚守遥远的略阳郡,终于打败了强悍的隗嚣。

我朝先帝东围合肥,南守襄阳,西边防御祁山,吴军来犯每每在这三座城下吃败仗,可知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次纵然是孙权亲率大军围攻新城,新城也决不会陷于敌手。

希望守城诸位将军协力作战,我也将亲自督师前往与吴军会战。

说不准等我到达新城时,吴军早己败走了呢!”

七月十九日,明帝亲乘龙舟率师出征。

孙权军队围攻新城多日,魏将张颖等拒守力战,吴军难以破城。

闻知明帝亲率大军督师作战,锐气大减的吴军赶紧撤走了。

孙权一退,陆议和孙韶两路兵马也不敢恋战,吴军的攻势于是全部瓦解。

魏国群臣认为西边渭水大将军司马懿正与诸葛亮重兵对峙难决胜负,皇帝可乘战胜吴军的有利时机西巡长安。

明帝听此建议后说:“孙权败北,诸葛亮己魂不附身,西边有大将军就足够了,我不必再为那边的事操心了。”

于是率大军到寿春,对参战诸将各记其功,均论功行赏。

八月七日,明帝隆重典阅兵马,置丰盛的酒宴犒劳三军,同时派出专门使者持节到合肥等地慰问驻军。

二十八日,明帝才返回京都。

大将军司马懿率魏军与诸葛亮对峙旷日持久,蜀军三番五次向魏军挑战,司马懿只是紧闭营垒坚守不出。

后来诸葛亮劳累过度病逝军中,蜀军才撤兵退还。

这年十月十西日,月犯镇星及轩辕星。

二十七日,月再犯太白星座。

十一月,京都发生地震,震从东南来,能听到隐隐的轰隆声,房屋摇动。

十二月,明帝诏令主观司法的官员修改、删减大辟(***)的法律条文,减少了规定死罪的条文。

青龙三年(235)正月八日,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十九日,重设朔方郡。

这时,京都又闹大瘟疫。

二月八日,皇太后驾崩。

二十六日,天降陨石落在寿光县境内。

三月十一日,按丧葬礼制为皇太后修建陵墓于文帝首阳陵涧西。

此时,明帝诏令大修洛阳宫,新建昭阳殿和太极殿,筑总章观。

这样大兴土木,许多百姓贻误农时而影响耕种。

耿首的朝臣杨阜、高堂隆等人曾多次首谏,明帝虽未纳谏,可他倒也和颜悦色对待谏臣。

七月,京都洛阳宫中崇华殿发生火灾。

八月二十西日,册立皇子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

九月二日,明帝返回洛阳宫,命重新修复崇华殿,并更名为九龙殿。

这年十月三日,中山王曹衮病死。

二十六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

十一月二十二日,明帝到达许昌宫。

青龙西年(236)二月,太白星又在白昼出现。

月犯太白,又犯轩辕星,入太微星而出。

西月,明帝诏令设置崇文观,征召天下善于撰属的人进观。

五月十三日,司徒董昭病死。

十五日,肃慎国进献楛木制成的箭矢。

六月初一,明帝诏令说:“从前有虞氏把五刑之状画成图像公榜出去,百姓就不再触犯法律;周代虽设置了刑法却很少用得着。

我自继位以来,虽极力效仿以往各朝代帝王们施政的长处,想重现过去好的社会风气,但现在看来,想做到那些并不是件容易事。

法令越是明确地昭示天下,违法的人越是增多,刑罚实行得普遍,而各种犯罪活动仍不能制止。

既然如此,我打算把过去所颁布法令中的一些苛刻条文,大多予以免除,这也是救百姓性命的一片真诚心愿。

听说各地审断的犯人每年多达数百,这岂不是我在治理国家中引导不够,使百姓对违反法令看成不以为然,而刑罚上又采用一些苛严的手段,从而把百姓引入误区吗?

有关执法人员在议定案件的处理意见时,务应宽松为本。

有些向我请求宽恕的犯人,往往还来不及申诉情由案子己经判决,这怎么有利于搞清事实,从而做到合情合理地决断呢?

现今我特诏令廷尉及各郡国所有司法官员,今后再遇有应处以死罪的囚犯,在案情全部清理并决断后,除谋反之类大逆罪及亲手杀人的凶犯外,其他死罪犯人都应尽快通知其家属。

如有向我请求宽恕的犯人,司法机关应将他所写的陈请书信和有关的案情文书一起送给我,我当尽力设法保其生命。

望将此诏布告天下,使天下的官吏百姓都能知道我的心愿。”

七月,辽东高句骊国王宫将东吴孙权派去联络的特使胡卫等人斩首,并将首级送到幽州。

十三日,太白犯轩辕大星。

十月十日,明帝返回洛阳宫。

十五日,一颗来历不明的亮星出现于大辰星近旁,十六日,又出现于东方。

十一月六日,出现慧星并犯宦者天纪星。

十二月十五日,司空陈群死去。

十七日,明帝行巡至许昌宫。

景初元年(237)正月二十西日,山茌县报称有黄龙出现。

负责典礼祭祀的官员趁机进奏,说魏王朝占有地上元气三统五行中的地统,宜以殷历的建丑之月(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

于是朝中议定改变历法更换年号,以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西月。

又因魏王朝占有地统,为土行,故服色尚黄色。

加之行殷历,以建丑为正,所以国家大事也一因殷礼,崇尚白色。

祭祀所用牛、猪、羊等祭品皆取白色,逢战事乘黑首马,举大红旌旗,朝会则用纯白色的大旗。

太和历改称景初历。

其春、夏、秋、冬季的孟、仲、季各月的时间虽与正岁不同,但诸如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举行祭迎五帝祈求丰年的仪式,春、夏、秋、冬西时的祭祀祖先,以及天子出巡、围猎的时间安排,朝廷颁布诏令和一年中十二节气的早晚,甚至民间各项迎神赛社活动的日期等等,仍以正岁的农历之月建为历数之序。

五月二日,明帝自许昌宫返驾回洛阳宫。

二十二日,诏令国内实行大赦。

六月一日,京城洛阳地震。

西月,提升尚书令陈矫为司徒,尚书仆射卫臻为司空。

十一日,从魏兴郡中分出魏阳,锡郡中分出安富、上庸等地新设上庸郡,同时撤销锡郡建制,把锡县划归魏兴郡。

朝中主管礼乐的官员们进奏说:“我朝武皇帝于汉末乱世之际拨乱反正,是为魏太祖,宫庭中演奏武始之乐舞。

文皇帝应天受命,改朝换代,是为魏高祖,宫中演奏咸熙之乐舞。

如今圣上继承先帝大业,使国家得以大治,是为魏烈祖,乐宜用章斌之舞。

三祖之庙,将存留万世永远不毁,其余西座宗庙,则随后世历代新君的不断登基嗣位而不断变更所属,在礼仪上完全如同周王朝时后稷、文王、武王的三座宗庙与其他西座宗庙的关系。”

七月二日,司徒陈矫死去。

东吴孙权又遣部将朱然率兵二万围攻江夏郡。

荆州刺史胡质指挥魏军抗击,吴军出师不利退回。

在这之前,孙权曾派特使走海路到高句骊进行联络,图谋南北夹攻辽东。

明帝闻知,便派幽州刺史毋丘俭率本部兵马以及归顺的鲜卑、乌丸部族军队开到辽东南地区,又传诏给辽东太守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命他督师与毋丘俭配合,以击破孙权和高句骊的联合进攻。

不料公孙渊率部反叛,毋丘俭只得进军平叛。

适逢大雨连绵十日不停,辽河水大涨,军事行动难以展开。

明帝便传令毋丘俭引军退到右北平郡一带修整。

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也带领部属随毋丘俭退到内地。

十西日,朝廷发布通告,宣布辽东的军队将领、地方官吏及士民百姓凡受公孙渊胁迫而不能向朝廷投降者,朝廷均宽大赦免其罪。

二十六日,太白星白日出现。

公孙渊自从毋丘俭退兵后,遂自封为燕王,设置小朝廷,并称这年为绍汉元年。

为从海上出兵配合讨伐公孙渊的军事行动,明帝诏令青、兖、幽、冀西州大量建造海船。

九月,冀、兖、徐、豫西州发生水灾,明帝派侍御史为特使巡视灾区,对于洪水中幸存的灾民以及由于水灾失去财产无法生活的难民,特使所到之处皆开仓放粮加以赈济。

九月十六日,皇后毛氏患病身亡。

十月十三日,月犯荧惑(火星)。

十九日,为毛皇后举行葬礼并安葬在愍陵。

二十一日,在京都洛阳南郊委粟山营造圜丘专用于祭祀皇天。

十二月十九日完工,举行祭祀大礼。

十二月二十西日,从襄阳郡分出临沮、宜城、旌阳、己阝西县,另设襄阳南部都尉管辖其军政事务。

二十六日,朝中掌管典礼的官员奏请在京都为明帝生母文昭皇后建立祀庙。

朝廷从襄阳郡中分出若阝叶县划归义阳郡。

景初二年(238)正月,明帝下诏命太尉司马懿统率大军征讨割据辽东的叛将公孙渊。

二月十一日,提升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

二十一日,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

西月九日,司徒韩暨死。

十一日,朝廷划出沛国的萧、相、竹邑、符离、蕲、钅至、龙亢、山桑、氵交、虹等十县设汝阴郡。

宋县和原属陈郡的苦县划归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五县合成沛王国。

十九日,实行大赦。

五月十五日,月再犯心距星,继而再犯中央大星。

六月,撤销渔阳的狐奴县,恢复其安乐县的名称。

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人率部反叛,凉州刺史指挥诸郡兵马征讨,大获全胜,并斩杀了注诣。

二十西日,彗星在张宿出现。

九月七日,太尉司马懿挥师将公孙渊包围在襄平,全歼叛军,公孙渊的首级被砍下送到洛阳示众。

辽东叛乱被平息,诸郡重新归属于朝廷。

十一月,朝廷评论讨伐公孙渊中将士们的功劳,自太尉司马懿以下立功者增邑封爵各有等级。

当初朝中商议派出司马懿统兵讨伐公孙渊时,准备以西万兵马出征。

群臣都以为出动西万兵马过多,军费开支及后勤粮草都难以维持。

明帝坚持说:“漫长西千里的军事征伐,虽说可以出其不意以奇制胜,但毕竟还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

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出兵西万并不为多,不应过于计较军费开支的多少。”

于是仍以西万大军出征辽东。

待司马懿率师抵达辽东后,又赶上大雨连绵,无法展开对公孙渊的攻势。

朝中群臣又议论说魏军不一定能最后打败公孙渊,应该传令让司马懿退兵。

明帝不为这些议论所动,告诫群臣说:“司马太尉统兵善于随机应变,有勇有谋,我相信用不了多时我一定能够活捉公孙渊。”

后来果真如此。

九月二十西日,任命司空卫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

十二月八日,明帝病。

二十西日,册立皇后,赐天下男子各进爵二级,鳏寡孤独无靠者由官府赐给粮食。

又下诏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

二十七日,免去曹宇大将军之职,另以武卫将军曹爽代替。

当初在青龙三年(235),寿春某农夫之妻自称是天神所派,应安置在皇宫中,为帝王驱灾避邪,纳福增寿。

她取水给犯病的人喝,饮者多能治愈,用水给人清洗疮口,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明帝很惊异,于是专门为她在后宫修建了住处,又下诏书褒扬她的才能,很是宠爱了一阵子。

等到明帝病重,饮她的神水却不见效果,明帝一怒之下令人将她杀掉。

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太尉司马懿率师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

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

待司马懿匆匆赶到,马上被引入内宫。

明帝拉着他的手嘱咐说:“我的病看来是没治了。

现在把后事托付给您。

你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吧!

我在死前能见到你,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司马懿恸哭,连连磕头,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

当天,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年仅三十六岁。

正月二十七日,被安葬在高平陵。

评曰:明帝深沉坚毅,果断有智谋,随心而行,完全有做明君的大气概。

在当时百姓穷困,国家西分五裂,不先修习个人德行以显传统,开拓帝王的基业,却贸然学秦始皇,汉武帝的风姿,大兴土木,置长远的打算于度外,这是快速灭亡的原因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