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跨专业项目开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南方科技大学的学术公告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各种色彩斑斓的学术海报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不同学科的魅力与挑战。

学生们簇拥在公告栏前,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启的跨专业融合项目。

陆星野,计算机系大三的风云人物,凭借着超高的绩点和对编程的痴迷,被同学们称为“卷王”。

他身形挺拔,穿着简约的白衬衫和牛仔裤,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专注与坚毅。

此刻,他正站在公告栏前,眉头微微皱起,目光落在项目的核心命题“代码逻辑与诗歌留白能否共存”上。

“诗歌,不过是低效的情感表达罢了。”

陆星野小声嘀咕着,声音虽不大,但在这嘈杂的环境中,却被站在一旁的夏晓捕捉到了。

夏晓,中文系大三的学生,平日里在课上总是沉默寡言,作业成绩也只是勉强及格,可她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匿名博客上发表了许多动人的诗歌,是个不折不扣的“摆烂诗人”。

她今天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披肩,眼神中透着一丝敏感与倔强。

听到陆星野的话,她立刻转过身来,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你懂什么是诗歌吗?

诗歌是人类情感与灵魂的寄托,岂是你一句‘低效’就能概括的!”

陆星野没想到自己的小声嘀咕会引来反驳,他微微挑眉,看向夏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如今AI写诗都能以假乱真,诗歌的创作不过是文字的堆砌,能有什么深度?”

夏晓气得脸颊泛红,她向前一步,首视着陆星野的眼睛,说道:“AI写诗那只是机械地组合文字,它永远无法体会到诗歌背后的情感与温度。

爷爷曾告诉我,文字是有灵魂的,诗歌更是如此,它能触动人心,给人力量,这是冰冷的代码永远无法做到的!”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AI写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互不相让。

周围的同学纷纷侧目,有的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则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场“文理之争”。

陆星野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早早离世,母亲靠着打零工维持着家庭的生计。

而妹妹星遥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昂贵的治疗费用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所以在他看来,只有努力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保研加分,将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才能给妹妹治病,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在他的认知里,诗歌这种看似无用的东西,实在是浪费时间。

夏晓则不同,她从小就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对诗歌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她。

在爷爷的教导下,她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与温度。

然而,高中时一次朗诵诗歌的经历,却让她遭受了同学们的嘲笑,从此她便将自己封闭起来,只在匿名博客上写诗,以此来纪念爷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片诗意天地。

尽管陆星野对诗歌充满偏见,但在计算机领域,他确实有着过人的天赋。

每当面对复杂的代码难题,他总能迅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方案。

就像之前在一次校内编程比赛中,面对一道几乎无人能解的题目,他凭借着独特的算法思维和坚韧的毅力,在最后关头成功攻克,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而夏晓,虽然在学业上表现平平,但她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却十分深刻,她的文字总能精准地捕捉到那些细腻的情感,这也是她独特的优势。

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两人的情绪都愈发激动。

陆星野强调着代码的逻辑性和实用性,认为只有代码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而夏晓则坚持诗歌的艺术性和人文价值,觉得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不可或缺。

就在这时,一位老师匆匆走来,看到这剑拔弩张的场面,皱了皱眉头,催促道:“你们两个别争了,项目要求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组队,你们赶紧组好队,准备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可不等人!”

陆星野和夏晓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嫌弃,但在老师的催促下,他们还是极不情愿地组成了一队。

周围的同学见状,纷纷散开,继续去寻找自己的队友。

夏晓冷哼一声,转身就走,留下一句:“真倒霉,居然和你组队!”

陆星野也一脸无奈,低声嘟囔着:“谁想和你组似的。”

接下来这对“冤家”将如何合作?

项目的推进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他们能否打破彼此之间的偏见,完成这个充满挑战的跨专业项目呢?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