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切进“未晚书吧”,在木地板上投下书架的影子。
林未蹲在柜台后整理旧书,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雪国》,
扉页上的钢笔字被磨得有些淡——那是四年前沈亦臻写的:“林未,看雪时要记得笑。
”她指尖一顿,猛地合上书本,塞进最底层的抽屉。“叮铃——”门口的风铃响了,
带着初秋的风。林未直起身,习惯性扬起礼貌的笑:“欢迎光临,需要找书吗?”话音未落,
笑容就僵在了脸上。男人站在门口,白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骨节分明。
他比四年前更高了些,轮廓褪去了少年气,多了几分冷硬,唯独那双眼睛,看过来时,
还是像淬了星光。是沈亦臻。林未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沉下去,像被扔进冰水里。
她垂下眼,手指无意识抠着柜台边缘的木纹:“不好意思,今天有点累,提前打烊了。
”沈亦臻没动,目光扫过书架第二层——那里放着她当年最喜欢的诗集,位置都没变。
他喉结动了动,声音比记忆里低了些:“我不是来买书的。”林未抬眼,撞进他的视线里。
他的左手指尖,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横在指节上,像一条不肯愈合的伤口。
“隔壁诊所新开张,”他顿了顿,像是在找合适的措辞,“我是这里的医生,沈亦臻。
以后……可能会常来。”他刻意强调了“医生”和“沈亦臻”,
像是在提醒她:他们只是“邻居”和“陌生人”。林未扯了扯嘴角,没笑出来:“沈医生,
我的书吧不欢迎常客。”她转身去锁门,指尖碰到冰冷的门锁时,
听见他在身后轻声说:“林未,你还是喜欢在下雨天关窗。”她的动作猛地停住。
四年前那个暴雨夜,她发着高烧躺在床上,他坐在窗边,一边给她掖被角,
一边说:“以后下雨天,我都帮你关窗。”可后来,雨下了无数次,他再也没出现过。
林未没回头,用力锁上门,把他的声音和外面的风一起关在了门外。柜台抽屉里,
那本《雪国》的扉页,钢笔字的末尾,
其实还有半句话被她用便利贴盖住了——“就像我看你时一样。
”第2章:旧咖啡机与热拿铁林未以为沈亦臻只是说说,毕竟四年前他说“永远不离开”,
最后还是走得干脆。但第二天早上,她刚打开书吧门,就看见隔壁诊所的玻璃门后,
他穿着白大褂在整理病历。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白大褂的下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
林未收回目光,转身去擦咖啡机。这台咖啡机是沈亦臻送的,大四那年她生日,
他攒了两个月的***工资买的。他说:“林未,以后我给你做一辈子拿铁。
”“一辈子”三个字,像根细针,轻轻扎了她一下。她按下开关,咖啡机“嗡”地启动,
冒出热气。正准备拿咖啡豆,门口的风铃又响了。沈亦臻站在门口,
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保温袋:“昨天抱歉,打扰你休息了。这个……算是赔礼。
”他把保温袋放在柜台上,里面是两个三明治,还带着温度。林未没接,
指了指门口的“谢绝推销”牌:“沈医生,我这里不卖早餐。”“我知道,”他笑了笑,
眼底有淡淡的倦意,“看你昨天没怎么吃东西,诊所阿姨做的,麻麻烦。
”他的目光落在咖啡机上,顿了顿:“还在用?”林未心口一紧,嘴上却硬:“旧东西,
扔了可惜。”“我记得你喜欢半糖的拿铁,”他像是没听见她的话,自顾自说,
“奶泡要厚一点,上面撒可可粉。”林未猛地抬头看他。四年了,他怎么会记得?
沈亦臻避开她的目光,指了指外面:“我该回去了,病人要来了。三明治……你要是不喜欢,
扔了也没关系。”他走后,林未盯着保温袋看了很久,最终还是拆开了。
三明治是她喜欢的火腿芝士味,面包边被切掉了——她当年总说面包边太硬。下午,
书吧来了个熟客,是住在附近的张奶奶。
张奶奶坐下就叹:“隔壁新来的沈医生真是个好孩子,早上我家老头子头晕,他免费给看了,
还送了药。”林未手一顿,张奶奶又说:“不过这孩子好像不太好,昨天我起夜,
看见他在诊所门口站到半夜,淋着雨打电话,
说什么‘她还在恨我’……”林未捏着咖啡杯的手猛地收紧,滚烫的咖啡溅在指尖,
她却没觉得疼。第3章:雨天的伞连续晴了几天,突然下起了雨。林未站在窗边,
看着雨丝打在玻璃上,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
四年前那个暴雨夜的记忆又涌上来——她烧得迷迷糊糊,抓着沈亦臻的手不肯放,
他蹲在床边,一遍遍地说:“林未别怕,我在。”可第二天醒来,他就不见了。手机关机,
宿舍空了,连他常穿的那件蓝色外套都没留下。“叮铃——”风铃响了,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亦臻站在门口,头发和肩膀都湿了,手里拿着一把黑色的伞。他没进来,
只是站在屋檐下:“我看你没关窗,雨要飘进来了。”林未回头,
果然看见靠近书架的窗户没关严,雨水已经打湿了窗沿。她走过去关窗,指尖刚碰到窗框,
就听见他在身后说:“四年前……那天晚上,雨也这么大。”林未的动作停住了。
“你发着高烧,说胡话,”他的声音很轻,带着雨的湿气,“你说‘沈亦臻,别离开我’。
”林未猛地转身,眼眶有点热:“那你为什么还是走了?”这是四年来,她第一次问出口。
沈亦臻的脸色白了白,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只是说:“当时……有不得不走的原因。
”“什么原因?”林未追问,“是因为你家里不同意?还是你觉得我麻烦了?
”他避开她的目光,看向远处的雨幕:“以后……我会告诉你的。”“不必了,
”林未扯了扯嘴角,“沈医生,你的‘以后’对我来说,早就过期了。”她关上窗,
把他的身影和雨声都隔在外面。可转身时,却看见柜台的角落里,
放着一把黑色的伞——是他刚才悄悄放在那里的,伞柄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狐狸挂件,
那是她当年最喜欢的《小王子》周边。第4章:阁楼里的木盒雨下了一整夜,
第二天早上才停。林未打开书吧门,发现门口的台阶上放着一盆栀子花,花瓣上还带着水珠。
她认得这盆花,是沈亦臻当年在宿舍楼下种的,他说:“林未,等花开了,我们就一起毕业。
”可后来花谢了又开,他也没回来。她蹲下来,指尖碰了碰花瓣,突然想起阁楼里的木盒。
那是沈亦臻走后,他的室友托人转交给她的,说是他留下的东西。四年了,她一直没敢打开,
把它塞在阁楼最里面的柜子里。中午没客人,林未搬来梯子,爬上阁楼。
阁楼里堆着旧书和杂物,灰尘很厚。她在柜子深处摸到那个木盒,盒子是胡桃木的,
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是她当年画给他的图案。她抱着木盒爬下梯子,放在柜台上。
盒子没锁,她指尖放在盒盖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打开了。里面没有信,没有照片,
只有三样东西:一支钢笔,是她送他的生日礼物,笔帽上刻着他的名字缩写;一本笔记本,
里面是他的医学笔记,
最后几页却画满了速写——都是她看书、写字、笑的样子;还有一个小小的录音笔,
已经没电了。林未拿起录音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她找了很久,才找到匹配的充电器。
充电时,她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的速写下面,有一行很小的字:“林未,等我回来,
哪怕你恨我。”录音笔充好电,她按下播放键。里面没有声音,只有断断续续的电流声,
夹杂着模糊的雨声。过了很久,才传来沈亦臻的声音,带着很重的喘息,像是在跑:“林未,
对不起……我必须走……别等我……”后面的话被电流声盖住了,听不清。林未握着录音笔,
指尖冰凉。他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第5章:他的疤痕下午,林未去隔壁便利店买东西,
路过诊所时,看见沈亦臻正在给一个小孩包扎伤口。小孩哭得厉害,他蹲在地上,
耐心地哄:“不疼了,你看,像不像奥特曼的铠甲?”阳光照在他脸上,他的侧脸很柔和,
和四年前那个张扬的少年慢慢重合。林未鬼使神差地停下了脚步。小孩的妈妈连声道谢,
沈亦臻站起来,转身时正好看见她。他愣了一下,走过来:“你要买东西?”“嗯。
”林未点点头,目光落在他的左手上——那道疤痕在阳光下更明显了。
“你的手……”她没忍住,问了出来。沈亦臻下意识地握紧手,指尖抵着疤痕:“没什么,
以前做手术时不小心划的。”“什么时候的事?”“四年前。”他的声音很轻。
林未的心猛地一沉。四年前,正是他消失的时候。“和我有关吗?”她抬头看他,
眼神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沈亦臻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避开她的目光:“无关。
你别多想。”他转身要走,林未却拉住了他的手腕。他的手腕很烫,
隔着衬衫都能感觉到温度。“沈亦臻,”她看着他的眼睛,“你能不能别再骗我了?
”他的身体僵了僵,没说话。这时,诊所里传来护士的声音:“沈医生,有急诊病人。
”沈亦臻挣开她的手,快步走回诊所,白大褂的下摆在空中划了个弧,像一道仓促的告别。
林未站在原地,手里还残留着他手腕的温度。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突然发现,
原来这么多年,她还是能一眼就看穿他的谎言。
第6章:张奶奶的话林未最近总在想沈亦臻的疤痕和那支录音笔。她甚至开始怀疑,
四年前的事,可能真的不像她想的那样。这天下午,张奶奶又来书吧看书,
坐下就和林未聊天:“小林啊,你知道吗?昨天沈医生救了个人。
”林未愣了一下:“救了人?”“是啊,”张奶奶叹了口气,“就在路口,
一个老太太晕倒了,别人都不敢动,就沈医生冲过去做心肺复苏,还亲自送医院了。
后来我听护士说,他手都磨破了,就是不肯休息。”林未想起他左手上的疤痕,
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过这孩子也真可怜,”张奶奶又说,“我昨天去诊所送饺子,
听见他打电话,好像是和他家里人吵起来了。他说‘当年的事我不后悔,
林未是我唯一想护着的人’……”林未手里的书“啪”地掉在地上。
张奶奶吓了一跳:“小林,你怎么了?”“没、没事,”林未捡起书,指尖有些抖,
“张奶奶,你还听到什么了吗?”“好像还说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她,
我当年也不会……’后面的我就没听清了,”张奶奶摇摇头,
“不过我看沈医生对你好像有点不一样,他总往你书吧这边看,上次你生病没来开店,
他还特意问我你是不是出事了。”林未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晚上关店时,
她站在门口,看着隔壁诊所的灯还亮着。犹豫了很久,她还是走了过去,敲了敲玻璃门。
沈亦臻从里面打开门,看见是她,有些惊讶:“林未?你怎么来了?
”“我……”林未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突然说不出话来。
他笑了笑:“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我给你看看。”“不是,”林未摇摇头,
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我熬了点粥,你……好像还没吃饭。”沈亦臻的眼睛亮了亮,
接过保温桶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谢谢你,林未。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林未转身要走,他突然叫住她:“林未。
”她回头看他。他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四年前的事,我很快就会告诉你全部。
”第7章:录音笔里的秘密林未回到家,翻来覆去睡不着。
张奶奶的话和沈亦臻的眼神在她脑子里打转,她总觉得,四年前的事,
一定藏着她不知道的隐情。她想起那个录音笔,上次只听了一半,
后面的内容因为电流声没听清。她找出录音笔,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一遍遍地听。
电流声很吵,但仔细听,
逼我……”“……林未……危险……”“……手术……成功率……”“……等我……”最后,
是他带着哭腔的声音:“林未,对不起……别恨我……”林未摘下耳机,
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家族?危险?手术?这些词串在一起,
让她突然想起四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她爸爸的公司出了问题,好像和沈亦臻家的公司有关。
她当时只顾着担心爸爸,没注意沈亦臻的不对劲。难道他当年的离开,和她爸爸的公司有关?
他手上的疤痕,是不是因为那场“手术”?第二天早上,林未刚打开书吧门,
就看见沈亦臻站在门口,手里拿着那个保温桶,洗得干干净净。“粥很好喝,”他笑了笑,
“谢谢你,林未。”林未看着他,突然说:“沈亦臻,四年前,
我爸爸的公司是不是和你家有关?”沈亦臻的笑容僵住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是,
”他沉默了很久,终于承认了,“当年我家公司出了问题,我爸想让我娶一个能帮公司的人,
我不同意。后来他们查到你爸爸的公司和我们有合作,就想……用你爸爸的公司要挟我。
”林未的心沉了下去:“所以你就走了?为了不让他们伤害我爸爸?”“不止,
”沈亦臻摇摇头,眼底满是愧疚,“当时你因为你爸爸的事,压力很大,又发了高烧,
医生说你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第8章:未说出口的守护“他们威胁我说,要是我不离开,
就停止对你的后续治疗支持。”沈亦臻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在身侧攥紧,指节泛白,
“那年你高烧引发了罕见的并发症,需要进口药维持,而当时能快速调配药品的渠道,
恰好和我家有牵连。”林未愣在原地,手里的书滑落在地。她从不知道自己当年病得那么重,
只记得醒来时烧退了,爸爸说“是遇到了好心医生”。“我走的前一晚,守在你病房外,
听着你说胡话叫我的名字,”他抬头看她,眼底有红血丝,“我想冲进去抱你,
可我爸的助理就在旁边盯着——只要我踏进去一步,你第二天的药就会断。
”他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过来:“这是当年给你治病的医生联系方式,
你可以去问。我离开后,一直托他盯着你的情况,直到你彻底康复。”林未接过纸条,
指尖抖得厉害。纸条边缘被摩挲得发毛,显然被他带了很久。
“那你手上的疤……”“离开的那天,我去抢被他们扣下的你的病历,
和保镖推搡时被碎玻璃划的。”他轻描淡写,仿佛在说别人的事,“后来我去了国外,
一边读医一边攒钱,想等有能力彻底脱离家里,再回来找你。”窗外的阳光正好,
落在他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林未突然想起阁楼里笔记本上的话——“林未,等我回来,
哪怕你恨我”。原来他不是背叛,是用最笨拙的方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守了她四年。
第9章:试探的靠近沈亦臻的话像一块石头,在林未心里砸出了涟漪。
她开始忍不住关注他——比如他深夜离开诊所时疲惫的背影,
比如他给病人看病时专注的眼神,甚至他偶尔站在书吧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来的模样。
这天下午,书吧来了个小女孩,抱着一本《小王子》,怯生生地问:“姐姐,
我能在这里看书吗?我妈妈在隔壁打针。”林未刚点头,沈亦臻就从诊所走了出来,
手里拿着一颗水果糖:“念念,别打扰姐姐。”小女孩嘟着嘴:“可是哥哥,
我想和姐姐一起看狐狸的故事。”沈亦臻无奈地笑了笑,看向林未:“麻烦你了。
”林未摇摇头,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插画版《小王子》:“我们一起看。”小女孩坐在中间,
林未翻书时,指尖偶尔会碰到沈亦臻的手。他的手很暖,和记忆里一样。
看到“驯养”那一页时,小女孩突然问:“哥哥姐姐,你们是不是像小王子和玫瑰呀?
明明很在意,却不说。”林未的脸瞬间红了,沈亦臻轻咳一声,
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小孩子别乱猜。”傍晚小女孩走后,沈亦臻没立刻回诊所,
而是站在书架前,目光落在那本《雪国》上——就是林未之前藏进抽屉的那本。
“还在生气吗?”他轻声问。林未整理着柜台,没抬头:“我没生气。”“那你昨天煮的粥,
今天还能再煮一碗吗?”他的声音带着点试探的小心翼翼,“诊所的阿姨回老家了,
我好像……只会煮泡面。”林未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在账本上顿了顿,
低声道:“晚上关店后,你过来拿。”第10章:雨夜的同行晚上果然下起了雨,不大,
却淅淅沥沥的,把路灯的光晕染得模糊。林未把粥装进保温桶时,听见门口的风铃响了。
沈亦臻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把伞,身上带着雨的湿气:“我送你回去。”“不用,
我家离得近。”“雨会变大。”他笃定地说,像在陈述一个医学结论,“天气预报说的。
”林未拗不过他,只好跟着他出门。两人并肩走在雨巷里,伞沿偶尔会碰到一起,
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你当年……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林未终于问出了口。
“我怕你觉得是负担,”他踢了踢脚下的石子,“也怕你不信。毕竟那时我走得那么决绝,
说什么都像借口。”“那你现在为什么说了?”“因为我不想再等了。”他停下脚步,
转身看她,雨水打湿了他的额发,“林未,这四年我每天都在想你。我知道我欠你一个解释,
更欠你一个未来。”林未的心跳得很快,低头看着两人之间的水洼,
里面映着路灯和两把靠得很近的伞。快到楼下时,
沈亦臻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狐狸挂件,
和当年伞柄上的那个一模一样:“这个……我重新做了一个。你要是还在生气,就扔了它。
”林未看着挂件,想起四年前他把第一个挂件挂在她包上时,说:“狐狸是小王子的羁绊,
你是我的。”她没接,也没说扔。沈亦臻笑了笑,把挂件轻轻放在她手心:“我等你。
多久都等。”第11章:阁楼的光林未把狐狸挂件放在了书吧的柜台上,每天整理东西时,
都会忍不住看一眼。沈亦臻还是常来,有时是送一杯热咖啡,有时是帮她搬沉重的书箱,
两人之间的氛围,慢慢从僵硬变得柔和。这天林未整理阁楼,发现角落里的窗户坏了,
漏进不少雨。她踩着梯子想修,却没站稳,差点摔下来。一只手从后面稳稳扶住了她的腰。
“小心点。”沈亦臻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一丝后怕。林未回头,看见他站在阁楼门口,
手里还拿着工具箱:“张奶奶说你阁楼漏雨,我来看看。”他爬上梯子,
动作熟练地修着窗户。阳光从他修好的缝隙里照进来,落在阁楼的旧书上,
也落在他的侧脸上。林未突然想起四年前,他也是这样,
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她画稿到深夜,他会带热牛奶来画室;她搬宿舍,
他一个人扛完所有行李;她随口说想看星星,他就拉着她去学校的天台。
“你当年……在国外苦吗?”林未轻声问。沈亦臻修窗户的手顿了顿:“还好。
就是有时候做手术到凌晨,累得站不住,会想起你煮的粥。”他从梯子上下来,
手里拿着一本旧相册——是林未当年的速写本,不知怎么被压在了书堆下。他翻开,
里面全是他的样子:他在图书馆看书,他在篮球场投篮,他睡着时的侧脸。
“你画了这么多我?”他的眼睛亮了亮。林未抢过速写本,脸颊发烫:“以前画的,早忘了。
”“我没忘。”他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你画我的每一笔,我都记得。
”第12章:不速之客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平衡。这天下午,
一个穿着精致的女人走进书吧,径直走到林未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你就是林未?
”林未愣了一下:“我是,请问你找我?”“我是沈亦臻的姐姐,沈曼。
”女人的语气带着审视,“我弟弟这些年为了你,和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甚至放弃了继承公司的机会。我今天来,是想劝你,别再纠缠他了。
”林未的心沉了下去:“我和他的事,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沈曼笑了笑,
带着一丝嘲讽,“你知道他为了你,错过了多少吗?当年如果他听话联姻,
沈家根本不会落到现在的地步。林未,你和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别耽误他了。
”林未攥紧了手里的笔,指尖泛白:“这些话,你应该去对沈亦臻说。”“我已经说了,
”沈曼站起身,“但他不听。所以我只能来找你。林未,识相点,离开他。”沈曼走后,
林未坐在柜台后,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想起沈亦臻手上的疤,
想起他深夜在诊所加班的样子,想起他说“我等你,多久都等”。原来他为她付出的,
比她想象的还要多。而她,是不是真的像沈曼说的那样,在耽误他?
第13章:他的坚定晚上沈亦臻来拿粥时,发现林未不对劲——她话很少,眼神也有些闪躲。
“怎么了?”他放下保温桶,握住她的手,“是不是不舒服?”林未抽回手,
低声道:“沈亦臻,你姐姐今天来找我了。
”沈亦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对你说什么了?”“她说,我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让我离开你。”林未看着他,“她说你为了我,放弃了很多。沈亦臻,是不是真的?
”沈亦臻叹了口气,重新握住她的手,这次握得很紧:“林未,我放弃的那些,
从来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自始至终只有你。
”“可是你家里……”“我已经和家里彻底谈清楚了,”他打断她,眼神坚定,
“我不会再受他们的控制。当年我没办法保护你,是因为我不够强。但现在,
我有能力给你一个家,一个不会再让你受委屈的家。”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丝绒盒子,
打开,里面是一枚素圈戒指:“这是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的,
本来想等你彻底原谅我再拿出来。林未,我知道我现在可能还不够好,但我会努力。
你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林未看着戒指,又看着他眼底的认真,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她不是在哭,是觉得心里又酸又软,像被温水泡过。她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沈亦臻,
你以后不许再骗我了。”“再也不会了。”他把戒指戴在她手上,轻轻抱住她,
“再也不会了。”第14章:晚来的告白确定关系后,两人的相处变得自然又甜蜜。
沈亦臻会陪林未关店,会在她画画时安静地坐在旁边看书,
会记得她所有的小习惯——她喜欢吃草莓味的蛋糕,看书时要喝温水,下雨天人会有点闷。
这天是林未的生日,沈亦臻提前关了诊所,
在书吧里布置了简单的生日宴——一个小小的蛋糕,一束栀子花,还有他亲手做的长寿面。
“生日快乐,林未。”他把一个包装好的盒子递给她,“礼物。”林未打开,
里面是一本新的速写本,扉页上是他画的——两个小人坐在书吧的窗边,窗外是星星,
旁边写着:“迟到四年的告白:林未,我爱你,不止四年。”林未翻到后面,
发现每一页都画着他们的日常:她在整理书架,他在修窗户,
两人在雨巷里同行……最后一页,是他的字迹:“以后的每一页,我们一起画。
”“其实当年那个录音笔,后面还有话。”沈亦臻突然说,“我后来找专业的人修复了。
”他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里面的电流声消失了,只剩下他带着哽咽的声音:“林未,
我知道你可能会恨我,但我必须走。等我,等我有能力保护你,我一定会回来。我爱你,
很爱很爱。”林未靠在他怀里,听着录音,眼泪浸湿了他的衬衫。“沈亦臻,”她抬头看他,
眼睛亮晶晶的,“我也爱你。四四年前,到现在,一直都是。
”第15章:未完的故事生日过后,沈亦臻带林未回了一趟他的老家。那是一个安静的小镇,
他带她去看了他小时候住的房子,去了他当年偷偷给她寄药的邮局。在小镇的河边,
沈亦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林未:“这是当年我走的时候,写的信,
一直没敢寄给你。”林未打开,里面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写得很急。
信里说他有多舍不得,说他会尽快回来,说他每天都会想她。最后一句是:“林未,
别忘记我,等我。”“我没忘记。”林未把信放回信封,放进自己的包里,“一直都没忘。
”回城里的路上,沈亦臻握着林未的手,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林未,
我们以后把书吧扩大一点好不好?再隔出一个小画室,你可以在里面画画,我在旁边看书。
”“好啊。”林未笑着点头,“还要在门口种满栀子花,像你当年种的那样。
”“还要养一只猫,叫‘念念’,”沈亦臻补充道,“就像那个小女孩的名字。
”车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戒指反射出细碎的光。他们的故事,
曾经有过四年的空白和遗憾,但现在,那些空白正在被温柔填满,
那些遗憾正在变成未来的铺垫。而关于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等着他们一起写下去。
第16章:画室里的阳光书吧的扩建很顺利,
沈亦臻几乎包揽了所有体力活——扛木板、刷墙、组装书架,白大褂换成工装服,
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却笑得眼睛发亮。林未则负责软装,
把旧画室里的画架、颜料搬过来,在窗边摆上那盆沈亦臻送的栀子花。完工那天,
沈亦臻站在画室中央,看着墙上挂着的画——有她新画的雨巷,有他修窗户的背影,
还有两人并肩的剪影。“真好,”他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
“以后每天都能看着你画画了。”林未转过身,指尖划过他沾了颜料的袖口:“沈医生,
你好像更适合当木匠。”他低笑,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只要是为你,当什么都愿意。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画室,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一幅没画完的油画,
暖得让人不想移开目光。
第17章:意外的访客这天书吧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沈亦臻的大学室友周明。
他一进门就咋咋呼呼:“林未!可算见着你了!当年沈亦臻那小子走得急,把你托付给我,
结果你直接断了联系,我差点以为你被外星人拐走了!”林未愣了愣,
沈亦臻无奈地拍了下周明的肩:“别胡说。”周明却没停:“你是不知道,
他在国外那几年有多疯——白天泡在医院,晚上就对着你的照片发呆,
有次做台手术熬了三十小时,倒下前还在念叨‘林未会不会饿’。”林未的眼眶突然有点热。
周明又从包里翻出个旧U盘:“对了,这是他当年落下的,里面全是你的照片,
还有他写的……嗯,乱七八糟的东西。”沈亦臻脸一红,想抢,却被林未按住。她接过U盘,
指尖微微颤抖——原来那些她以为的“不告而别”,背后藏着这么多她不知道的牵挂。
第18章:U盘里的秘密晚上林未打开U盘,
里面果然全是她的照片:图书馆里低头看书的她,画室里沾了颜料的她,
甚至还有她睡午觉时,被他偷***下的侧脸。文件夹深处,有个命名为“未寄”的文档,
点开是他的日记:“2020年3月15日:今天手术很成功,可我还是想她。如果她在,
一定会说‘沈亦臻你真棒’。”“2021年6月22日:看到一家书店,
和她当年说的样子很像。想买下来,等她来。”“2023年9月7日:终于可以回去了。
林未,你还在等我吗?”最后一篇停在他们重逢那天:“她好像瘦了,眼神里有防备。
没关系,我可以等。多久都等。”林未握着鼠标,眼泪滴在键盘上。
这时沈亦臻端着牛奶走进来,看见屏幕上的日记,
耳根瞬间红了:“我……”她突然扑进他怀里,把脸埋在他胸口:“沈亦臻,你这个笨蛋。
”他收紧手臂,声音哑得厉害:“嗯,我是笨蛋。笨蛋才会让你等这么久。
”第19章:沈曼的妥协沈曼再次出现时,是在诊所门口。她看着沈亦臻给老人量血压,
又看着林未送过来的保温桶,沉默了很久。“你们……好像过得不错。”她终于开口,
语气比上次软了些。沈亦臻停下手里的活:“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想要的生活,
只有林未能给。”林未站在一旁,递了杯温水给沈曼:“姐姐,以前的事,可能有误会。
但我和亦臻,是认真的。”沈曼接过水,指尖碰了碰杯壁的温度:“我妈最近身体不好,
总念叨你。她说……当年是她太固执了。”她顿了顿,从包里拿出个盒子,
“这是我妈给你的,算是……道歉吧。”盒子里是枚玉镯,温润通透。沈亦臻愣了愣,
林未轻声道:“谢谢阿姨。我们有空会去看她的。”沈曼走后,沈亦臻握住林未的手,
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你看,她们都接受你了。”林未靠在他肩上:“不是接受我,
是接受‘我们’。”第20章:老宅的回忆周末,两人回了沈家老宅。院子里的桂花树还在,
沈母坐在藤椅上,看见他们进来,眼眶红了:“亦臻,你可算肯回来了。”沈亦臻走过去,
蹲在母亲身边:“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林未跟着坐下,
把带来的点心放在桌上:“阿姨,这是我做的桂花糕,您尝尝。”沈母尝了一口,
眼里的泪掉了下来:“和你妈当年做的味道真像。”她握住林未的手,“孩子,
当年是我不对,逼走了你,也苦了亦臻。你别怪我。”林未摇摇头:“阿姨,都过去了。
”午后,沈亦臻带林未去了他的房间。书桌上还放着他当年的医学书,抽屉里有个铁盒,
装着她写给他的信,每一封都被熨得平平整整。“我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就带了这些。
”他轻声说。林未打开最下面的信,是她大二写的:“沈亦臻,等你当了医生,我当插画师,
我们就住在一起,养只猫,好不好?”她抬头看他,眼里有光:“你看,我们现在,
正在把当年的话,一点点变成真的。”第21章:书吧的猫“念念”是只橘猫,
被人遗弃在书吧门口,缩在纸箱里发抖。林未把它抱进来时,它怯生生地蹭了蹭她的手心。
沈亦臻给猫做检查时,念念却扒着他的白大褂不放,呼噜声打得震天响。“看来它喜欢你。
”林未笑着说。沈亦臻挠了挠猫下巴:“那以后它就负责陪你看店,我负责赚钱养你们俩。
”念念成了书吧的“活招牌”,客人总爱逗它,林未的画里也多了个毛茸茸的身影。
有次林未画到深夜,抬头看见沈亦臻趴在桌上睡着了,念念蜷在他怀里,一人一猫,
呼吸都很轻。她拿起画笔,把这一幕画了下来,标题写着:“我的两个宝贝。
”第22章:突如其来的病沈亦臻连续做了三台手术,累得在诊室里睡着了。
林未送饭过来时,发现他额头滚烫,伸手一摸,烫得吓人。“亦臻,你发烧了!
”她急得要叫救护车,却被他拉住:“没事,老毛病了,歇会儿就好。”林未不听,
硬把他拽回家,喂了药,又用温水擦身。半夜,她醒来摸他的额头,还是烫的。
他迷迷糊糊地抓住她的手,喃喃道:“林未,别离开……”她的心一揪,
俯身在他额上印了个吻:“我不走,我在。”第二天沈亦臻醒来,看见林未趴在床边,
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他轻轻把她抱到床上,盖好被子,
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原来被人放在心尖上疼的感觉,是这么好。
第23章:迟到的求婚沈亦臻病好后,带林未去了天台——就是当年他带她看星星的地方。
他在地上铺了毯子,摆上她喜欢的草莓蛋糕,还有那本旧《小王子》。“林未,
”他单膝跪地,手里拿着那枚素圈戒指,“四年前我没说出口的话,今天想补上。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认真得像在做一场重要的手术:“我知道我不够完美,会累到睡着,
会忘记纪念日,甚至会因为手术忽略你。但我保证,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
学着想你、疼你、守着你。”他打开戒指盒:“林未,你愿意……嫁给我吗?
”林未的眼泪掉了下来,却笑着点头:“我愿意。沈亦臻,我早就愿意了。
”他把戒指戴在她手上,起身抱住她,天台上的风带着桂花的香,远处的路灯亮着,
像撒了一地的星星。第24章:婚纱与画林未的婚纱是自己设计的,简单的款式,
裙摆上绣着细小的栀子花,领口别着那枚狐狸挂件。沈亦臻的西装口袋里,
放着她画的小像——是他穿着白大褂,笑起来的样子。试婚纱那天,沈曼也来了,
帮她整理裙摆时,轻声道:“其实当年我反对,是怕你像我一样,
嫁给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但现在我知道,亦臻的心里,从来只有你。
”林未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想起四年前那个暴雨夜,她抓着他的手说“别离开”。
原来有些话,真的会穿过时间,在某一天,变成最温暖的答案。沈亦臻在门外等她,
看见她出来时,眼睛亮得像藏了光。“好看吗?”林未问。他走过来,
轻轻拂开她额前的碎发:“好看。我的新娘,怎么都好看。”第25章:婚礼的雨婚礼那天,
下起了小雨,细得像丝线。林未站在红毯尽头,看见沈亦臻朝她走来,
白衬衫被雨雾染得有些朦胧,却一步步,走得坚定。他握住她的手时,
指尖有些抖:“我以前总怕,怕这一天来得太晚,怕你会不等我。”林未笑了:“傻瓜,
我等你的这四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盼着今天。”交换戒指时,雨停了,
阳光从云层里钻出来,落在戒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牧师问:“沈亦臻,
你愿意娶林未为妻,无论……”“我愿意。”他打断牧师,声音清晰而笃定,
“从四年前第一次见她,我就愿意了。”林未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却笑着看向他——原来最好的爱情,不是没有错过,而是错过之后,还能再找到彼此,
然后再也不放手。第26章:未完的画婚后的生活,
像林未画里的慢镜头——清晨沈亦臻煎的鸡蛋,午后书吧里的猫打哈欠,
傍晚两人在雨巷里散步,手里牵着对方的手。林未的画室里,
多了一幅新画:画面中央是书吧的玻璃门,门外站着穿白大褂的他,门内是笑盈盈的她,
阳光落在两人之间,像一道看不见的桥。画的标题写着:“迟到的晚安,终于说给你听。
”沈亦臻有时会坐在画室里看她画画,看累了就趴在桌上睡,念念蜷在他怀里。
林未会停下笔,轻轻给他盖件外套,然后继续画——画他们的猫,画院子里的栀子花,
画未来很多很多个,有彼此的清晨和黄昏。他们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