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竟虬山的事故已经引起了圈子里部分人的注意和讨论。
协会里对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大多数成员认为这起事故的处理太过草率。
这对死者来说并不公平。
对虬山也不公平。
在会长的劝说和干预下,这篇描写山脉崇拜的纪实文稿,最终还是收录在协会发布的、最新的民俗文学合集篇中。
逝者为大。
这起离奇的死亡事故给民俗爱好者的圈子里蒙上了一层永久的阴霾。
出于家属和亲友的强烈建议,正***了些修改和编辑,改为亲历者的视角进行讲述。
一、死讯自中学起,我就热衷于那些国外的、来自山脉河流的诡异故事,对这类渲染着未知恐惧的文学着迷上瘾,并着手收集和分析各类民俗故事,以丰富我的收藏。
偶然的一次接触,让我认识了林萧。
她与我年龄相仿,也对民俗中那些嶙峋可怖的诡异传闻颇为着迷。
我和她都是山省人,自然有更多话题可聊。
我们分享了许多珍藏的诡谲故事,一起加入了山省的民俗爱好者协会,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分享。
我们参加了协会组织的一些寻访偏隅地方风土人情的民俗探索行动,各自丰弥着心中那块绰约迷人的克系宇宙。
同是精力过剩的年纪,我们约着去图书馆发掘那些藏在书架深处的秘籍和古书,或是扎进旧市场的书铺里摸索寻找那些掉页落灰的冷门小报,以求找到更多光怪陆离的秘闻。
相比之下,林萧更热衷于那些藏在古书窠臼中的秘闻,她具有异于常人的坚韧和热情,使得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协会的调查和报告中,并以此为乐。
钦佩之余,求学的压力迫使我从协会的活动中剥离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复习和考试上。
这也宣告了我在协会中活动的沉寂。
之后的几年里,生活依旧。
我由求学转入工作。
工作的压力让我无法再像往日那般投入更多精力。
偶尔与林萧闲聊,也是寥寥数句,浅尝辄止。
随着克苏鲁文化和各类怪核在互联网上的兴盛传播,协会也有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
我乐见其成,也是有种开花结果的欣慰之感了。
若日子只是像这般忙碌,平淡普通,倒也是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