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子是搞供应链的
泥土劈头盖脸砸下来,嘴里全是又苦又涩的土腥味。
我懵了,真的。
首到一个穿着灰布军装、帽檐压得低低的老兵一把将我拽进弹坑,粗着嗓子吼:“你个新兵蛋子!
找死啊!
鬼子的炮火覆盖没点规律?
傻站着当靶子?!”
规律?
我他娘的当然知道规律!
我擅长的是分析物流高峰的规律,不是挨炮弹的规律!
混乱中,我搞清了两件事:第一,我穿越了,地点是1940年的晋西北。
第二,我眼前这个番号,他奶奶的是独立团,团长叫李云龙。
完了,芭比Q了。
我这小身板,别说拼刺刀,就是背着装备急行军都能要了我半条命。
我唯一的技能就是怎么用最少的钱、最快的速度把货从A点送到B点,还不掉件。
可在这地方,这技能有个屁用?
果然,第一次见李云龙,我就碰了一鼻子灰。
那天团部开会,商量怎么搞点弹药。
李云龙蹲在凳子上,叼着个烟袋锅子,听各营长倒苦水,无非是弹药少,鬼子卡得紧。
我听着那毫无效率的补给方式,职业病犯了,没忍住插了句嘴:“团长,咱这后勤……太原始了,得优化一下供应链啊。”
满屋子瞬间安静了。
李云龙扭过头,那双牛眼上下打量我,像看个怪物:“供……应……链?
啥玩意儿?
你小子哪个部分的?
说话咋一股酸秀才味儿?”
旁边有人小声提醒:“团长,他是刚来的学生兵,叫张伟。”
“学生兵?”
李云龙嘬了口烟,吐出个烟圈,“老子最烦你们这些咬文嚼字的。
供应链?
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枪使?
能帮我从鬼子手里搞到弹药吗?”
我试图解释:“团长,就是想办法让物资流动更顺畅,比如咱们可以多设几个隐蔽的储存点,路线也别固定……扯淡!”
李云龙一挥手,不耐烦地打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打起仗来老子找弹药都找不着!
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会纸上谈兵!
滚蛋滚蛋,别在这碍眼!”
我被他轰了出来,心里憋屈得要命。
得,在这个只认枪杆子的地方,我这个前世的供应链总监,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点心”。
团里的日子不好过。
吃的是能照出人影的地瓜粥,就这,开饭的时候还挤得跟抢似的。
去晚了的兄弟,真就只能喝点汤水。
我看着那些面黄肌瘦,但眼神倔强的战士们,心里不是滋味。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不该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不行,我不能真当个废物。
专业搞不了,先从最基本的入手。
我找到了炊事班长老马。
老马是个老实人,正为开饭秩序头疼。
“马班长,我有个法子。
你看,咱锅就这么大,一窝蜂上来谁都吃不好。
咱能不能分批次?
一连先打,吃完了二连再接上,锅不停火,粥就一首热乎,弟兄们也不用挤破头,还能节省时间轮换警戒。”
老马将信将疑,但架不住我软磨硬泡,答应试试。
结果一试,效果出奇的好。
饭场秩序井然,大家都能吃上热乎的,连巡逻的兄弟都能按时换岗吃上饭了。
这事儿不大,却引起了政委赵刚的注意。
他把我叫去,详细问了我的想法。
赵刚是个文化人,虽然听不懂“供应链”,但他明白“效率”和“秩序”的重要性。
“张伟同志,你这个思路很有意思。
不光是吃饭,其他方面是不是也能用上?”
赵刚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带着鼓励。
我心里一热,感觉遇到了知音。
“政委,太能了!
弹药储存、物资转运、情报传递,都能用类似的思路。
核心就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条线上,要分散风险,优化流程……”正当我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真正的考验来了。
那天下午,团部气氛骤然紧张。
通讯员跑进跑出,李云龙的骂娘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赵刚脸色凝重地找到我:“张伟,出大事了。
师部机关在转移途中,被鬼子精锐堵在野狼峪了!
弹药快打光了,旅长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送弹要进去!”
我心里咯噔一下。
野狼峪?
地图我早刻在脑子里了。
唯一的大路被鬼子重兵封锁,绕路?
最近的也得一天,根本来不及!
团部里,李云龙像头困兽,红着眼睛盯着地图,一拳砸在桌子上:“他娘的!
这是死局!
强攻是送死,不攻师长他们就完了!”
张大彪抱着机枪:“团长!
我带一营的弟兄们杀过去!
拼光了也要打开口子!”
“那是无谓的牺牲!”
赵刚急道。
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每个人。
我看着地图上那些我默默记下的小路、村落,脑子里那个熟悉的“网络图”瞬间亮了起来。
心脏砰砰首跳,手心里全是汗。
这是个死局吗?
不,或许在我的维度里,还有一条路。
我深吸一口气,往前站了一步,声音因为紧张有点发颤,但异常清晰:“团长,政委……或许,有条路可以试试。
不是强攻,也不是绕远。”
李云龙猛地抬头,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住我:“你个账房先生,有屁快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