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章 代笔谋生,诗意正浓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随着身体的日渐痊愈,王子安的思绪也愈发活跃起来,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在这世间生活下去。

他如今身无分文,漂泊于此,总不能一首心安理得地靠着阿珠一家的救济过活呀,毕竟阿珠一家虽善良淳朴,但也并非富裕之家,自己必须得寻个法子谋求生计才是。

一日,阳光明媚,王子安在村子里悠闲地闲逛着。

这渔村不大,邻里间的家长里短、琐碎之事很容易就传入耳中。

就在这时,他听到几位村民围坐在一棵大树下,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什么。

凑近一听,原来是要给在外的亲人写信,可他们自己又不识字,正为这事儿发愁得很呢。

王子安心中不禁一动,自己前世可是以出众的文才而著称的呀,代写书信对他来说,可不就是轻而易举之事嘛。

想到这儿,他便鼓起勇气,走上前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那几位村民说道:“几位大叔大婶,我刚巧听闻你们要写信,我呢,略通文墨,若是你们不嫌信,可由我来代笔呀。”

那几位村民一听,顿时面露惊喜之色,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忙不迭地说道:“真的吗?

那可太好了呀,公子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呢,我们正愁这信没法写,可把我们急坏了。”

就这样,王子安在这渔村里开启了代笔书信的营生。

每次代笔时,他都格外用心,那文笔优美流畅,用词精准恰当,总能将村民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牵挂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代写好一封信,村民们都会满心感激地给他一些报酬,或是几条刚刚从海里打上来的鲜鱼,或是几个带着体温的铜板。

虽说这些报酬数量不多,但对于在渔村生活的王子安来说,也足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了,这让他心里满是踏实之感。

在代笔书信的过程中,王子安也会和村民们闲聊几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

他发现这些平凡的百姓们,虽然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每日里无非是出海捕鱼、料理家务之类的琐事,但他们却有着无比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

他们会因为亲人在外的一封来信而欢喜不己,也会在讲述自家故事时,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憧憬之光。

一日,风和日丽,王子安独自一人在海边散步。

望着那壮阔无垠的海景,只见湛蓝的大海与广袤的天空相接,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朵朵洁白的浪花。

那远处的渔舟在海面上若隐若现,仿佛是漂浮在天地之间的点点星辰。

此情此景,让王子安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灵感也如泉涌般袭来。

他急忙回到屋内,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一首《渔村即事》:“渔村傍海立,渔火照天流。

网撒千层浪,舟行万壑秋。

潮生思旧事,风动惹新愁。

且把闲情寄,渔歌入梦悠。”

写完后,他将诗稿放在了屋内的桌上,便又出门去了,沉浸在刚刚那番创作的余韵之中。

谁知,没过多久,阿珠在收拾屋子时,一眼就看到了这首诗稿。

阿珠虽说是个勤劳善良的姑娘,但平日里忙于家中琐事,确实不太懂诗。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能隐隐觉得这诗写得极好,那字里行间仿佛透着一种别样的韵味,让她不禁心生喜爱。

于是,她便小心翼翼地将诗稿收了起来。

后来,村里有个年轻人要去广州城办事,这广州城可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消息灵通,机会也多。

阿珠得知后,心里便琢磨着,这王子安公子写的诗如此之好,说不定能在城里卖点钱呢,也好补贴一下他的生活呀。

想到这儿,她便找到那年轻人,将诗稿交给他,并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那年轻人也是个热心肠的,一听阿珠的话,二话不说就将诗稿带到了广州城。

在城中那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他寻到了一家颇具规模的书肆。

走进书肆,他略带紧张地将诗稿递给了书肆的老板。

书肆老板接过诗稿,细细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虽说他并不知道这诗是何人所写,但一读之下,便被这诗的文采斐然、意境深远所吸引。

那诗中描绘的渔村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那蕴含的情感也丝丝入扣,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他当即便将这首诗稿留了下来,心里想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好好看看这诗究竟能在这繁华的广州城掀起怎样的一番波澜呢。

王子安还浑然不知自己的诗作己被带到了广州城,此刻的他,依旧在渔村里继续着代笔书信的生活,与村民们相处融洽,在这平凡的日子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别样故事。

而那首《渔村即事》,也如同一个带着希望的种子,在广州城的书肆里,等待着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