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与故纸堆为伴,将那些泛黄的卡片、模糊的拓片、沉寂的器物编号,一一录入冰冷的电脑系统。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枯燥。
同事们大多觉得我性子沉闷,不爱交际。
或许吧。
比起喧嚣的人群,我似乎……更习惯于这些沉默了千百年的“老物件”为伴。
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它们身上,沉淀着一种……特殊的“温度”。
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已经记不清了。
或许是小时候,第一次被爷爷带到博物馆,隔着玻璃橱窗,看到那些斑驳的青铜、温润的古玉时,心中那莫名的悸动?
直到那天。
1库房里新入藏了一批待修复的陶器,据说是从一个被盗墓贼破坏的汉代墓葬中抢救回来的。
碎片居多,沾满了泥土,散发着一股……属于黄土和时光混合的、沉闷的气息。
我负责清点编号。
当我拿起其中一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刻着模糊云纹的陶片时,指尖,仿佛触碰到了一股……微弱的、却异常清晰的……暖流?
紧接着,一些……混乱而破碎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入了我的脑海!
昏暗的墓室……摇曳的油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匠人,正专注地,在泥坯上刻下这道云纹……他的眼神,虔诚而……悲伤?
似乎……在悼念着什么?
然后……是盗墓贼贪婪的狞笑……铁锹粗暴的挖掘……陶器碎裂的……无声悲鸣……“呃……”我猛地抽回手,心脏狂跳,额头上渗出了一层冷汗。
刚才……那是什么?!
幻觉?
接触汉代云纹陶片,感知到其残留‘记忆’片段:真实性99%——一个冰冷的、如同系统提示般的声音,突兀地,在我脑海深处响起。
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从未如此清晰,如此……不容置疑。
我……能感知到文物的“记忆”?!
这个认知,让我震惊,惶恐,却又……隐隐有些激动。
我颤抖着手,再次……尝试着去触摸其他的陶片。
有的,冰冷而死寂,没有任何“回应”。
——赝品/无特殊价值的碎片:概率85%有的,则同样传来微弱的“暖流”,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