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蛛丝马迹
一路上,两人心中都在反复思索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究竟是谁如此煞费苦心,设下重重机关,还安排黑衣人阻拦他们探寻真相?
回到蒋府,两人换下湿透的衣物,在书房相对而坐。
蒋长扬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从种种迹象来看,这背后之人必定对‘血煞牡丹’的秘密了如指掌,且不想让我们插手此事。”
何惟芳点头,目光落在桌上那张被雨水浸湿一角的羊皮地图上:“这地图既然能指引我们找到废弃庭院,或许还有其他线索。”
说着,她拿起地图,仔细端详起来。
突然,她发现地图背面有几个模糊的水印,像是被雨水冲刷后才显现出来的。
“长扬,快来看!”
何惟芳兴奋地叫道。
蒋长扬连忙凑过去,只见那几个水印隐约组成了几个字:“紫霄观,秘钥现”。
“紫霄观?”
蒋长扬思索片刻,“这紫霄观位于洛阳城郊的山上,是一座颇为古老的道观。
据说里面藏有不少前朝的古籍珍本,难道与这‘血煞牡丹’的秘密有关?”
两人决定,次日便前往紫霄观一探究竟。
第二日清晨,天气放晴,两人乔装打扮后,骑马向紫霄观进发。
紫霄观依山而建,西周古木参天,环境清幽。
他们来到观前,只见一位老道士正在清扫庭院。
蒋长扬上前,恭敬地施了一礼:“道长,我们夫妇二人听闻紫霄观历史悠久,特来瞻仰,不知可否入内参观?”
老道士抬起头,目光在他们身上打量一番,微笑道:“施主请进,不过观内有些地方尚未修缮完毕,还望不要随意走动。”
两人谢过老道士,走进观内。
他们一边佯装参观,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
在一处偏殿,他们发现了一间紧闭的房间,门口有两个小道童守着。
“这房间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何惟芳低声说道。
蒋长扬点头,目光落在房间的锁上,那是一把造型奇特的锁,锁芯处刻着一朵牡丹花纹。
“这锁与我们之前所见的牡丹印记似乎有某种联系。”
蒋长扬心中一动,他从怀中掏出之前在废弃庭院中捡到的一块形状奇特的金属片,那金属片上也刻着类似的牡丹花纹。
他试着将金属片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咔哒”一声,锁竟然开了。
两人惊喜地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西周摆放着几个书架,上面堆满了古籍。
在房间的中央,有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何惟芳走上前,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放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佩上同样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
就在她拿起玉佩的瞬间,玉佩突然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光芒中,隐隐浮现出一些文字。
“这是……”两人凑近一看,只见光芒中的文字写道:“血煞牡丹,生于绝境,以心为引,方可掌控。
若落奸人之手,大唐危矣。”
还没等他们细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蒋长扬脸色一变:“不好,有人来了!”
他迅速将玉佩放回木盒,拉着何惟芳躲到书架后面。
门被猛地推开,一群黑衣人冲了进来。
为首的黑衣人环顾西周,目光落在桌上的木盒上。
他走上前,拿起木盒,冷笑一声:“果然被你们找到了。”
说罢,他一挥手,黑衣人便将书架团团围住。
蒋长扬与何惟芳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拔出佩剑,准备与黑衣人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老道士突然出现在门口,他手中拿着拂尘,轻轻一挥,一股强大的气流将黑衣人击退数步。
“你们在我观内肆意妄为,成何体统!”
老道士怒目而视。
为首的黑衣人脸色一变,说道:“老道士,此事与你无关,劝你不要插手。”
老道士冷哼一声:“这紫霄观乃清净之地,岂容你们这些宵小之徒撒野!”
说罢,他手中拂尘舞动,与黑衣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何惟芳与蒋长扬见状,也加入战斗。
在三人的合力攻击下,黑衣人渐渐不敌,纷纷落荒而逃。
老道士收了拂尘,看着何惟芳与蒋长扬,目光中透着一丝深意:“两位施主,这玉佩关乎大唐命运,切不可落入奸人之手。
你们既己得到,便要好好守护。”
说罢,老道士转身离去。
何惟芳与蒋长扬望着老道士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老道士究竟是什么人?
为何会突然出手相助?
而这玉佩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带着这些疑问,两人离开了紫霄观。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危险也越来越近,但为了大唐的安危,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行,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