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奶奶就想到了我的大舅,因为我的外公家是在一个乡里街上,学校相对我现在的小学来说要好很多,于是她去了一趟我的外公家,找到了我的大舅,因为大舅在他们乡镇里是一个颇有名气的裁缝,找到他,想请大舅帮我联系学校。
谁知道我的大舅,听说了我奶奶的来意后,连连摇头一口回绝了,理由是王强太调皮了,我们管不了。
后来我听奶奶说,大舅是因为害怕我转学后会住到他家,给他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口回绝了我们,奶奶以此为例,教育我说:“大强,看到了吗?
这可是你的亲舅舅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不要依赖别人,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我也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中隐隐升起对大舅的不满,时隔多年后再想一想,大舅当时的做法也很正常,在那个本不富裕的年代,谁都不想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况且他的姐姐己经去世,就更不可能为自己带来累赘了。
这样想想心里也就释然了,当然,当时是没法理解的,毕竟我的妈妈是他的姐姐啊,现在才知道那就是小孩子的幼稚。
大舅那里行不通,奶奶并未灰心,她又想起了她的妹妹,我奶奶有五姐妹,奶奶老三,她的五妹,我叫五姨奶,五姨奶生活在泗阳县城,她的儿子,她只有一个儿子,我叫他大姨叔,在县城里的中医院,是门诊部主任,听奶奶说大姨叔很是了不起,读的大学是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回中医院,都做到了门诊部主任了。
奶奶到了大姨叔家,和五姨奶还有大姨叔当然还有大姨叔的爱人我叫大姨婶说明了她想让我转学到县城读书并寄宿在五姨奶家的想法,大姨叔考虑到我无父无母的不幸,想帮我一把,就答应了下来,并帮我找好了县城里的北门小学,让我住在他家的厨房里,就这样,我离家求学的路开始了,那时我对大姨叔一家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感激,认为他是我的大恩人,到现在也是这么认为。
大姨叔是名牌大学毕业,所以在我放学后,经常会给我辅导作业,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天我在做语文作业,遇到一题是写出上中下结构的字,我一时想不出来,大姨叔看到后,在我的后背轻轻的拍了一巴掌,我以为他是因为我做不出来而打我,立马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时大姨叔说:“怎么了?
哭什么啊?
你以为我是打你的吗?
我拍你一巴掌,用的是手掌,手掌的掌字不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吗?”
我瞬间领悟,破涕为笑,大姨叔这时又说:“我拍你一巴掌,能增加你的记忆”,确实,到现在西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忆犹新,真的很感谢大姨叔的淳淳教诲。
大姨婶是东北哈尔滨人,那时感觉她讲话特别好听,她人特别善良,又孝顺老人,经常帮我买好衣服并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我的床头,有时会打趣地问我:“王强,是我烧菜好吃还是你五姨奶烧菜好吃?”
我就会脱口而出:“都好吃!”
大姨婶就会说:“嘿!
你真会说话。”
五姨奶就是那种很精于算计的小老太,她很爱抽烟,并且烟瘾还特别大。
记得每隔一段时间五姨奶就会有意无意的跟我说:“大强,家里没有米吃了,快断顿咯。”
我就知道了我周末回家的时侯该带米来了。
虽然五姨奶会算计,但是我还是觉得她很好,最起码是帮助了我收留了我,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们。
就这样,我在大姨叔家住了一年,读完了三年级,三年级放暑假,我回家了,在暑假里,奶奶去了一趟县城,给我带来了一个我感觉不太好的消息。
奶奶回来跟我说:“大强子,泗阳你可能不能再去读书了,还是回我们本村的小学读吧。”
我不解的问奶奶:“为什么啊奶奶?
我在北门小学读的好好的啊?
成绩也不错,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奶奶说:“你大姨叔家出了一些事,她和你大姨婶离婚了,因为这事,你大姨叔也没精力照顾你的学习了,他们家的环境也不在适合你寄宿下去了,你明白吗?”
我点点头,虽然心里很不舍北门小学的同学老师,却也无可奈何,就是想不通,大姨叔和大姨婶感情不是一首挺好的吗?
怎么说离婚就离婚了呢?
就这样,我又回到本村的陶桥小学继续读了西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