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试锋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李阳站在宿舍楼下,手里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存折,128.5元的余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128块5毛钱,能干什么?”

他喃喃自语,嘴角却浮现出一丝笑意。

前世的他,曾经因为150块钱的学费发愁,因为3块钱的早餐纠结,因为买不起一双名牌运动鞋而自卑。

可现在,他知道自己拥有的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未来的信息差。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校外的网吧。

2000年的互联网,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

李阳坐在网吧的电脑前,熟练地打开浏览器,输入“万网”的网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域名注册商之一。

“域名……”他眯起眼睛,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几个关键词,“e-pay不行,太贵了,肯定被人抢注了。”

前世,他曾经想过注册一个类似的域名,但因为囊中羞涩而放弃。

而现在,他连128块钱都嫌少,更别说买域名了。

“换个思路。”

他思索片刻,输入“yi-pay”——拼音域名,便宜,而且更容易被中国人记住。

查询结果:未注册!

李阳眼睛一亮,立刻点击注册。

“姓名:李阳;联系方式:宿舍电话;支付方式:银行转账……”他填写完信息,点击确认。

叮!

系统提示:注册成功!

“搞定!”

李阳长舒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这个域名,未来可能会值多少钱?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而一个好记的域名,就是流量的入口。

回到宿舍,张伟正躺在床上打游戏,见李阳回来,头也不抬地问:“怎么样?

钱够不够吃饭?”

李阳笑了笑:“够,而且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张伟终于抬起头,一脸好奇。

“创业大赛。”

李阳打开电脑,调出自己刚才写好的商业计划书,“我想做一个校园电商平台,让学生可以在线交易二手教材、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

张伟皱眉:“这玩意儿靠谱吗?

现在大家都用现金交易,谁会上网买东西?”

李阳早有准备:“现在可能不行,但未来一定行。

你想想,如果我能搞一个平台,让买卖双方首接交易,省去中间商赚差价,是不是很方便?”

张伟半信半疑,但还是被李阳的热情感染:“行吧,我帮你看看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熬夜修改商业计划书。

李阳凭借前世的记忆,提出了“线上展示+线下交易”的模式——毕竟2000年,真正的在线支付还不成熟,但校园里的熟人交易完全可以先跑通。

比赛当天,李阳站在台上,面对评委侃侃而谈。

“我们的平台,不仅是一个交易市场,更是一个社交网络。

学生可以在这里发布闲置物品,也可以组队创业,甚至可以发布***信息……”台下的评委眼前一亮。

“这个模式很有创意!”

一位教授点头称赞,“不过,你们如何解决支付问题?”

李阳早有准备:“目前我们采用‘线上撮合+线下现金交易’的方式,未来我们会接入银行转账系统,甚至开发自己的支付工具。”

(前世的支付宝,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最终,他们的团队获得了二等奖,奖金1万元!

拿到奖金后,李阳立刻行动起来。

“1万块,够干什么?”

张伟兴奋地问,“要不我们租个店面?”

李阳摇头:“太贵了,而且太慢。”

他盯上了校园里的二手教材市场。

“每到开学季,学长学姐们都会低价卖掉旧书,而新生们又不得不花高价买新书。

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二手书交易平台,抽成10%,利润有多大?”

说干就干!

李阳和张伟印了几十张传单,在宿舍楼下、食堂门口疯狂张贴:“二手教材回收!

高价收购,低价出售!

联系电话:XXX”短短一周,他们就收了几百本旧书,然后以稍低于新书的价格出售,利润高达50%!

“这只是开始。”

李阳望着账本上的数字,嘴角微扬。

然而,好景不长。

一天,李阳正在宿舍整理书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是李阳吗?

我是校学生会的王明,你们的创业项目不错,学校想找你谈谈合作。”

合作?

李阳心中一动。

第二天,他来到学生会办公室,见到了王明和一个陌生男人。

“这是宏远投资的王总,他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

王明介绍道。

王总西十多岁,西装革履,目光锐利:“小李,你的项目很有潜力,我们愿意投资20万,占股30%,帮你把平台做大。”

20万!

李阳呼吸一滞。

前世的他,做梦都不敢想能拿到这么多投资!

但就在他准备答应时,王总突然皱眉:“不过,我有个条件——你必须休学,专心创业。”

休学?

李阳犹豫了。

前世的他,因为害怕辍学而错失了许多机会。

但现在,他重生一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

“我需要考虑一下。”

他最终说道。

离开办公室后,张伟急切地问:“怎么样?

答应他吗?”

李阳望着远处的校园,喃喃自语:“这一次,我不会再错过机会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