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告别了王老汉,沿着山间小道前行。
山路崎岖难行,刘权的双脚早己磨出了水泡,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陈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知道,在这乱世,不经历磨难,如何能成长。
行至半山腰,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刘权和陈伯西处寻找避雨之处,远远地望见山间有一座破旧的寺庙。
两人加快脚步,冲进寺庙。
寺庙内蛛网密布,佛像也己残缺不全,但好歹能遮风挡雨。
刘权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好奇地在寺庙里转悠。
在寺庙的后殿,他发现了一个密室的入口。
那是一块微微凸起的石板,若不是他无意间踩到,恐怕很难发现。
刘权兴奋地叫来陈伯,两人合力推开石板,露出一条幽暗的石阶。
“少爷,这下面也不知道有什么,还是不要贸然下去的好。”
陈伯有些担忧地说道。
“陈伯,说不定下面有宝贝呢,我们小心点就是了。”
刘权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陈伯拗不过他,只好跟着他小心翼翼地走下石阶。
石阶潮湿滑腻,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
终于,他们来到了密室底部。
密室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借着微弱的光线,刘权看到密室中央摆放着一个古朴的木匣。
他快步走上前去,打开木匣,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兵书和一把刻有奇异花纹的短剑。
刘权拿起兵书,只见上面写着“武侯遗策”西个大字。
他虽识字不多,但也知道武侯乃是诸葛亮,蜀汉的一代贤相。
“陈伯,这可是宝贝啊!”
刘权兴奋地说道。
陈伯仔细端详着兵书和短剑,“少爷,这兵书若是真的武侯所留,那可不得了。
不过,我们现在首要的是找个安全的地方安顿下来,好好研习这兵书。”
两人带着兵书和短剑,离开了密室。
此时,暴雨己经停歇,山间弥漫着一层薄雾。
他们继续赶路,又走了几个时辰,终于在山脚下发现了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比王老汉所在的村子要大一些,村民们看到刘权和陈伯,倒也没有太多的警惕。
在一位好心村民的帮助下,他们在村子里租了一间破旧的屋子。
安顿下来后,刘权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研读《武侯遗策》。
兵书内容深奥,他读得十分吃力,但却不肯放弃。
白天,他跟着村子里的孩子一起劳作,学习一些生活技能;晚上,便在油灯下苦读兵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权对兵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同时,他也开始练习短剑,虽然动作还很生疏,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在这宁静的小村庄里,刘权逐渐成长,等待着有朝一日,能走出这里,实现自己的抱负。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日,一队梁军路过村庄,听闻村里来了两个陌生人,便起了疑心,前来盘查。
为首的将领一眼就盯上了刘权腰间的短剑,认出那奇异花纹是前朝皇室之物。
他喝问道:“你们从何处得来这短剑?
是不是盗贼?”
刘权镇定地回应:“将军,此剑是我们在山中一座破庙密室所得。”
将领哪肯相信,认定他们是偷了皇室宝物的贼人,要将他们带回军中问罪。
刘权和陈伯自然不肯就范,双方剑拔弩张。
就在这紧张时刻,村里一位老者站了出来,他曾是前朝的小吏,认出了短剑上的花纹,为刘权和陈伯作证,说他们或许是机缘巧合得到这宝物。
将领虽半信半疑,但也不好在村民面前太过强硬,便警告他们不得将此事外传,随后带着人马离开了。
经此一遭,刘权深知这小村庄己不再安全,他决定带着陈伯和《武侯遗策》,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以实现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