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神贯注于眼前堆积如山的习题,手中的笔在试卷上飞速游走,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已隐去,只剩下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那声音如同战场上的鼓点,催促着他在知识的战场上奋勇厮杀。
然而,毫无征兆地,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他猛地拖入黑暗的深渊。
天旋地转间,黑暗如潮水般无情地将他彻底淹没,意识也随之消散。
当崔小郎再次恢复意识,发觉自己身处一间破败不堪的草屋。
破旧的屋顶上,几缕微光艰难地穿透缝隙,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腐朽的气味,让他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身上那件打着层层补丁的粗布麻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身躯上,每一个补丁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具身体曾经经历的苦难。
他缓缓坐起身,脑袋里顿时传来一阵剧痛,陌生而繁杂的记忆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
原来,他竟穿越到了明朝河西村的崔家,成了这个寒门的小孙子。
透过模糊的视线,他望向院子,只见老祖母正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念念有词。
她那浑浊的双眼中满是虔诚与绝望交织的复杂神情,仿佛在向苍天祈求着一丝怜悯。
屋内,父亲和伯父如着魔一般,不停地抄写着书卷,口中喃喃念着“科举,科举……”那声音带着无尽的执念,又透着深深的无奈。
崔小郎瞬间明白,自己这是陷入了“科举文地狱副本”。
崔家祖上也曾是名门望族,簪缨世家,荣耀一时。
然而,连续十代人在科举之路上铩羽而归,家道也因此一落千丈,如今已沦为一贫如洗的农户。
老祖母为了供儿子们读书,变卖了所有田产,母亲和姐姐每日只能靠挖野菜,换些勉强维持生计的微薄口粮。
全家上下,都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科举之上,可年复一年,换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崔小郎心中五味杂陈,看着这穷困潦倒的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暗暗发誓,既然命运将他送到这里,他定要改变崔家的命运。
可眼前的困境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压得他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