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下棋
只是,妈妈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心疼了。
她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居然被人这么践踏,这件事情总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她得跟老桑好好合计合计。
桑家餐桌上。
“哇,妈妈,这个红烧肉好好吃,软烂入味,甜而不腻,比五星大厨做的都好吃耶,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饭了……”桑娜夹起一块红烧肉,说完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嘴巴里,两颊鼓鼓的,怎么看都像个贪吃的小仓鼠。
“你还有不喜欢吃的?
你除了吃,就是……,吃货就是你一辈子的标签”,哥哥一如既往发挥他的毒舌,打击桑娜可是他的一大乐趣。
说完立马夹了块红烧肉塞进嘴巴里。
抢着吃更美味。
“妈妈……,你看看哥哥。
他老是打击我,从来都不知道让着我,而且……***什么他都跟我唱反调,一点也没有作为哥哥的自觉,怎么当哥哥的嘛。”
桑娜摇着妈妈的胳膊,用甜的发腻的声音对着妈妈撒娇,希望妈妈能给讨厌的哥哥一个“爆栗”最好了,可惜,妈妈给了她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爸爸……你能不能管管哥哥呀……”求助妈妈不管用,桑娜立马转换求助对象。
小儿女的日常斗嘴,爸爸更不管了。
哼……哼哼哼……,桑娜气鼓鼓的:“哥哥,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你敢说妈妈做的饭不好吃?!”
我还治不了你,小样!
“他敢,你妈妈做的饭给五星大厨都不换。
想当年,你俩那个挑食,换了好几个厨师都不行。
没办法,你妈妈为了让你们不挑食,能好好吃饭,花大价钱专门报班学习做饭,苦练厨艺……”中年老桑一提起老婆的厨艺,就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谁敢质疑他老婆,活腻歪了,儿子也不行。
一顿饭就在和谐欢快氛围下吃完了。
饭后,桑娜和哥哥自觉收拾碗筷,该进洗碗机的进洗碗机,该进橱柜的进橱柜,总之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爸爸则走到书房,拿出日常使用的棋盘。
“娜娜,过来陪爸爸下棋吧。
赢了有奖励,输了不许耍赖。”
“来了”,看来爸爸有话跟她说,桑娜俏皮的朝着哥哥笑道“哥哥,辛苦你呀”。
桑逸瞪了她一眼,又不想睬她了,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洪水就泛滥,脸皮厚的没法看……西西方方的棋盘上,线条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交叉点,中间一点稳稳当当,八个小圆点各占据一方,正所谓“一块棋盘正西方,纵横交错十九行,西角西边九颗星,天元盘踞在中央。”
棋盘两边各放着一盒棋子,棋子一黑一白。
白子温润如玉,柔而不透,细看微有淡黄或淡绿之色。
黑子则“仰视若碧玉,俯视落点漆”漆黑润泽,对光看,周围却泛着一抹碧绿或宝蓝色光泽。
棋子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不愧是棋中圣品-云子。
桑娜在爸爸对面坐下,颔首致意。
开局即起势,迅速占领优势,势要一马当先,一往无前。
只见棋盘上黑白交织,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随着棋局推进,桑娜落子速度越来越慢,眉头越来越紧,反观桑爸爸那边则越来越轻松,老神在在的棋局己定,徒劳挣扎。
终于随着最后一颗棋子落下,桑娜终是没得赢得奖励。
观棋不语真君子,一盘棋下完,桑娜难逃哥哥毒嘴,俩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复盘时间桑爸爸“娜娜,你的起势挺好,开始既布局,占领优势,如果你能稳扎稳打,高低配合封好口,而不是一路追着我的棋子打,还是很有优势的。”
爸爸指着其中一颗棋对桑娜说“你看这颗棋子,如果你刚刚不是落在这里,而是继续你之前的走法,落在这里,是不是棋局就活了。
可是你一看到我开始进攻了,就忘记了自己的布局,只想着怎么阻挡我的攻势,忘记了退一步方能扰乱棋局,打开新局面。
也因为你只顾着挡,才会被我一路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己的防守,导致好好的一手棋被你下的惨不忍睹。”
“挡若是刚,退则是柔,刚能济柔,柔能克刚,交互运用,方能制胜。”
“围棋是这样,生活也是。
太过刚强则易折,给人暴力的感觉,会被人群所孤立。
太过柔弱则又显得很卑微,容易被人轻视。
我们只有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这样才更容易让他人所臣服,别人对你的态度也不会太过随意。”
以前的她总是太过刚硬,不懂变通,遇到事情一味的强行解决,正面碰撞,丝毫不懂迂回战术,最后落得个父母家人放弃她,朋友远离她,路平折磨她的凄惨下场。
太刚易折-说的就是以前的她了。
然而,后期的她又因为父母哥哥的远离,亲戚朋友的轻视,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只知道一味的逃避,退让,所以路平才能肆无忌惮的欺负她,首至死亡。
太柔易靡-她真的是两个极端了。
不能一味的刚,也不能一味的柔,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方能步步为营,赢得漂亮!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桑娜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桑爸爸看桑娜陷入沉思,后又恍然大悟的表情,便知道他的女儿听进去了,露出了老父亲的欣慰笑容。
妈妈这时则端来一盘精致的水果,温柔的说道“老桑,娜娜,还有小逸,快点过来吃水果了。”
“妈妈……最好了”,桑娜充分发挥自己的嘴甜优势,势要把糖衣炮弹输出到底。
各司其职,其乐融融,这大概是重生以来桑娜和家人最放松的一天了,没有芥蒂,没有猜疑,只有欢声笑语。
周末的日子总是这么短暂,欢聚的时光稍纵即逝。
转眼新的一周即将开始,桑娜也要回到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