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仰光大学爆发反对殖民教育的“国民教育运动”,导致“佛教青年会”结合其他团体成立“缅甸人民团体总会”,其改革要求被英国拒绝。
1930年代学生与农民暴动持续,英国改采怀柔政策,没有出动军队压迫,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名义上独立的缅甸执行政府。
在日本支持下,昂山将军(Gen. Aung San,又译翁山)组织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
所以现在的缅甸就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内部农民等各界都在反抗中,距离二战1939年爆发还有几年时间,到时候英国法国这些殖民国家根本抽不出手来搞事情,所以才让缅甸,老挝越南纷纷独立建国成功,那么这就有操作性了。
首先在缅甸一些不重要的城市把占领,以此为根据地,慢慢吸收人员,到二战爆发时候这些城市也没被波及到,还有就是日本要到1940年左右才到缅甸走马圈地,老蒋要到1942年左右才派远征军出征缅甸与日军对抗,在这几年中只要有钱有人有部队,不会有其他势力关注我这个外来的小卡拉米,就是有先灭了他,不是说最牛批的刺客都是首接冲进去开无双吗,知道的人死完了,秘密就能瞒住了。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是要有钱。
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钱又不能首接变出来,就必须请外援,就缅甸越南那片地区,英国法国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甩我这种心比天高的小人物,但好歹也是个穿越者,世界警察的名头还是知道的,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应对经济萧条,正在实行罗斯福新政,有了基地后跟这个伟大的美国总统联系上,用缅甸的未来去买单,我相信这些资本家比谁都还热情,没看见俄乌战场上,为了利益,资本家们啥脸面都不要了吗。
就目前西康省相接的缅甸地区只有从攀枝花出发,往缅甸的葡萄县与密支那县最近,这里说明一下,中国的远征军是从云南昆明出发到老街县,禅达这些路线的,主要保护滇缅路的运输路线的正常。
其中密支那(Myitkyina) 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二战时为战略据点,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人口约20万。
而葡萄县位于缅甸北部,靠近中国边界,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小城,人口只有10万人左右,在二战时期基本无人关注,是一个优质的后勤基地,只要占领了这里,只要慢慢种田发育,不管是曲线救国,还是参加抗日都有一定底气,也不会看老蒋脸色。
有了这个目标,我把前面写满规划的纸都揉烂丢掉,慢慢的思考以葡萄县为基地的发展,虽然没实际搞过,但是未来网络那么发达,随便网上查查都能知道占领一个地区的发展模式,不然咋那么多写三国,写大唐,写大明还有现代的种田文,都是可以借鉴的嘛,只要有了管理人员,按照自己思路走下去,几年下去,不怕创业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