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真无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当初太后力劝玄凌同意大选,目的就是为了把未及笄的李菟奚纳进宫当吉祥物,顺便拉拢其他重臣,因为李菟奚绝对是拉拢李家的利器。

玄凌刚亲政不久,正是心高气傲之时,虽然太后说得都对,但他就是想稍微叛逆一下,谁知李家到底还是发作了。

玄凌恼恨李家原本可以闷声自己处理家事,非要多此一举主动请罪,闹得人尽皆知,想到朝堂文臣们的脸色,他怎能不气?

太后朱成璧只冷眼看着,不发一言。

玄凌是她亲儿子,她为他付出那么多心血,到头来因为垂帘听政那三年,母子之间有了隔阂。

哪怕她退隐闭门不出,也没挽回两人的感情。

她不知道该庆幸儿子心思深沉,胸有大志,会是位好君王,还是该难过帝王之家无亲情。

不过,玄凌到底年轻,手段浅了。

给李菟奚高位分又如何,全了李家脸面,等人进了宫想怎么拿捏、何时升位,还不是他说了算。

望着儿子阴沉的脸色,太后终究还是心软了:“我会让梅诗送一份李家幺女抄的佛经进宫,然后再下道懿旨,把她的位分提一提。

她年幼不能侍寝,只要不饿着她,让她好好在后宫活着,李家就会永远忠心。”

玄凌脸色稍缓:“多谢母后,儿子无能,让您受累了。”

太后叹了口气:“皇帝言重了。

近日可去看过大皇子?”

玄凌微微皱眉:“政务繁忙,未抽出空去宜修那里。”

太后沉默了片刻,才又说道:“再忙也该往其他人那里走走。

苗氏、甘氏总是不消停,即便是对他们两家欲擒故纵,可总让阿柔受气,你难道不心疼?”

玄凌垂目应道:“儿子知道了。”

接下来,母子半晌无言。

最后,太后主动称累,赶玄凌离开。

她怔怔望着儿子挺拔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逐渐被无尽的孤寂淹没,整个颐宁宫仿佛变成了寒冰炼狱,冷彻心骨。

可如果有人问,为了今日的一切值得吗?

她会毫不犹豫地说,值得,不悔!

李家那样的世家门阀太让人艳羡,朱家不能再回到过去那样灰头土脸的日子,她更不愿只做太妃,仰别人鼻息而活。

梅诗问李菟奚要抄写的佛经,她一本正经地回绝:“我与祖母日后不知何时能再相见,这些佛经是为了她而抄。

太后娘娘如果得了几页心不诚的佛经,恐怕不太吉祥。”

梅诗只能威逼利诱:“不如小主在进宫前抄完一份,进宫后献给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一高兴,肯定会奖赏小主。

如果小主不送,会不会让人觉得在小主心里太后娘娘不如荣国夫人呢?”

李菟奚面露难色,心里却冷笑,如果不论君臣,论资排辈,太后只是她的婆婆,祖母还要比太后长一辈。

祖母被封荣国夫人,那是封无可封。

再者,李家需要送个女儿进宫谋富贵吗?

明明是朱家和皇帝需要李家镀金身。

太后即便心里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尊贵人,也不会首言自己比荣国夫人尊贵。

看来人设立得十分成功,梅诗被她的“天真无邪”迷惑了,竟然说出这种话。

在梅诗眼里,李菟奚似乎百般纠结才下了决定:“好,都听姑姑的。”

梅诗松了口气,赶紧抽空给宫里递了信,说明情况。

“愚蠢!”

太后收到消息,脸色有些难看,离李菟奚进宫只余两日,如果被人知道梅诗引导让李菟奚放弃给荣国夫人抄经祈福,转而替她抄经,那些大臣更有话说了,更何况此次入选的还有御史大夫家的女儿,位分给的也不高。

此事看起来很好回旋,只需要说梅诗领会错她的意思了。

但毕竟是她的人出了问题,玄凌向来多疑,可能会有其他心思。

哎,儿女都是孽债。

不知道玄凌什么时候能明白她的良苦用心,而不是一再误解怀疑她。

次日,太后命人把升位的懿旨送到仪元殿,玄凌却没有打开看,便让人出宫宣旨。

因为他早就派人盯着颐宁宫的一举一动,太后身边亦有他的人。

“从西品婉仪?

封号没了,连升两级。”

李菟奚接到懿旨,在心里吐槽,婉仪这个位分不也犯了皇后小字吗?

玄凌怎么不把这个位分改了,或者首接取消?

太后挑这个位分,不会也是为了给玄凌擦***吧。

真是用心良苦啊。

好在进宫前升位她不是独一份,御史大夫之女陆忆慈也升了一个位分,封了颖嫔。

接到懿旨后,荣国夫人便奏请进宫谢恩,想要为太后送上弘岳大师开光的经书和佛珠,一谢皇上赐名,二谢太后的看重。

太后看到宫帖,扶额叹气:“皇上早给一宫主位,哪会有这么多麻烦。”

然后称病不见,又赏赐了一些东西。

荣国夫人把装着经书和佛珠的金丝楠木盒子交给了李菟奚,声情并茂地表示了不能进宫谢恩的遗憾,叮嘱她一定要把经书和佛珠献给太后。

并说太后和她老人家都是信佛的慈善人,她老人家与弘岳大师有点交情,以后太后想要什么,她老人家定会亲自为太后求来。

言下之意,有什么冲老身来,别为难我孙女。

李菟奚在心里欢呼,祖母厉害!

太后给她的升位理由是书法技艺高超,孝心可嘉,万一哪天太后或位分高的妃嫔,以此为借口让李菟奚抄经,她躲都没处躲,此处着重点名华胖胖。

只是,为什么有李家这样的家世和亲人,电视剧里没有一点痕迹?

剧里的丫鬟都很出彩,没道理这样的妃子没存在感。

难道她只是扇动翅膀的蝴蝶,原著压根没这个人?

李菟奚认真思考了一番,如果原著有出身李家的妃嫔,大概率不怎么受宠,玄凌会把她当吉祥物供着,也不会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

不过,不知道大皇子是不是先天体弱,明年注定夭折。

朱宜修如果死了儿子,定然会发疯无差别攻击,到时被扫射到,太后再帮忙掩盖,恐怕自己也要白死。

要赌太后不敢拿李家当傻子吗?

两日的时间,在李菟奚针对未来的分析猜测中,转眼即逝。

进宫的这一日,如约而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