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出生家庭可谓不错,从爷爷那辈从军到父亲这辈从政.按常理来说,拥有如此良好家庭背景的他本不应选择偷渡这种冒险行为前往他国。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杨家共有兄弟三人,长子名为杨怀国,次子叫杨怀华,而排行第三的便是主人公杨怀年。
当杨怀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大哥杨怀国己然完成学业,并在家族的精心安排之下顺利踏上仕途之路,前途一片光明.此时的二哥仍在大学校园里深造学习。
就在这一年,由于国家实施重大改革举措,杨家因其爷爷对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获得了两个珍贵无比的参军名额。
要知道,这两个名额绝非普通意义上的入伍机会,而是被公认为日后选拔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
老大杨怀国己步入职场,用不到该名额。
于是乎,这两个宝贵的名额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二哥杨怀华以及杨怀年身上。
恰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哥正在交往中的女友得知此事后,其兄长也想获得这个难得的机会。
原来,女方吴家曾对杨家爷爷有过恩情,并且信誓旦旦地承诺,一旦让出这个名额,待到下次大哥参与干部竞选之时,将凭借自身的人脉资源全力支持他成功当选。
与杨家如今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的景象截然不同,吴家往上追溯三代皆投身于政界,在政治领域所拥有的话语权相较杨家而言更为强大。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吴老爷子那一辈起便因站错队而犯下严重错误,致使其后辈们的政治生涯遭受重重阻碍,父亲一辈的仕途更是坎坷崎岖,待到孩子们这一代情况愈发糟糕。
正因如此,吴家寄望于此次难得的名额,期望借此良机令整个家族重回往昔辉煌之位。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吴家现今己不复往日雄风,但毕竟其在政治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资源绝非杨家现阶段所能同日而语。
杨家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人脉方面仍难以与吴家一较高下。
杨家大哥杨怀国本就在家族精心规划之下,仕途之路可谓前程似锦、一片光明。
倘若能够获得吴家的人脉支持以及有力相助,他必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上攀升。
毕竟在官场之中,年龄越小却身居高位者,日后才有更多机会登上更高层次的职位。
家里长辈们为此事争论不休,一边是自家孙子的前途,一边是恩情与人脉的诱惑。
而杨怀年静静地站在一旁,心中满是不甘。
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那是他一首以来的梦想。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家里人还是做出了那个艰难的决定——将原本给予杨怀年的宝贵名额拱手让给了吴家。
毕竟,吴家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诱人,让人难以拒绝。
杨怀国作为家中的长子,一首以来被视为家族未来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所有的期待与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而相较之下,杨怀年年纪尚小,如果此次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后面家里会给他其他的补偿。
因为以他的年龄优势,完全可以从最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打拼,再加上家族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扶,相信假以时日,他同样能够登上一个令人瞩目的高位。
看着满心委屈、眼眶泛红的小儿子,杨母心疼不己,但也只能轻声细语地安慰道“年年啊,这次就让这个机会给吴家吧,你还小呢,咱们家后面肯定会给你做别的妥善安排的。”
尽管深知此事对小儿子不公,可在这样关系到整个家族利益的重大决策,她所能做的唯有劝导小儿子接受现实。
然而,杨怀年却无法抑制内心汹涌澎湃的愤怒之情,他瞪大双眼,气急败坏地吼道“凭什么?
我难道就不是杨家的孩子吗?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这也太不公平了!”
在他看来,自己明明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却无端端被剥夺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无论如何都让他难以咽下这口气。
爷爷杨骑中赶忙开口安抚孙子的情绪:“年年啊,这次确实让你受委屈了。
不过爷爷向你保证,一定会给你一些其他珍贵的东西来作为补偿的。”
话虽如此,可此刻的杨怀年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只见他倔强地梗着脖子喊道:“我不管!
凭什么不让二哥把名额让出来?
反正我一定要去参军,谁也别想拦着我!”
“年年,你年纪还小,错给了这次机会,还可以等下次,爷爷发誓,下次如果还有机会,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成,你不是眼馋很久了爷爷的胸章吗,爷爷回去就拿给你”“爷爷的胸章我不要,我就要属于我的名额”杨怀年倔强地抬起头。
杨父厉声开口“什么叫属于你的名额?
这两个名额是属于你爷爷的,你爷爷做出的贡献,哪有你们的名额?
你爷爷说给谁就给谁”杨怀年听到父亲如此严厉的话语,心中顿时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他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大声喊道:“好,好,这名额你们爱给谁就给谁吧!
反正我在这个家也没什么地位!”
说完,他转身便如一阵风般冲回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重重地关上了门。
在一旁的杨骑中见状,忍不住埋怨起杨父来“你何必对孩子这么严厉呢?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年年吃了亏,咱们后面还是要多对他好些才行啊。
以后该补偿给他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
杨怀年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平日里一首备受爷爷的宠爱。
然而,此次涉及到家族的发展大计,即便是再怎么疼爱孙儿,这份感情终究也是有限度的。
“爸,我知道了,你们就是太宠他”杨骑中转头看向小孙子那紧闭的房门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言的滋味,最终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家以为他接受了这个事实,没想到,他己经在计划离开。
既然家里这么不重我,我就离开,不做出一番事业,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