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学课⑵
她年纪五十出头,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喜欢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
"今天咱们不搞太复杂的,就做一道应用题,看看大家空间向量掌握得怎么样。
"她在黑板上写下题目:"某古代建筑工地需搭建一座梯形观景台,台面长10米,宽6米,高4米。
现有一根长8米的木料,问:能否从台面一角斜立至对角线的地面位置?
"教室里响起沙沙的写字声。
陈书咬着笔帽,盯着题目发呆。
昨晚熬夜复习,她现在脑子嗡嗡的,眼前的数字像蚂蚁一样爬来爬去。
"唔……" 她揉了揉太阳穴,"先建坐标系……"---秦朝·咸阳宫嬴政皱眉盯着天幕上的题目,转头问李斯:"此乃何术?
"李斯捋着胡须,沉吟道:"似是《九章算术》之商功篇,然其解法迥异。
"蒙恬则首接抽出佩剑,在地上划出梯形,试图用勾股定理推算,结果眉头越皱越紧。
"怪哉!
此木料斜立,竟需如此计算?
"汉朝·张苍府邸张苍(西汉数学家,《九章算术》整理者)正伏案疾书,突然抬头,眼中精光闪烁。
"妙!
此乃邪田(斜梯形)之术!
"他立刻唤来弟子:"速取算筹,吾欲验算此木料是否可立!
"唐朝·国子监李淳风(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眯眼盯着天幕,突然拍案而起:"此非勾股,而是重差之术!
"一旁的僧一行(唐代著名天文学家)笑道:"李兄,此女师之法,似比《海岛算经》更简。
""哼,女子为师,终究不合礼法。
"一位老儒生摇头。
"闭嘴!
"李淳风瞪了他一眼,"学问岂分男女?
"---陈书额头渗出细汗,手指微微发抖。
她昨晚只睡了西个小时,现在脑子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坐标系……原点设在台面一角……" 她喃喃自语,笔下却越写越乱。
可黑板上放的高考倒计时无法忽视。
"烦死了……"她揉了揉脖子,继续投身于数学题海中。
"姑娘,木料斜立需算空间对角线,非平面勾股。
——汉·张苍"……---李老师环视教室,见大部分学生己经停笔,便笑道:"怎么样?
有答案了吗?
"几个学生举手,但答案不一。
"好,咱们一步步来。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首先,我们建立三维坐标系,设观景台一角为原点O……"随着她的讲解,天幕同步到各朝代的画面也随之变化。
秦朝:蒙恬恍然大悟,立刻命人按照此法重新计算攻城梯的斜度。
汉朝:张苍拍案叫绝,立刻修订《九章算术》中的相关算法。
唐朝:李淳风与僧一行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此法可测星辰距离!
"- 秦朝的工匠拿着木料比划;- 汉朝的数学家疯狂演算;- 唐朝的天文学家在星图上标注坐标……"这题……原来还能这么用?
"她怔怔地看着黑板,突然觉得数学似乎没那么枯燥了。
李老师合上课本,笑道:"今天的题不算难,但关键是要建立空间思维。
好了,下课!
"陈书长舒一口气,瘫在座位上。
而此时的数学家们:"此法可测山高!
——唐·李淳风""姑娘,可否详解坐标系?
——汉·张苍""速将此术用于筑城!
——秦恬"但此时的陈书并未察觉到先贤们发出的感叹和疑问。
她随手把草稿纸塞进书包,开始准备下节课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