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旺角的一家通讯店里,一个染黄发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老板,有那种...传呼机卖吗?”

“有呢,正好还有几台,每台三千八。”老板拿出传呼机,笑眯眯地说,今天已经卖出去三台了。

每卖出一台,蔚蓝公司就会给他一百元奖励。

起初他以为这只是稳赚不赔的小买卖,却没想到这东西真有人买。

“给我来一台……”

年轻人面露喜色,毫不犹豫地掏出钱。

因为他的女神买了一台传呼机,他觉得自己也必须拥有一台。

家里还算富裕,对他而言这笔钱算不上什么。

刚走没多久,又来了两个穿着讲究的男人,每人也买了一台传呼机。类似的情况在港岛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明星代言加上口口相传,蔚蓝传呼机迅速走红。

无论哪个年代,想要炫耀的心态总是存在的。

别人有了,我没有,岂不是显得我缺乏品味?

各大电器和通讯店的老板们仿佛闻到了商机的气味。

虽然传呼机的利润不如大哥大,但胜在销量大。

数量多总归是好事。

厂家的热线被接连打爆,全是催促发货的声音。

倪永孝无疑是此刻最兴奋的人,短短一天内便售出了上千台设备。刨去生产与人力成本,每台利润接近两千块。三百万的纯收入,一日之间便轻松入账,这收益远超洗化产品,且正大光明,无需冒险。

如今,仅仅是个开端,但已有无数客户打来电话求购。街谈巷议中,传呼机成为热门话题,众人纷纷称其为“钱袋子”,仿佛只需伸手就能将钞票拾起。

...

蔚蓝传呼机的名号迅速传遍港岛,也引来了诸多商界目光。尽管不知其具体成本,仅凭销量推测便能估算出丰厚的回报。得知此物出自倪家时,许多人颇感意外——原来黑道也开始涉足高新技术了?

当初洪兴、和连胜等帮派听说倪家筹建工厂,准备开发电子产品时,还私下嗤笑其不务正业。然而事实证明,倪家的成功让他们哑口无言。

蔚蓝传呼机的热度持续攀升,销量逐日递增,从最初的千余台到后来的数千台……十余日后,增速才逐渐放缓,毕竟港岛的潜在用户终究有限。

“真没想到,这款产品的市场反响竟然比我预想的还要热烈。”

高晋与韩琛带领团队在油麻地展开行动后,香港各大社团迅速提高警惕。

毕竟倪家财力雄厚,人脉广泛,除洪兴这类大型社团外,其他社团难以匹敌。然而,倪永浩并未过多干预社团事务,而是专注于大局。

蔚蓝金融投资公司内,倪永浩召唤出的金融公司负责人高伟进毕恭毕敬地汇报:“老板,目前我们已秘密收购六百三十万股。”

这六百三十万股正是九龙仓的股份。时值1980年3月,九龙仓争夺战即将在香港上演。几个月后,九龙仓的股价持续上涨。宝船王与英资怡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倪永浩刚从海外返回香港,便指示悄悄在证券市场中吸纳九龙仓股份。

当前九龙仓每股54港元,六百多万股总市值超过三亿港元。如此有利可图的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尽管他的操作十分隐秘,但如此大规模的收购,若无人察觉才显得不正常。

某处,信息闪烁。若有心探寻,不难发现端倪。

“继续,争取突破至一千万股……”

倪永浩微微颔首,若非那蔚蓝传呼机如源源不断的金流,他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局面。

好在蔚蓝传呼机每日进账稳定,数百万乃至千万轻而易举。

更妙的是,倪永孝主导开发的游戏机已面世,并与多个社团洽谈合作。目前虽仅售出百余台,但每台售价十万港币,且不乏倪家下属购入。

倪永浩并不慌张,他知道,待这些社团见识到游戏机的盈利潜力后,必会蜂拥而至。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需有人先行尝试。

“老板,账户余额不足,只剩三千万。”

高伟进轻抚发丝,苦笑着说道。

“稍后我亲自处理……”

倪永浩点头回应,他本打算此刻前往汇丰银行。

……

很快,倪永浩与艾丽莎抵达汇丰银行,见到了现任大班沈弼。

昔日倪家若求见,沈弼多半不会理会。

然而今日不同,如今倪家坐拥蔚蓝传呼机这一摇钱树,其价值远超从前。

“没料到倪先生比我想的还要年轻。”

沈弼为两人端上咖啡后,微笑着注视着倪永浩。

他对艾丽莎的身份也颇感好奇,仅凭气质便能判断出绝非凡品。

“倪先生,能否为我介绍一下这位优雅的女士?”

倪永浩嘴角含笑时,沈弼将目光转向了艾丽莎。

“我是艾丽莎·柯里昂,您好,沈弼先生。”

艾丽莎落落大方地回应,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

柯里昂!

听见这姓氏,沈弼瞳孔微缩:“艾丽莎小姐,不知令祖父维托先生与您有何渊源?”

“他是我的祖父……”

艾丽莎莞尔一笑,对沈弼知晓柯里昂家族之事毫不意外。

提起柯里昂家族,众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那位传奇人物。

“我对维托先生同样心生敬意。”

沈弼恍然大悟般点头,柯里昂家族堪称庞然大物。

万万没想到,倪永浩竟然与这一家族的千金交往。

在普通人眼里,寻常社团毫无分量,但像柯里昂家族这般的存在则截然不同。

他们所做的远不止收取保护费,涉足的领域几乎囊括所有灰色地带。

“倪先生光临,不知所为何事?”

沈弼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倪永浩,他深知眼前的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

除了掌控蔚蓝传呼机外,沈弼亦知倪永浩正秘密购入九龙仓的股份。

“今日前来,是为借贷而来。”

倪永浩笑意盈盈地说出此话,他心中清楚,不久之后便会有大事发生,而自己急需资金周转。

听闻此言,沈弼不禁怔住,目光中满是惊诧。

仅凭蔚蓝传呼机这一超级产业,已足以令无数人艳羡其雄厚的现金流。

“自然无妨,不知倪先生欲借多少?”

沈弼颔首微笑,若对方以蔚蓝科技作为抵押,这笔交易对他而言更是求之不得。

“五亿美金。”

倪永浩放下手中咖啡杯,语气笃定地说道。

尽管此前对倪永浩的财力有所耳闻,但此刻方知低估了他的实力。

五亿美金,换算成港币便是四十余亿。

“此事断不可行,纵使蔚蓝科技再卓越,也无法满足如此巨额贷款。”

沈弼眉眼微动,轻摇其头,似乎对此深感怀疑。

“那么,汇丰又能贷给我多少?”

“顶多两亿美金。”

“不成,至少三亿……”

“两亿五千万美金……”

“成交!”

一番讨价还价后,两人最终敲定贷款两亿五千万美金。看着满脸笑意的倪永浩,沈弼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倪家正谋划东南亚市场,计划在当地推广传呼机,这才敢贷出这么大笔资金。

况且,倪家已为传呼机申请了专利,否则它不可能如此值钱。

一旦这些设备在东南亚各国上市,利润将极为可观。他对倪永浩也颇为欣赏,这人胆识过人,行事果断,甚至不惜重金购入九龙仓股票。据说连包船王都为此找他核实过。

沈弼笃定倪永浩必能大获收益,根本不怕对方还不上钱,甚至希望他无法偿还,这样一来,蔚蓝科技这座“现金奶牛”就会落入汇丰囊中。

“多谢沈先生,不知这笔款项何时能到?”倪永浩显然也很满意,眼见四月将尽,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布局。但若能早点行动,回报自然更为丰厚。

“一周内即可。”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五月中旬。若问此时港岛最热门的东西是什么,那非蔚蓝传呼机和游戏机莫属。

港岛盛行游戏机热潮,各路社团争相追逐这一商机。起初无人问津,如今却竞相争夺,只因其中利润丰厚。

单台游戏机售价二十万,开设一家小型电玩城,摆放十余台便能日进斗金。

各大社团纷纷涉足电玩行业,毕竟当时娱乐选择寥寥,无论是孩童、青年还是成年人,都对游戏机趋之若鹜。每个电玩城内人潮涌动,令各大社团喜笑颜开。

一台机器只需数月便可回本,这般诱惑岂能错过?短短一月,蔚蓝科技已售出上万台游戏机,供不应求,工厂昼夜运转招兵买马。倪永孝更进一步,接连收购两家工厂。

虽传呼业务逐渐萎缩,但每月仍带来数千万的稳定收益。此外,与岛国、马来西亚等地的销售渠道谈判正稳步推进。

一时间,倪家声势如日中天,即便面对众多大财团也毫不逊色。高晋和韩琛同样忙碌,在油麻地拿下两条街道,将生意拓展得风生水起。

尽管如此,各大社团对倪家依旧保持高度戒备。巴尼等人组建的佣兵团亦在东南亚闯出一番名堂,倪家的崛起已然引起港岛顶级富豪们的关注。

仅仅两月,倪家便四处开花,势头迅猛。

"每桶23美元,老板,我们已经购入了一千万桶。"

"九龙仓那边也买入了一千万股。"

高伟进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冷静地说道。

23美元一桶指的是石油价格,一千万桶意味着总金额达两亿三千万美元。

两亿三千万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不过是沧海一粟。

倪永浩点头回应,他知道九月份一旦事件爆发,油价必然飙升。

到那时,油价将首次突破每桶30美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