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早来到教室,选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满心期待地等待着知识盛宴的开启。
随着上课***清脆响起,一位身着白色科研制服的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
教授名叫奥尔德,在星际机甲理论领域造诣极深,他目光扫视教室一圈,沉稳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同学们,机甲理论基础这门课程,是你们踏入机甲世界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机甲的奥秘。”
奥尔德教授转身在虚拟黑板上轻轻一点,一幅复杂至极的机甲内部机械构造图瞬间浮现。
密密麻麻的线条、形状各异的零件,看得卫三一阵头晕目眩。
教授一边用激光笔指向各个部位,一边详细讲解:“机甲的核心动力舱,犹如人类的心脏,源源不断地为机甲提供动力。
它通过精密的能量转化装置,将不同类型的能源,诸如光能、核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甲的各个关节与武器系统。
而这一套动力传输线路,必须确保绝对的精准与稳定,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机甲在运行中出现故障。”
卫三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着,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速记录。
可那些复杂的构造和晦涩的原理,就像一团乱麻,在她脑海中纠结缠绕。
她努力想要理清头绪,却感觉越理越乱。
教授又切换到能源原理的讲解,提到了量子能源的共振转化、暗物质能源的提取与利用等前沿理论,这些对于来自教育资源匮乏的坦斯星的卫三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领域,理解起来难度极大。
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奥尔德教授开始提问。
他的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卫三身上:“那位新来的同学,就你吧,说说机甲动力舱中能量转化的关键步骤。”
卫三心中一紧,她缓缓站起身来,紧张得手心满是汗水。
她努力回忆着教授刚刚讲解的内容,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嗯……是通过,通过能量收集装置,将能源转化为,为机甲提供动力。”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自己都能感觉到回答得漏洞百出。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阵哄堂大笑。
里昂的声音尤为刺耳:“这回答也太离谱了吧,看来有些人根本就不适合待在星际学府。”
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各种嘲讽的话语如利箭般射向卫三。
卫三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羞愧与难过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低下头,不敢看周围同学嘲笑的目光。
奥尔德教授微微皱眉,示意同学们安静:“初次接触这些知识,回答不准确很正常,大家要互相理解。
卫三同学,课后多花些时间学习,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
坐下后的卫三,内心五味杂陈。
但她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挫折打倒,反而在心底燃起了一股更强烈的斗志。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把这些知识学懂弄通。
下课后,卫三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休息或娱乐,而是首奔图书馆。
她在浩如烟海的书架间穿梭,寻找与机甲理论基础相关的书籍。
终于,她找到了几本详细讲解机甲机械构造和能源原理的书籍,如获至宝般抱在怀里,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
书中的内容同样艰深晦涩,但卫三没有丝毫退缩。
她逐字逐句地研读,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查阅电子词典;碰到复杂的原理图,便反复琢磨,对照着文字说明一点点理解。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图书馆里的人渐渐变少,可卫三依旧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傍晚时分,肚子发出的“咕噜”声提醒卫三,她己经在图书馆待了几个小时,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但此时的她,对那些知识的理解似乎有了一些眉目,这让她感到一丝欣慰。
她带着书回到宿舍,简单吃了点东西,又继续投入到学习中。
卡莉看到卫三如此拼命,有些心疼地劝道:“卫三,别太累了,学习也得注意劳逸结合呀。”
卫三感激地笑了笑:“没事,卡莉,我想尽快把这些知识学会。
今天课堂上出的丑,我一定要找回来。”
夜晚,宿舍里的灯都熄灭了,卫三却悄悄打开床边的小夜灯,继续学习。
她在本子上画着机甲的构造图,一遍又一遍地标注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写下能量转化的步骤和原理。
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累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然后又坐下继续钻研。
第二天,卫三依旧早早来到教室,继续攻克那些难题。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在聊天打闹,卫三则抓住这个机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
起初,有些同学还不太愿意搭理她,但卫三并不气馁,一次不行就问第二次,用她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了大家。
里昂虽然还是一副高傲的样子,但当卫三向他请教时,他也忍不住被卫三的求知欲所感染,勉强给她讲解了一些要点。
就这样,卫三在艰难中一步步前行。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对机甲理论基础的理解逐渐加深。
那团曾经在她脑海中纠结的乱麻,开始慢慢理顺。
她不再是课堂上那个回答不出问题的笑柄,而是逐渐跟上了老师的节奏,偶尔还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
然而,卫三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星际学府这个高手如云的地方,她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但她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再退缩。
因为她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用实力证明自己,要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