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市教育局将举办全市高中辩论联赛。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扫过全班,"获胜队伍的成员将获得重点大学的推荐资格。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许辰的背不自觉地挺得更首了。
这正是他需要的——一个能够确保他进入顶尖学府的保险。
"我们班需要派出一支两人队伍,"李老师继续说,"许辰,你作为班长,自然要参加。
"许辰点点头,己经在脑海中列出准备计划。
资料收集、论点整理、模拟辩论……至少需要三周的系统准备。
"另一个人选……"李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游移,最后停在教室后排,"许川。
"许辰转过头,正好看到许川从瞌睡中惊醒,一脸茫然地眨着眼睛。
"我?
"许川指着自己,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老师,您确定没叫错人?
"李老师微笑:"你在上周的语文讨论课上关于人性本善的即兴发言很有见地。
辩论不仅需要准备,也需要临场发挥能力。
"许辰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许川确实思维敏捷,但他散漫的态度和不可预测的行为实在不适合这种正式比赛。
许辰考虑着如何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换人建议,却听到李老师接着说:"你们两个互补性很强,正好组成一个平衡的团队。
许辰负责资料和结构,许川负责临场应变。
就这么定了。
"下课铃响起,李老师离开前对许辰说:"今天放学后,你们两个留下来讨论一下初赛策略。
辩题己经公布了——网络时代,纸质书籍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我们班是正方。
"许辰机械地点头,大脑飞速运转着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许川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转身看向许川,后者正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嘴角挂着那种让许辰莫名烦躁的笑容。
"看来我们要成为搭档了,班长大人。
"许川说。
"这不是游戏。
"许辰压低声音,"推荐资格对我很重要。
"许川的笑容淡了一些:"对我也是。
别担心,我不会搞砸你的完美计划。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许辰,"放学见。
"整个上午,许辰的注意力都无法集中。
他习惯掌控一切,而许川就像一股不可预测的旋风,随时可能吹乱他精心布置的棋局。
课间,他独自在走廊尽头制定了至少三种应急方案,以防许川在辩论中突然失控。
放学后,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许辰将一叠打印资料整齐地铺在桌上,每一份都用标签分类:统计数据、专家观点、历史背景……许川吹了声口哨:"哇哦,你这是准备开图书馆?
""辩论需要证据支持。
"许辰平静地说,"我己经列出了十五个核心论点,每个论点都有三到五个支持论据。
我们需要分工记忆——""等等,"许川打断他,拿起一份资料随意翻看,"你打算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背下来?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许川摇头:"不,这是最无聊的方法。
听着,辩论不是背诵比赛。
评委想看到的是即兴反应、思维火花,而不是两个复读机。
"许辰深吸一口气:"没有充分准备的即兴发挥就是赌博。
""没有灵活性的准备就是死记硬背。
"许川反驳,"我们得找到平衡点。
""比如?
"许川眼睛一亮:"比如我们只记住关键数据和论点框架,现场根据对方攻击随机应变。
相信我,当对方抛出一个你没准备的问题时,背得再熟也没用,你得会思考。
"许辰不得不承认许川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他多年的学习习惯让他无法接受这种"半吊子"准备方式。
"至少,"他妥协道,"我们需要模拟几次实战。
我来扮演反方,你试着反驳我。
"许川夸张地鞠了一躬:"遵命,班长大人。
"两个小时的练习中,许辰惊讶地发现许川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临场反应能力。
每当许辰抛出一个刁钻的问题,许川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反击。
他的语言不够学术化,但充满感染力;逻辑有时跳跃,但总能抓住问题核心。
"你其实很擅长这个。
"练习结束后,许辰不情愿地承认。
许川正把一本《修辞学入门》塞进书包,闻言停顿了一下:"福利院的辩论队待过两年。
那里的孩子吵架功力都是一流的。
"又是福利院。
许辰注意到每当提到这个话题,许川的语气就会变得微妙——不是刻意的回避,而是一种复杂的、掺杂着怀念与抗拒的情绪。
"你在那里多久?
"许辰试探性地问。
许川拉上书包拉链,动作突然变得急促:"从小就在。
走吧,天要下雨了。
"窗外,乌云确实己经压得很低。
许辰收拾好东西,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校门。
刚走到半路,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该死!
"许川咒骂一声,拽着许辰躲进一家便利店屋檐下。
雨越下越大,街道上很快形成了小溪般的水流。
许辰正盘算是该冒雨跑回家还是等雨小一点,突然注意到马路对面一个穿着初中校服的女生站在雨中手足无措,怀里抱着一摞显然不能淋湿的画纸。
还没等许辰反应过来,许川己经冲进雨里。
他跑到女孩面前,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画纸上,然后弯腰对女孩说了什么。
女孩点点头,许川便护着她穿过马路,来到便利店门前。
"进去躲躲吧,"许川对女孩说,他的白衬衫己经完全湿透,贴在身上,"你家远吗?
""不远,但我的画……"女孩担忧地看着怀里的作品。
"我送你回去。
"许川说着,转向许辰,"你先走吧,不用等我。
"许辰看着许川湿漉漉的头发和滴水的外套,突然做了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
他打开书包,拿出一把折叠伞:"用这个。
我家离学校近。
"许川愣住了:"那你呢?
""我跑步五分钟就到。
"许辰将伞塞给女孩,"保护好你的画。
"女孩感激地道谢,许川则用一种全新的目光看着许辰。
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睫毛上挂着水珠,眼睛却出奇地亮。
"谢谢。
"许川简单地说,但语气里的真诚让这两个字有了更重的分量。
许辰点点头,目送许川撑着伞护送女孩离开。
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认识以来第一次平和地交流,没有讽刺,没有挑衅,只是两个人在雨中的短暂默契。
许辰最终没有冒雨跑回家。
他在便利店买了把一次性雨伞,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雨水冲刷着街道,也冲刷着他心中对许川的一些固有判断。
那个玩世不恭的问题学生,会为了陌生女孩的画冲进雨里;那个看似不学无术的转学生,在辩论上有着惊人的天赋。
许辰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辩论资料我看了,第7页的2008年阅读率数据有问题,应该是34%不是43%。
查了统计局原始报告。
——许川“许辰停下脚步,雨水打在伞上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响。
他不知道许川是怎么找到他的电话号码的,更不知道许川居然真的仔细检查了那些资料。
他回复:”谢谢,我会核实。
你怎么知道我号码?
“很快,回复来了:”班长大人,全班通讯录就贴在教室公告栏上。
PS:明天记得带感冒药,你刚才淋雨了。
“许辰看着手机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个许川,总是能出乎他的意料。
回到家,许辰立刻核实了那个数据,许川是对的。
他修改了资料,然后犹豫了一下,又给许川发了一条短信:”辩论赛下周三初赛,周二放学后再练习一次?
“这次回复来得更快:”没问题。
顺便,今天谢谢你的伞。
“许辰关上手机,窗外的雨依然下个不停。
他突然意识到,他和许川之间,似乎也下过一场雨——不是那种冰冷的暴雨,而是能够洗去误解、浇灌新芽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