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坊初立,声名鹊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手握七百五十文铜钱,莫晓宸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前所未有的踏实。

这串铜钱不重,却足以压下他对这个陌生时代的全部恐慌。

他没有首接回那间破茅屋,而是拐进了一条满是米面粮油铺子的巷子。

他先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十斤粟米和五斤白面,又割了一小块肥瘦相间的猪肉。

食物,是眼下最能带来安全感的东西。

接着,他又去布庄扯了两身粗麻布的成衣和一床厚实的棉被。

当他将这些东西一一置办妥当,手中的铜钱己经去了一半。

但他毫不可惜,生存是发展的第一要务。

回到茅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肉粥。

当温热的米粥滑入腹中,驱散了五脏六腑的寒意,莫晓宸才真正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吃饱喝足,他开始思考与苏婉儿的合作。

三七分成,听起来他占了便宜,但他深知,这三成利润背后,是他必须提供稳定且优质货源的承诺。

靠他这间破茅屋,用那点腥膻的动物油,是绝对无法支撑起“苏记香铺”的销售网络的。

他必须扩大生产,并且改良配方。

第二天,莫晓宸再次找到了苏婉儿。

这一次,他不是在街头叫卖的小贩,而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被客气地请进了“苏记香铺”的后堂雅间。

清茶袅袅,苏婉儿依旧是一身素雅的襦裙,正坐在一张梨花木的算桌后,手里拨着算盘,神情专注。

见到莫晓宸进来,她放下算盘,明亮的眸子带着笑意:“莫郎君来得正好,我正想派人去寻你。”

“苏姑娘,”莫晓宸开门见山,“在下来,是想与姑娘商议两件事。”

“请讲。”

“第一,我需要一个比我那茅屋更大的地方,用以制作皂胰。

最好僻静一些,方便行事。”

莫晓宸坦然道,“第二,我需要更好的原料。

寻常的动物油脂气味过重,若想将皂胰卖出高价,必须使用更纯净的植物油,如菜籽油、麻油,甚至橄榄油。”

苏婉儿静静地听着,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他不仅有奇思,更有将奇思落到实处的规划。

“郎君所虑,也正是我所想。”

苏婉儿微笑道,“地方我己经替你物色好了。

就在城西,有一处带院子的小瓦房,原是我家的一处货仓,如今空置着,你随时可以搬过去。

至于原料,”她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递给莫晓宸,“这是我铺子里常用的一些油料供货商,你尽可去谈,账,先记在苏记的头上。”

莫晓宸接过那张写满商号和地址的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苏婉儿的果决和信任,远超他的预期。

她不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如此,便多谢苏姑娘了。”

他郑重地行了一礼。

“莫郎君客气了。”

苏婉儿回了一礼,“你我如今是合作之人,你的事,便也是苏记的事。

我只有一个要求,三日之内,我需要看到第一批至少一百块,品质优于昨日的皂胰。”

“一言为定。”

接下来的三天,莫晓宸几乎是连轴转。

他搬进了城西那处带院子的小瓦房,虽然简陋,但比茅屋强了百倍。

他按照苏婉儿给的名单,赊购了大量的菜籽油和几样能提取香气的花草。

新的工坊里,他改进了工艺。

用更大的陶锅熬制,用更精细的麻布过滤,严格控制火候和碱水的配比。

他还尝试在皂化的最后阶段,加入捣碎的桂花和茉莉花瓣,让成品的香气更加自然馥郁。

三天后,当一百二十块色泽更纯、质地更硬、散发着淡淡花香的新皂胰整齐地摆放在苏婉儿面前时,这位见惯了奇珍异宝的商铺小姐,眼中也难掩惊艳之色。

她没有多言,只是当场取出一块,亲自试用。

片刻后,她感受着手上远比之前更加润滑的感觉,满意地点了点头:“莫郎君,此物当值百文一块!”

她当即拍板,将这批皂胰命名为“百花玉露胰”,用精美的锦盒包装,每盒两块,定价二百二十文,作为“苏记香铺”的独家高端新品推出。

市场很快给出了最热烈的回应。

当汴京城的贵妇名媛们发现,有一种神奇的“百花玉露胰”,不仅能将肌肤洗得洁净滑腻,还带着若有若无的天然花香,所有人都疯狂了。

仅仅一天,首批一百二十块皂胰便销售一空。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甚至有人愿意出双倍价钱预定。

七日后,莫晓宸拿到了他第一笔分成——整整三贯三百文钱。

当那三串沉甸甸的铜钱交到他手上时,他第一次在这个时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他不再为下一顿饭发愁,不再为遮风避雨的居所担忧。

他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夜深人静,莫晓宸坐在新居的书桌前,桌上点着一盏明亮的油灯。

他摊开一张新买的纸,用新墨细细研磨。

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该是实现理想的时候了。

原主最大的执念,便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而对于来自现代的莫晓宸而言,科举,则是他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并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去改变这个时代的唯一途径。

他提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了西个字:“备考科举。”

窗外,月华如水,一个新的篇章,正悄然开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