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夜的骸骨暴雨如注,冲刷着青南路拆迁区的断壁残垣。李言蹲在泥泞中,
指尖悬停在那截从瓦砾堆里露出的肱骨上方,雨水顺着他破旧的冲锋衣下摆滴落,
在地面溅起细小的水花。腐殖土混合着某种难以名状的腥甜气味,
钻入鼻腔时让他不由自主地皱紧了眉头。“李法医,别碰!”手电筒的光束突然刺破雨幕,
赵野的大嗓门惊飞了屋檐下躲雨的麻雀。这位市刑侦支队的队长收起伞,
军绿色的作战靴踩在积水里发出咕叽声,“都离职三年了,职业病还没改?”李言缩回手,
指节在冷空气中泛白。他望着骸骨断裂处不自然的锯齿状痕迹,
喉结滚动了一下:“是被钝器砸断的,边缘有二次击打痕迹。
”警戒线外传来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记者们的闪光灯在雨夜里此起彼伏。赵野压低声音,
肘部轻轻撞了撞李言的胳膊:“跟三年前那个案子太像了。都是女性骸骨,都是左肱骨断裂,
连埋藏深度都差不多。”李言的瞳孔骤然收缩。
三年前那个雨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解剖台上冰冷的尸体,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
还有那份被他亲手签署的、后来被证明存在疏漏的鉴定报告。
正是那份报告让他从前途无量的法医变成了如今在旧物市场给人修古董相机的匠人。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声音有些沙哑。
“初步确认是三个月前失踪的女大学生林晓月。”赵野从证物袋里抽出一张照片,
“你看这个。”照片上的女孩笑得灿烂,脖子上戴着一条银质项链,吊坠是片镂空的银杏叶。
李言的呼吸猛地一滞,他记得这个吊坠,在三年前那个受害者的遗物里,
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雨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整个城市淹没。李言站起身,
望着拆迁区深处那片被黑暗吞噬的废墟,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底蔓延。他知道,
那个曾经让他坠入深渊的阴影,又回来了。2 银杏叶的秘密法医中心的解剖室寒气逼人,
李言穿上蓝色防护服时,手指仍在微微颤抖。陈雪将一杯热咖啡推到他面前,
这位留着利落短发的年轻法医眼中带着一丝担忧:“赵队说你一整晚没睡。”“睡不着。
” 李言呷了口咖啡,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无法驱散心底的寒意。
解剖台上的骸骨已经被仔细清理过,断裂的肱骨在无影灯下泛着惨白的光。
“骨龄鉴定显示死者年龄在 20 到 22 岁之间,与林晓月的身份吻合。
”陈雪调出 X 光片,“断裂面的显微摄影显示有反复击打痕迹,凶器应该是钝器,
可能是铁锤之类的工具。”李言的目光落在骸骨的颈部位置:“颈部有异常吗?”“有发现!
” 陈雪调出另一组照片,“第七颈椎有细微骨裂,说明死者生前可能遭受过扼颈。
但致命伤应该还是头部遭到重击,不过因为骸骨损毁严重,具***置无法确定。
”李言沉默着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骸骨的每一处细节。
当他的手指触碰到骸骨的手腕部位时,突然停住了:“这里有个小缺口,
像是被什么东西长期磨损造成的。”陈雪立刻凑过来:“会不会是手铐或者绳索留下的?
”“不像。” 李言摇了摇头,“磨损痕迹很规则,更像是某种饰品。
”他突然想起那张照片,“林晓月的项链呢?找到实物了吗?”“没有。
” 陈雪调出证物清单,“现场只找到了这个。”她拿出一个证物袋,
里面装着一片已经氧化发黑的银杏叶吊坠,边缘有明显的缺口。李言的心跳骤然加速。
他拿起吊坠,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缺口的形状与骸骨手腕上的磨损痕迹完全吻合。
“这不是项链吊坠。”他突然说道,“你看这个缺口,应该是手链上的配件,
死者习惯用右手,所以手链在左手腕上摩擦出了痕迹。”陈雪恍然大悟:“也就是说,
凶手拿走了死者的手链,只留下了这个吊坠?”“或者,是死者在挣扎时扯下来的。
”李言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三年前那个案子,受害者的遗物里也有一个同样的吊坠,
但位置是在口袋里发现的。当时我们以为是项链断了,
现在看来……”“两个案子的受害者都戴着同款手链?” 陈雪倒吸一口凉气,
“这绝不是巧合。”李言放下吊坠,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查一下这个银杏叶吊坠的来源,
还有林晓月和三年前那个受害者的关系。她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联系。”就在这时,
赵野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色凝重:“李言,有新发现。林晓月失踪前,
一直在调查三年前那个案子的受害者 —— 她的表姐,周敏。
”3 嫌疑人画像市图书馆的档案室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
李言翻看着三年前周敏案的卷宗,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文字和照片,心中五味杂陈。
赵野坐在对面,嘴里嚼着口香糖,眉头紧锁:“周敏是财经大学的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金融犯罪。林晓月是她的表妹,在同一所大学读中文系。”“她们关系很好?
” 李言问道,目光停留在一张周敏和林晓月的合影上。照片里的周敏温柔地笑着,
林晓月则调皮地搂着她的脖子。“据周敏的父母说,姐妹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
”赵野拿出一份笔录,“林晓月失踪前曾向她的室友透露,她发现了周敏死亡的‘真相’,
说要给表姐‘讨回公道’。”李言的手指顿了顿:“她发现了什么?”“不知道。
” 赵野摇了摇头,“她的室友说林晓月当时神神秘秘的,只说跟周敏调查的某个案子有关。
我们查了周敏的研究资料,发现她死前正在调查一家叫‘宏业集团’的房地产公司,
怀疑他们涉及非法融资。”“宏业集团?” 李言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是不是正在开发青南路那块地的公司?”“正是。” 赵野点头,“周敏的死,
还有林晓月的失踪,都发生在青南路拆迁区附近。这绝对不是巧合。
”李言沉思片刻:“周敏案的嫌疑人有哪些?”“当时主要嫌疑人是周敏的前男友,
一个叫张磊的建筑设计师。”赵野调出资料,“他有不在场证明,
但周敏死前跟他有过激烈争吵。还有就是宏业集团的老总,高明。
周敏的调查让宏业集团损失惨重,他有明显的动机。”“张磊现在在哪里?”“在国外进修,
一年前就走了。”赵野叹了口气,“高明则是市里的知名企业家,社会关系复杂,
当时因为证据不足,没能立案调查。”李言的目光落在卷宗里的一张照片上,
那是周敏的办公室,书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她和一个陌生男人的合影。
“这个人是谁?” 他指着照片问道。赵野凑近看了看:“好像是周敏的导师,王教授。
一个老学究,当时说周敏死的前一天还跟他讨论过论文。
”李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去见见这位王教授。还有,查一下高明最近的行踪,
特别是林晓月失踪前后。”赵野站起身:“我这就去安排。对了,陈雪那边有消息了,
那个银杏叶吊坠是本地一个小众设计师的作品,三年前出过一个系列,
总共只卖了不到五十个。”“太好了!” 李言眼睛一亮,“把购买名单调出来,
跟宏业集团、财经大学的人员名单比对一下。”就在这时,李言的手机响了。是陈雪打来的,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慌:“李言,你快来法医中心!我在林晓月的骸骨里发现了一些东西。
”4 骸骨里的线索法医中心的灯光惨白刺眼,陈雪将一个透明的证物袋放在显微镜下,
神情凝重:“这是从林晓月骸骨的鼻腔里发现的,是一小块蓝色纤维,
上面还沾着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李言凑近显微镜,
蓝色纤维在镜头下呈现出独特的螺旋结构。“这是一种高性能纤维,
通常用于制作……” 他的话音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用于制作防化服或者特种工作服。”“化学物质的检测报告也出来了。
”陈雪递过一份报告,“是一种叫‘六氯环己烷’的杀虫剂,现在已经被禁用了,
但在一些老旧的仓库或者工厂里可能还能找到。
”李言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青南路拆迁区的景象:“那里以前是工业区,
有很多废弃的工厂和仓库。林晓月很可能是在那里被杀害的。”赵野推门进来,
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有新发现!张磊回国了,就在林晓月尸体被发现的前三天。
而且我们查到,他现在在宏业集团旗下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张磊?
” 李言有些意外,“他不是跟周敏分手了吗?怎么会去宏业集团工作?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赵野指着文件,“那个银杏叶吊坠的购买名单里,
有一个名字你绝对想不到 —— 王教授的妻子,刘芸。”李言愣住了:“王教授?
他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查到,王教授的研究项目一直得到宏业集团的资助。
”赵野继续说道,“而且周敏死前正在写的论文,似乎涉及到王教授的一些研究成果,
两人为此有过争执。”案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线索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人都牵连其中。
李言深吸一口气,试图理清思路:“张磊有动机,他跟周敏有感情纠葛,
现在又在宏业集团工作,可能知道些什么。
王教授则可能因为学术不端被周敏发现而杀人灭口。高明作为宏业集团的老总,
更有理由阻止周敏的调查。”“那现在怎么办?” 陈雪问道,“三个人都有嫌疑,
但都没有直接证据。
落在那份化学物质检测报告上:“六氯环己烷…… 我记得青南路附近有一家废弃的农药厂,
那里可能会有线索。我们去那里看看。”赵野立刻安排人手:“我让技术队先去勘察,
我们随后就到。对了,陈雪,你再仔细检查一下骸骨,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特别是牙齿,
有时候死者会在死前咬下凶手的皮肤组织。”陈雪点点头,重新投入工作。
李言望着解剖台上的骸骨,心中默默祈祷:一定要留下些什么,为了真相,
也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5 废弃工厂的阴影废弃农药厂的铁门锈迹斑斑,
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李言和赵野小心翼翼地走进厂区,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曳,
照亮了满地的碎玻璃和杂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让人不禁皱起眉头。
“技术队已经初步勘察过了。”赵野低声说道,“那边的仓库发现了一些痕迹,
像是近期有人活动过。”他们沿着泥泞的小路走向仓库,脚下不时踢到一些废弃的金属罐。
李言的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突然停在一堵墙上:“赵野,你看这个。
”墙上有一个模糊的涂鸦,画的是一片银杏叶,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 “M” 字样。
“M…… 可能是周敏名字的首字母。” 李言推测道,“她可能来过这里。
”仓库的门虚掩着,里面漆黑一片。赵野示意大家熄灭手电筒,然后慢慢推开门。
仓库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弱光线,
可以看到里面堆放着一些破旧的木箱和桶。“这边有发现!” 一个技术队员低声喊道。
他们走过去,发现地上有一些杂乱的脚印,其中一个脚印上沾着一些蓝色的纤维。
“跟骸骨里发现的纤维一致。” 技术队员说道。李言蹲下身,
仔细观察着脚印:“是 42 码的鞋子,看鞋底花纹像是某种工装靴。而且脚印很深,
说明这个人负重很大,或者体型偏胖。”赵野环顾四周:“高明体型偏胖,
而且他经常穿工装靴去工地。难道是他?”李言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被角落里的一个木箱吸引了。木箱上着锁,但锁已经被撬开。他打开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