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上城市的清晨,总是被各种声音唤醒。不是鸡鸣,也不是鸟叫,
是闹钟尖锐的嘶吼,是隔壁模糊的洗漱声,是楼下早点摊滋啦的油炸声,
以及地铁站里永不停歇的、人群汇流而成的沉闷轰鸣。林薇挤在这股轰鸣里,
像一颗被裹挟在激流中的石子,身不由己地朝着公司的方向漂去。
她在一家中等规模的广告公司做策划,工作五年,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谈不上热爱,
也谈不上厌恶,只是一份用以安身立命、支付这座城市高昂房租和生活费的差事。
她的办公桌在一个靠窗的角落,算是这片开放式办公区里难得的好位置。只是今天,
她刚放下通勤包,还没来得及打开电脑,一个声音就在耳边响了起来。“薇薇,
你今天带的什么饭呀?好香啊。”问话的是坐在她斜对面的张姐。
张姐是全公司闻名的“八卦中转站”兼“美食评论家”,年纪比林薇大一轮,热情,
但也带着点这个年纪职场女性特有的、对他人私生活的过度关切。林薇愣了一下,
下意识地护住了自己的帆布午餐袋:“啊,就……随便弄了点,番茄炒蛋。
”“番茄炒蛋好啊!”张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引得附近几个同事也抬起头来。
“现在的番茄都不对味儿,你这是在哪个菜市场买的?颜色看着真不错。
”林薇的午餐袋是敞口的,能隐约看到里面乐扣盒的一角,
红色的番茄汁水浸润着金黄的蛋块,确实显得格外诱人。她有些不自在地拉了拉袋口,
含糊道:“就……楼下超市随便买的。”她没说谎,但也没全说实话。这番茄,
确实是她昨晚在楼下超市买的,但做的方法,是她老家母亲独有的法子。
先用刀在番茄顶部划个十字,开水一烫,轻松剥去外皮,然后切成小碎块。热锅冷油,
先下打散的蛋液,滑炒至嫩黄蓬松,立刻盛出。再用底油,加入少许葱白爆香,倒入番茄碎,
用锅铲细细按压、翻炒,直到番茄完全融化成浓稠的酱汁,
红色的沙司咕嘟咕嘟冒着细小的泡泡,才将炒好的鸡蛋倒回去,快速颠勺,
让每一块鸡蛋都均匀地裹上那层鲜红的“外衣”,最后才撒盐,关火,绝不放糖,也不勾芡。
母亲说,这样的番茄炒蛋,才有“魂儿”,是拌饭的绝佳利器。林薇一直觉得母亲夸张,
一道家常菜而已,谈何灵魂。但此刻被张姐这么一问,
她心里那点关于家乡、关于母亲的小小念想,似乎被这盒番茄炒蛋给泄露了出去。
“看着就好吃,”张姐啧啧称赞,话锋却突然一转,“哎,你说陆经理天天吃外卖,
那玩意儿多不健康啊。他胃好像还不大好。”陆经理,陆琛,
就坐在林薇正对面的独立玻璃办公室里。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是项目部的负责人,
能力出众,作风严谨,甚至有些近乎苛刻。他很少笑,
大部分时间都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脑屏幕,或者听着下属的汇报,
偶尔吐出几个简短的、不容置疑的指令。他是公司里公认的“难搞”的上司,
也是不少女同事私下讨论的“冰山男神”。林薇对陆琛是敬畏夹杂着些许惧怕的。
她负责的案子没少被陆琛打回来重做,那些用红色标记笔写下的修改意见,犀利得像手术刀。
她从未想过,自己和这位上司之间,会以“饭”为纽带,产生任何联系。
“外卖……是挺油的。”林薇顺着张姐的话敷衍了一句,希望这个话题尽快结束。
然而张姐的思维已经像脱缰的野马。“要不,薇薇,你明天多做一份,给陆经理带带?
你看他帮我们部门争取了那么多资源,我们也没表示表示。这自己做的饭,总比外卖强吧?
就当是……关心领导嘛!”林薇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给陆琛带饭?这想法太惊悚了。
她想象着自己把饭盒放到陆琛那张一尘不染的办公桌上的场景,
感觉比做年度述职报告还要紧张。“张姐,这……不合适吧?
陆经理可能吃不惯……”林薇试图拒绝。“有什么不合适的!邻里邻居还互相送个菜呢,
何况同事之间,互相关心嘛!”张姐的“热心”一旦被点燃,就很难熄灭,
“就这么说定了啊!明天你也给他带一份番茄炒蛋,我帮你跟他说!”“别!张姐!
”林薇急忙阻止,但张姐已经扭着腰,风风火火地朝着茶水间走了,
留下林薇一个人对着那盒番茄炒蛋发呆。一整个上午,林薇都有些心神不宁。
她几次偷偷看向陆琛的办公室,他要么在打电话,要么在敲键盘,侧脸线条冷硬。给他带饭?
他会怎么想?觉得自己在拍马屁?或者更糟,觉得她做的饭难以下咽?午餐时间,
林薇默默加热了自己的番茄炒蛋,坐在工位上吃。酸甜的汁水拌着米饭,
是她熟悉和安心的味道,但今天吃起来,却莫名有些忐忑。下午,张姐果然瞅准机会,
溜进了陆琛的办公室。林薇隔着玻璃,看到张姐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而陆琛先是微微蹙眉,
随后抬起眼,目光似乎若有若无地朝她的方向扫了一下。林薇立刻低下头,心脏怦怦直跳,
假装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PPT。过了一会儿,张姐出来了,
脸上带着一种“任务完成”的得意笑容,走到林薇身边,压低声音说:“搞定!
陆经理没反对!我说了,就是家常便饭,让他别客气。明天就看你的了,薇薇!”没反对?
林薇心里更没底了。没反对不代表同意啊,
也许只是陆琛出于礼貌不好直接拒绝张姐的“热情”?下班前,林薇鼓起勇气,
给陆琛的内部通讯软件发了条消息:“陆经理,关于张姐说的带饭的事……如果您不方便,
或者不习惯,没关系的。”消息发出去,石沉大海。直到林薇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陆琛的回复才跳了出来,简短得只有一个字:“好。麻烦你了。”林薇盯着那个“好”字,
看了足足十秒钟。这……算是答应了?于是,给同事带饭,
而且是为“冰山”上司带饭这件事,就这么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定了下来。那天晚上,
林薇站在超市的蔬果区,对着琳琅满目的番茄,犯了难。以前自己吃,随便拿两个就好。
可现在,这是要给陆琛吃的。她想起母亲说的“要有魂儿”,下意识地开始挑剔起来。
颜色要正红,形状要圆润,捏起来要微软富有弹性,
闻起来要有一股清新的、属于植物本身的香气……她几乎是用挑选艺术品的标准,
在那一堆番茄里翻捡着。回到家,系上围裙,她比平时更加认真。烫番茄皮的时候,
水温和时间都精确把控;切番茄时,力求每一块都大小均匀;炒鸡蛋时,
火候拿捏得小心翼翼,生怕老了影响口感;熬煮番茄酱汁时,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灶台边,
看着那红色液体从稀薄到浓稠,冒着细密而欢快的气泡。
她甚至特意用了一个全新的、带有隔热套的饭盒,将米饭和番茄炒蛋分格装好,
还烫了几棵小油菜作为点缀。做完这一切,她看着并排放在料理台上的两个饭盒,
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一个属于她自己,平凡而日常。另一个,
则属于那个办公室里令人敬畏的存在。两个饭盒,因为同样的内容物,被暂时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天上班,林薇感觉手里的午餐袋比往常沉重了许多。她几乎是踩着点进的办公室,
趁着大家还没完全进入工作状态,深吸一口气,走到陆琛的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陆琛一贯清冷的声音。林薇推门进去,
将那个崭新的饭盒放在他办公桌的空位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陆经理,
这是……午饭。”陆琛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
目光落在那个格格不入的、带着卡通小熊隔热套的饭盒上,停顿了一秒,然后看向林薇,
点了点头:“谢谢。费用我稍后转你。”“不用不用,一点家常菜,不值什么钱。
”林薇连忙摆手。陆琛没再坚持,只是又说了句:“麻烦你了。”林薇如蒙大赦,
赶紧退了出来,回到自己的工位,手心竟然有点冒汗。午餐时间到了,
同事们陆续去加热饭盒或者点外卖。林薇注意到陆琛也拿着那个饭盒去了茶水间的微波炉旁。
她低下头,假装忙碌,耳朵却竖得老高。几分钟后,陆琛端着加热好的饭盒回了办公室,
关上了门。玻璃隔音很好,林薇什么也听不到。她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坐在办公桌后,
拿起了筷子。他吃了吗?觉得怎么样?会喜欢吗?还是会觉得平淡无奇,甚至难吃?
无数个问题在她脑海里盘旋。她自己的那盒番茄炒蛋,吃起来似乎也没了往日的滋味。下午,
当陆琛从办公室出来,将洗干净的饭盒递还给林薇时,林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谢谢。
”他还是那两个字,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不客气……味道还行吗?
”林薇鼓起勇气问了一句。陆琛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嗯。”又是一个单音节词。
林薇有些失望,又觉得理所应当。难道还指望冰山经理对她的番茄炒蛋大加赞赏吗?
她接过饭盒,触手冰凉,已经被清洗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未承载过任何烟火气息。这件事,
大概就这样了吧。林薇想,也许明天就不用带了。张姐的热度通常只有三分钟。然而,
下班前,陆琛的内部通讯软件又亮了。林薇点开,看到一行字:“明天,还需要麻烦你。
费用我会一并计算。”林薇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他还要吃?
番茄红中陆琛的“明天继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林薇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原本以为那只是一次性的、出于礼貌的“任务”,没想到竟然变成了……常态?
这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以前给自己带饭,随心所欲,哪怕连续吃一周面条也没人在意。
可现在,她的饭盒关系着另一位而且是位高权重、口味不明的同事的午餐体验。
这让她站在超市蔬菜柜前的时间,无形中延长了许多。番茄依然是主角。
但林薇开始尝试变化。今天是经典的番茄炒蛋,明天可能就是番茄炖牛腩,
后天是番茄豆腐煲,再后天是番茄龙利鱼……她几乎把市面上能看到的番茄菜式都做了一遍。
她甚至翻出了母亲传给她的那本手写食谱,研究里面关于番茄的更古老、更家常的做法。
她发现自己对“番茄”这个寻常的食材,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她开始研究不同品种番茄的风味差异,研究如何通过火候控制酸甜度,
研究搭配什么食材能最大程度激发番茄的鲜味。这个过程,起初是负担,慢慢地,
竟也生出些许乐趣来。尤其是在切番茄时,刀刃陷入饱满果肉的那一瞬间,
迸溅出的汁水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总能让她暂时忘却办公室的烦闷。陆琛那边,
依旧是沉默的。他每天准时接收饭盒,午餐后准时归还,清洗得干干净净。
除了固定的“谢谢”和每周一次通过内部通讯软件转账午餐费他坚持要付,
并且给出的金额远高于成本之外,他几乎不多说一个字。关于饭菜的味道,他从未评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