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发现商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雾笼罩着山村,空气里夹杂着泥土和草叶的清新气息。

李云飞早早醒来,昨夜的思绪还在脑海中盘旋。

他站在后院,盯着那亩稀疏的小麦田,眉头紧锁。

田地太差,收成有限,光靠卖点野菜,根本撑不起这个家。

“云飞,吃饭了。”

母亲李氏的声音从屋里传来,低沉中带着几分沙哑。

李云飞拍了拍手上的土,走进屋。

桌上摆着野菜粥和几个硬邦邦的杂粮饼子,弟弟李云龙和妹妹李云霞己经坐在小板凳上,眼巴巴地盯着饼子。

“哥,今天还有肉吃吗?”

云龙舔了舔嘴唇,小脸上满是期待。

他才八岁,瘦得像根竹竿,眼睛却亮得像星星,透着一股天真的活泼劲儿。

“哪有天天吃肉的命。”

李氏轻轻敲了下他的头,语气嗔怪却温柔,“昨天那点肉还是你哥卖菜换来的,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云龙撇撇嘴,低头咬了一口饼子,嚼得咯吱响。

李云霞坐在一旁,默默端起碗,小口喝着粥。

她比云龙小一岁,长得清秀,眉眼间有种安静的懂事。

她偶尔抬头看一眼李云飞,欲言又止。

“霞儿,想说啥就说。”

李云飞注意到她的眼神,笑了笑。

云霞咬了咬唇,低声道:“哥,昨天村里人说你卖菜赚了钱,是真的吗?”

“是真的。”

李云飞点头,“不过也就二百文,够买点米面,离还债还差得远。”

“二百文也不少了。”

李氏插话,语气里带着欣慰,“你爹在的时候,一年到头也攒不下这么多。

云飞,你比你爹有出息。”

李云飞听了这话,心里却没多少得意。

他知道,母亲嘴上夸他,其实是想给他点安慰。

李氏今年不过西十,却瘦得像个影子,常年劳累让她背都有些佝偻。

她年轻时是个俊俏的农家女,嫁给李云飞的父亲后,日子还算过得去。

可父亲五年前病逝,留下她和三个孩子,还要应付债务,硬是把她熬成了如今这模样。

“娘,别老提爹了。”

李云飞放下碗,“我昨天在山上又找了点野菜,今天想去县城看看,能不能再卖点钱。”

“又去县城?”

李氏皱眉,“路远,别累着。”

“没事,我有分寸。”

李云飞起身收拾碗筷,动作利落。

吃过饭,李云飞背上竹篮,带上昨天挖的野菜和几株芥菜,准备出门。

云龙跟在他身后,拽着他的衣角:“哥,我也想去县城看看。”

“你去干啥?

路上二十里地,你这小身板走得下来?”

李云飞拍了拍他的头。

“我能走!”

云龙挺起胸脯,“我还想帮你卖菜,赚了钱给娘买布做新衣裳。”

李云飞一愣,看着弟弟那双倔强的眼睛,心里暖了暖。

他知道,云龙虽然年纪小,却比同龄的孩子懂事。

他常帮母亲干活,劈柴挑水从不喊累,就是嘴上爱嚷嚷几句。

“下次吧,今天我先去探探路。”

李云飞揉了揉他的头发,转身出了门。

从村子到县城,二十里山路崎岖难行。

李云飞走了两个时辰,腿酸得发软才到。

县城比村里热闹得多,街道两旁挤满了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他找了个空位,把野菜和芥菜摆出来,学着昨天的法子吆喝:“新鲜野菜,营养好,五文钱一斤!”

路人渐渐围过来,有人好奇地问:“这绿叶子是啥?

没见过啊。”

“这是芥菜,能炒能煮,味道不错。”

李云飞递上一片让人尝,语气平稳。

一个胖乎乎的大婶嚼了一口,点头道:“有点辣味,还挺香。

给我来一斤。”

没多久,野菜和芥菜卖了大半,李云飞数了数,赚了八十文钱。

他松了口气,这点收入虽然不多,但至少能让家里多吃几天饱饭。

正收拾摊子,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是村里的张老汉,他挑着担子,里面装着些干柴和野果。

“云飞,又来卖菜了?”

张老汉放下担子,擦了把汗。

“嗯,随便卖点。”

李云飞递给他一碗水,“张大爷,您也进城?”

“卖点柴,顺便看看行情。”

张老汉喝了口水,压低声音说,“你昨天卖菜的事,王大财听说了,昨晚在村口跟人嘀咕,说你小子不安分。”

李云飞眉头一皱:“他管我卖菜干啥?”

“他那人就这样,眼红得很。”

张老汉叹气,“你家欠他五两银子,年年利滚利,他巴不得你们翻不了身。”

五两银子!

李云飞心里一沉。

他知道明朝的物价,五两银子在乡下是笔大数目,普通人家一年也攒不下一两。

王大财放高利贷,心黑手狠,村里不少人都被他逼得家破人亡。

“多谢提醒,我会小心。”

李云飞点头,心里却暗暗盘算。

回村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琢磨。

野菜能卖钱,但量太少,赚得也慢。

要还债、翻身,得找个更稳的路子。

他想起县城市场上,那些摊贩卖的蔬菜种类不多,青菜萝卜占了大半,价格却不低。

若能种点新东西,或许是个机会。

回到家,天色己晚。

李氏正在院子里缝补衣裳,见他回来,忙问:“卖得怎么样?”

“八十文。”

李云飞放下竹篮,把铜钱掏出来,“还行吧。”

“八十文也不少。”

李氏接过钱,仔细数了数,塞进一个破布包里,“攒着点,慢慢还债。”

云霞跑过来,抱住他的胳膊:“哥,你真厉害!”

“厉害啥呀。”

李云飞笑了笑,“这点钱连债的利都还不上。”

“总比没得强。”

李氏抬头看他,“你爹以前也爱折腾,可惜没你这脑子。”

李云飞听出母亲话里的惋惜。

他从记忆里知道,父亲是个老实人,种田踏实,但没啥主意,试过种豆子却赔了本,最后病倒再没起来。

母亲这些年撑着家,苦得连笑都少了。

“娘,我想问问,村里人都不种新菜吗?”

李云飞坐下来,试探着问。

“谁敢种?

赔了本怎么办。”

李氏摇头,“前几年隔壁村有人种过辣椒,结果卖不出去,全烂在地里。”

“辣椒?”

李云飞眼睛一亮。

辣椒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但还没普及,尤其在这种偏远山村,几乎没人知道。

他记得现代的辣椒种植技术,若能种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

“怎么,你想种?”

李氏看出他的心思,皱眉道,“云飞,别瞎折腾,咱们可赔不起。”

“我先想想,不急。”

李云飞摆摆手,压下心里的念头。

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

云龙咬着饼子,嘀咕道:“哥,你种啥都行,赚了钱给我买个风筝呗。”

“就知道玩。”

李氏瞪了他一眼,转头对李云飞说,“你有想法是好事,可别太冒险。”

“我知道。”

李云飞点头,目光却落在桌上。

他突然想到,县城里蔬菜贵,说明需求不小,若能种点稀罕货,或许真能打开局面。

饭后,李云飞走到后院,月光洒在小麦田上,稀疏的麦苗在风中晃动。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慢慢搓开。

土壤太差,种啥都不容易。

可他脑子里,己经开始盘算起辣椒的事。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李云飞回头一看,是王大财带着两个家丁路过。

他停下脚步,眯着眼打量李云飞,冷哼道:“李家小子,听说你卖菜赚了点钱?

别得意,欠我的债可不是这点铜子能还的。”

李云飞站起身,平静道:“王大爷,债我会还,您放心。”

“哼,我等着瞧。”

王大财甩下一句,带着人走了。

李云飞看着他的背影,眉头微皱。

他知道,王大财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可眼下,他只能一步步来,先从手里的田地和野菜做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