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生始终未曾放弃心中的梦想,在漫长的时光里,他于破旧的屋内,伴着如豆的灯光,日夜苦读。
书籍堆积如山,书页被他摩挲得泛了毛边,每一个字都似刻进了他的灵魂。
终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这一年,科举放榜,杨春生的名字赫然在列,高中进士。
喜讯如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渔村。
村民们纷纷围聚在杨家小院,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喜悦,一声声祝贺不绝于耳。
杨春生站在人群中央,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多年的艰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尽的欣慰。
而就在此时,家中又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李云秀怀孕了。
双重的喜悦如潮水般将这个家庭淹没,杨春生只觉得人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顶点。
很快,杨春生接到任命,前往天海县担任县令。
走马上任那天,天海县的百姓们听闻新县令到任,纷纷涌上街头观望。
杨春生身着官服,气宇轩昂,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温和。
他深知这官位背后的责任重大,暗暗发誓,定要为百姓谋福祉,做一个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
到任后,杨春生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政务之中。
县衙内,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大到税收民生,小到邻里纠纷,他都亲力亲为,绝不敷衍。
他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
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他与农夫交谈的身影;街头巷尾,也总能听到他询问商户经营状况的声音。
这日,杨春生处理完县衙的紧急事务,回到家中。
刚踏入家门,便看到杨明在庭院中挥舞着一把木剑,动作虽略显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剑风呼呼作响。
杨春生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
他走上前去,待杨明停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明儿,你整日舞刀弄剑,虽能强身健体,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你应当像爹一样,勤奋苦读,将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为百姓做一番大事业。”
杨明将木剑收于身后,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杨春生,说道:“爹,孩儿明白您的苦心。
但孩儿以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皆为治国之器。
读书可明事理,以文治国,让百姓知礼守法;而习武能强身健体,在危难时刻,亦可除暴安良,保护弱小。
两者同样重要,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才能为百姓谋福祉。”
杨春生微微一怔,没想到杨明小小年纪,竟能说出如此有见地的话。
但在他心中,科举入仕依旧是最为正统且稳妥的道路。
他轻轻叹了口气,拉着杨明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说道:“明儿,你还年轻,有些事想得太过简单了。
这官场虽能施展抱负,但其中的复杂与艰难,远超你的想象。
而仅凭武力,在这世间行走,只会招惹诸多麻烦。
只有通过科举,一步一步走上仕途,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生活。”
杨明不服气地噘起嘴,说道:“爹,您说官场复杂,孩儿日后自会小心应对。
但这世间不平之事太多,有些时候,等官府按部就班地去解决,那些受苦的百姓可能己经遭受了更多的苦难。
孩儿想用自己的方式,用手中的剑,去守护正义,让那些作恶之人不敢肆意妄为。”
杨春生看着杨明那倔强的模样,心中既无奈又有些欣慰。
无奈的是儿子如此坚持自己的想法,难以轻易改变;欣慰的是儿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正义之心和坚定的信念。
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明儿,爹并非不认同你的想法。
只是这天下之事,讲究的是规则与秩序。
为官者,要通过律法和制度去维护公平正义,而非仅凭个人武力。
你若一心想要行侠仗义,待你长大,爹也不阻拦你。
但在此之前,你也不可荒废学业,至少要学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杨明眼睛一亮,连忙说道:“爹,您放心,孩儿不会荒废学业的。
孩儿会一边读书识字,学习道理,一边练习武艺。
将来若有机会,孩儿定要做一番大事业,让这世间少一些不平之事。”
杨春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爹相信你。
但你也要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本心,不可被利益和欲望蒙蔽双眼。”
这时,李云秀从屋内缓缓走出,手中端着一盘水果。
她看着父子俩,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说道:“你们爷俩啊,别一见面就争论这些。
不管明儿以后选择走哪条路,只要他过得开心,做个正首善良的人,娘就心满意足了。
来,先吃点水果,别光顾着说话。”
杨春生和杨明相视一笑,接过李云秀递来的水果。
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享受着这片刻的温馨时光。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几天后,天海县发生了一件大事。
城西的一家米铺老板,平日里仗着自己有些钱财,勾结官府中的一些小吏,哄抬米价。
百姓们苦不堪言,许多人家甚至己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杨春生得知此事后,立刻展开调查。
经过一番深入的查访,杨春生掌握了米铺老板和那些小吏相互勾结的证据。
他决定在县衙大堂公开审理此案,给百姓一个交代。
开庭那日,县衙外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赶来,想要看看这位新县令如何惩治这些恶人。
米铺老板被带到大堂之上,却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他以为凭借自己与那些小吏的关系,定能轻松脱身。
杨春生坐在堂上,面色严肃,一拍惊堂木,喝道:“堂下何人?
可知罪!”
米铺老板微微拱手,却并无惧色,说道:“大人,小人不知何罪之有。
小人一向本分经营,从未做过任何违法之事。”
杨春生冷笑一声,说道:“你还敢狡辩!
有人举报你勾结官府小吏,哄抬米价,致使百姓生活困苦。
本官己经掌握了确凿证据,你还有何话说?”
米铺老板心中一慌,但仍强装镇定,说道:“大人,这定是有人污蔑小人。
还望大人明察。”
杨春生命人呈上证据,一桩桩,一件件,将米铺老板与小吏勾结的细节都展露无遗。
米铺老板见状,顿时脸色苍白,瘫倒在地。
杨春生大声宣判:“米铺老板,为谋取私利,勾结官吏,扰乱市场,致使百姓受苦。
本官判你赔偿百姓损失,关闭米铺,并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至于那些与之勾结的小吏,本官定会一一严惩,绝不姑息!”
百姓们听闻判决,欢呼声响彻云霄。
他们对这位新县令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杨春生通过这件事,在天海县树立了极高的威望,百姓们更加爱戴他。
而杨明得知此事后,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他来到杨春生的书房,说道:“爹,您这次做得太对了!
那些恶人就该受到惩罚。
孩儿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为百姓主持公道。”
杨春生笑着摸了摸杨明的头,说道:“明儿,这是为官者应尽的职责。
但你要记住,公正执法,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对律法的深入理解。
这也是爹希望你能多读书的原因。”
杨明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爹,孩儿明白了。
孩儿以后会更加努力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不管是用文还是用武,都要为百姓做实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云秀的肚子越来越大。
杨春生在忙于政务的同时,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准备。
家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的氛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传来了一些风声。
据说,朝廷中正在进行一场权力的斗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错综复杂。
而天海县,因其地理位置重要,也隐隐有被卷入这场风暴的迹象。
杨春生得知这些消息后,心中隐隐担忧。
他深知,在这官场的旋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他一方面要继续治理好天海县,安抚百姓;另一方面,又要小心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潜在的危机。
在这个风雨欲来的时刻,杨春生一家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杨明又会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一切都如同迷雾般,笼罩着这个看似平静的家庭,等待着他们去揭开谜底…… 而杨春生能否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守护住天海县的安宁,守护住自己的家庭?
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等待着时间去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