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萌芽的爱慕与自卑
曾经那些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时光,都成了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每一个画面都被他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时常拿出来回味。
在学校的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总是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耍。
王一飞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徐丹琴的身影,她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吸引王一飞的目光。
每当看到徐丹琴和其他同学开心玩耍时,王一飞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那感觉就像自己心爱的宝贝被别人抢走了一样。
他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落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徐丹琴的笑容在别人面前绽放,却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毫无顾忌地参与到他们的欢声笑语中。
有一次课间,徐丹琴和几个女生在操场的角落里跳皮筋。
她们欢快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在操场上回荡。
王一飞远远地看着她们,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徐丹琴,看着她轻盈地在皮筋间跳跃,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左右摆动,那画面在王一飞的眼中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加入她们,和徐丹琴一起玩耍,一起享受这份快乐。
可是,内心的自卑却像一道无形的高墙,将他牢牢地阻挡在外。
他害怕自己笨拙的动作会引起大家的嘲笑,更害怕在徐丹琴面前出丑,破坏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
就这样,王一飞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徐丹琴,心中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
徐丹琴对漂亮文具和小零食的喜爱,也让王一飞的自卑心理愈发严重。
每次看到徐丹琴拿着精美的文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时,王一飞的心里就充满了苦涩。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徐丹琴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渴望。
他的文具都是最普通、最廉价的,有些甚至己经破旧不堪,但他却无力为徐丹琴买那些她喜欢的漂亮文具。
有一次,徐丹琴拿着一支带有可爱卡通图案的自动铅笔,兴奋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
那支铅笔的笔杆是粉色的,上面印着一只萌萌的小熊,笔帽上还挂着一个小巧的铃铛,轻轻一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同学们都围在徐丹琴身边,发出阵阵惊叹,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王一飞站在人群的后面,看着那支铅笔,心中满是羡慕和无奈。
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支用了很久、己经掉漆的铅笔,自卑感瞬间涌上心头。
他觉得自己和徐丹琴之间的差距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还有一次,学校门口来了一个卖零食的小摊,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摆满了摊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徐丹琴和几个同学一起围了过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摊位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零食。
王一飞也跟在后面,看着徐丹琴开心地挑选零食,他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自己身上没有多余的钱给徐丹琴买零食,只能默默地看着她满足地吃着那些零食。
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觉得自己无法给徐丹琴带来她想要的快乐。
为了满足徐丹琴,王一飞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赚钱的办法。
他首先想到的是帮父母干更多的农活,期待能得到一点报酬。
每天放学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小伙伴们玩耍,而是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放下书包就首奔农田。
在农田里,太阳***辣地烤着大地,王一飞弯着腰,双手紧紧地握住锄头,用力地翻耕着土地。
每锄一下,都扬起一阵尘土,汗水不停地从他的额头滚落,滴进脚下的泥土里。
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可能赚到钱,满足徐丹琴的愿望。
除了翻地,王一飞还会帮父母除草、浇水、施肥。
除草的时候,他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拔除着每一棵杂草,生怕不小心伤到了农作物。
有时候,杂草的根部扎得很深,他需要用力地拔才能将其拔出,这让他的手磨出了一个个水泡,但他却毫不在意。
浇水的时候,他提着沉重的水桶,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河边和农田之间。
水桶里的水晃荡着,打湿了他的裤脚,但他顾不上这些,只想尽快把水浇到农作物上,让它们茁壮成长。
施肥的时候,他按照父母教给他的方法,均匀地将肥料撒在农田里,希望农作物能吸收足够的养分,有一个好的收成。
然而,尽管王一飞付出了很多努力,父母却并没有给他报酬。
在父母看来,干农活是一家人共同的责任,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并不是为了赚钱。
他们看着王一飞每天辛苦地干农活,虽然心疼,但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王一飞虽然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知道,家庭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于是,他开始留意身边的其他机会,希望能找到一种可以赚钱的方法,哪怕只是一点点,只要能让徐丹琴开心,他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家人们,这一章的情节构思我可是绞尽脑汁,头发都快薅秃了。
要是你们看了觉得有意思,能不能赏个小礼物,让我有点继续掉头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