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的帐篷里传来阵阵咳嗽声,饥饿和寒冷让许多人脸色惨白。
李尧靠在墙角,啃着一块发霉的干粮,思索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吃得了吗?”
程三抬眼看着他,“这才刚开始,以后会更难熬。”
李尧点点头,没有多说话。
他知道,生存的关键不仅是食物和体力,还在于掌握规则,找到能够立足的筹码。
中午,士兵分发的食物让李尧陷入沉思:粗劣的米糠饭、掺杂沙子的野菜汤……虽然这些勉强能维持生命,但长期下去,流放者迟早会饿死一半。
他抬眼观察营地西周,发现远处有一条浅浅的河流。
“水是有了,但附近土质不适合种粮。”
他自言自语,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如果能找到适合的种子,也许可以尝试改良这里的土壤。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程三,却换来一声冷笑:“种地?
你当这儿是中原?
哪儿来的种子?
就算有,你还得先活过这个冬天。”
李尧沉默片刻,决定先摸清环境再行动。
他向士兵申请到河边取水,假意去洗衣,实则暗中搜集土壤样本。
他用手指捻起一撮泥土,仔细观察,“这土粘性不错,如果混合沙子和肥料,应该能用。”
返回营地后,他意外遇到了苏瑾。
“你去河边干什么?”
苏瑾冷冷地看着他。
李尧微微一笑,坦然回答:“观察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
苏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随即说道:“河边的水不能乱喝,流放者里不少人因为喝了那里的水得了痢疾。”
“为什么?”
李尧问。
“水里有毒草的根,喝了会腹泻。”
苏瑾冷漠地回答,然后转身离去。
这番话让李尧对苏瑾另眼相看——这个女医者显然掌握了许多当地的知识,如果能争取到她的合作,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生存的机会。
入夜时分,一阵凄厉的狼嚎打破了边疆的寂静。
李尧被叫声惊醒,看到营地外士兵们正在驱赶一群饿狼。
“狼下山了!”
程三大喊,“快躲进帐篷!”
饥饿的狼群显然被流放者吸引,几只瘦弱的狼在外围徘徊,试图找到机会冲进营地。
士兵们点燃火把围成防线,却有一名士兵不小心滑倒,被一只狼咬住了腿。
场面顿时混乱起来。
李尧盯着狼群,脑海中快速运转。
他意识到,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狼群的出现说明附近的生态被破坏了,也许是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的。
“点燃干草!”
他忽然大喊,“把火堆往外围扔!”
士兵们犹豫了一下,但有人开始按照他说的去做。
干草被点燃后扔出,形成了一道简易的火墙。
狼群畏惧火光,终于被逼退了几步。
“再放几堆火!”
李尧继续指挥。
经过一番努力,狼群终于退去。
受伤的士兵被抬到一旁,苏瑾冷静地开始清理他的伤口,用酒精草药止血。
李尧看着她的动作,忍不住问道:“狼群这么快就退去,说明附近还有其他猎物。
明天能组织人去山里搜集食物吗?”
苏瑾没有抬头,只是冷冷地回答:“你要找死就去,我不拦你。”
但李尧的话显然引起了士兵头目的注意。
第二天,士兵果然带着几名壮汉进山狩猎,带回了一些野兔和山鸡。
李尧也因此得到了士兵的初步认可。
一连几天,李尧主动帮忙设计了营地的防线,将士兵们的工作安排得更加高效。
虽然许多人对他的书生气不以为然,但渐渐发现,他的建议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苏瑾对他依然保持距离,但在一次突发的伤病中,李尧用现代医学知识救治了一个垂死的流放者,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是学医的?”
苏瑾冷不丁问。
“算是吧,”李尧回答,“不过和你学的医术不太一样。”
“那就别逞能,”苏瑾冷冷说道,“这里不是书本上的世界。”
虽然她的态度依然不善,但李尧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松动。
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说服她合作。
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李尧发现了一些可以试验的植物种子。
他用营地里的牛粪和河边泥沙,按照现代土壤改良的思路,开始在一块空地上进行种植实验。
其他流放者见他在苦役间隙还折腾这些“无用的事”,纷纷嗤笑,但李尧不为所动。
他知道,任何突破都需要时间。
终于,在第一轮种植后,一个月内,一些野菜和豆类初步发芽,虽然数量不多,却让整个营地感到惊讶。
士兵头目也因此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允许他组织更多流放者进行小规模种植。
苏瑾经过时冷冷说道:“你这法子虽看着像模像样,但冬天怎么活?”
李尧笑了笑:“我在试验一种储粮的方法,如果能成,就不怕了。”
苏瑾瞥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但那一瞬间,似乎流露出些许的信任。
就在李尧的计划初见成效时,营地内外的局势却愈发紧张。
外族的袭扰频繁,士兵们怨声载道。
流放者中也开始有人蠢蠢欲动,企图发动叛乱。
程三低声提醒他:“小心点,那些想跑的家伙可能会找你麻烦。”
李尧心中一凛,明白自己己经成为了一个目标。
既然他展露了才能,就必然会被卷入更大的风波中。
他抬头望向边疆的荒原,心里暗暗发誓:既然己经来到这个世界,就绝不能让自己轻易沦为棋子。